本书介绍了延迟焦化工艺的基本知识和国内外*的技术进展。在结合生产实际分析延迟焦化装置原料组成和操作条件对产品收率、分布和性质影响的同时,对装置的加热炉、焦炭塔、分馏塔和压缩机等主体设备以及吸收稳定系统与脱硫系统的结构和运行,也作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本书不但分析了装置加工含硫含酸原料引起的腐蚀机理和应采取的防腐措施,还包含了延迟焦化装置的技术管理方面的内容,如装置日常技术管理、装置技术标定和班组经济核算等。在本书后,还列举了国内外焦化装置发生过的一些典型事故分析与处理。
《延迟焦化工艺与工程》论述了当代延迟焦化工艺和工程的理论与实践。内容包括焦化原料与产品、重质油热转化化学、焦化工艺流程与操作参数优化、焦化加热炉、焦炭塔和主分馏塔、焦化水力除焦、装置安全生产技术及QHSE、焦化环境保护工程和技术经济分析等,内容注重反映了十多年来焦化的技术进步。同时,本书对延迟焦化历史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本书内容比较系统、完整,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实际应用价值。
本标准代替GB/T 3711 1983《酚类产品中性油及吡啶碱含量测定方法》。 本标准与GB/T 3711—198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前言; ——增加了范围、规范性引用性文件、采样各章; ——格式有所改动,将操作中的安全提示放在方法的前,合并试剂和仪器章节,将注放在操作步骤之中; ——在试剂中增加了“测定过程中,除非另有说明,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分析纯试剂和蒸馏水或同等纯度的水”和“沸石”; ——将原先“加入蒸馏水于下球至刻度零处”改为“加入蒸馏水于下球至刻度0.5 mL刻度处”,增加了“安装仪器前读数,记录”; 接收装置去掉了s型玻璃弯头,接收器位置发生改变,详见装置图; ——增加了按照装置图安装,检查气密性; ——增加了“保留全部馏出液A,用于吡啶碱含量的测定
本标准代替GB/T 2283--1993《焦化苯》。 本标准与GB/T 2283--1993{焦化苯》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适用范围及指标中增加了加氢法所得焦化苯的内容; ——将焦化苯的产品质量等级修改为优等品、一等品和合格品; ——将焦化苯的颜色测定方法修改为按照铂一钴比色法测定; ——增加了焦化苯中苯纯度及杂质含量的指标,并在附录中提供了气相色谱测定方法; ——增加了焦化苯中总硫含量的指标; ——对部分指标数值作了修订; ——增加了安全注意事项的有关内容; ——按照国家有关法规的要求做了编辑性修改。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武钢焦化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延迟焦化装置操作工》为《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石化分库试题选编》丛书之一,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按照《国家职业标准》及《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开发技术规程》组织编写。内容包括:延迟焦化装置操作工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及高级技师的国家职业标准、鉴定要素细目表、理论知识试题和技能操作试题,是延迟焦化装置操作工进行职业技能鉴定的学习资料。
本书对炼焦化学产品回收的方法、基本原理、典型工艺流程、工艺条件、主要设备、操作过程以及事故处理进行了详细阐述。主要内容有:焦炉煤气的初冷和焦油氨水的分离,粗煤气的输送和煤焦油雾的清除,粗煤气中硫化物的脱除,粗煤气中氨和粗轻吡啶回收,粗苯的回收与制取,粗苯的加工与精制,焦油的加工,焦油中萘、酚、吡啶、蒽的提取与精制。本书适用于中等职业院校煤化工专业以及化工行业的职业高中的教学和相关企业的员工培训。
本书主要以焦化厂废气焦炉煤气生产甲醇为主要内容进行编写。该书主要阐述了焦炉煤气的成分及用途、甲醇的生产方法、基本原理、工艺条件的选取、工艺流程及主要设备,并对各项目的操作要点、生产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安全操作注意事项作了简单介绍,每个项目都附有评价表,以便对学生所掌握的知识进行项目评价。该书分别介绍了焦炉煤气的成分及制甲醇的生产过程、焦炉煤气的补碳与空气的液化分离、焦炉煤气的净化、甲醇原料气的压缩与合成原理,以及粗甲醇的精馏方法。 本书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化学工艺专业煤化工方向的专业教材,也可作为甲醇生产企业职工培训用书。
《当代石油石化工业技术普及读本》(以下简称《普及读本》)版共包括了11个分册,2000年出版发行;2005年起根据石油石化工业的新发展和广大读者的要求,对版的11个分册进行了修订,并补充编写了8个新的分册,于2007年出版发行。这样,《普及读本》第二版共出版了19个分册,涵盖了陆上石油、海洋石油勘探、开采与储运,天然气开发与利用,石油炼制,石油化工和绿色石油化工等相关领域。 《普及读本》以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非本专业技术人员为读者对象,强调科普性、可阅读性、实用性、知识及技术的先进性,立足于帮助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对石油石化工业的各个技术领域的概貌有一个基本了解,能利用通过阅读掌握的知识更好地参与或负责石油石化业的管理工作。这套丛书作为新闻出版总署“十五”国家科普著作重点出版项目,从开始组织编写到后出
本标准代替GB/T 1999——1980《焦化产品轻油类取样方法》、GB/T 2289--1994《焦化粘油类产品取样方法》。 本标准与GB/T 1999——1980相比,主要差异如下: ——标准名称改为“焦化油类产品取样方法”; ——将两个标准的取样器具统一在第4章; ——轻油类产品取样中增加“在保证取样有代表性的情况下,也可采用本标准列出的其他取样器”; ——试样的处理和保管统一放在第8章; ——增加了“焦化油类产品属易燃、易爆物质取样时要防止取样工具和容器产生静电和火花”。 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冶金标准化研究所、中国标准出版社编著的《焦化产品及其试验方法标准汇编(第3版)》分为基础标准、产品标准、试验方法标准三部分,共收录了截至2012年5月底发布的焦化产品及其试验方法标准127项,其中国家标准75项,行业标准52项。希望此次修订,能够及时、全面地反应出焦化行业的发展变化,也体现出焦化工业标准随着焦化行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成果。现行与被代替标准对照表。本汇编可供冶金、建筑、建材、机械、石化等行业的科技人员、工程设计人员、质量检验人员使用,也可供采购、管理、国际贸易、对外交流人员参考。
《煤制油技术基础与应用研究(精)》启述于煤炭和石油的基础知识,从煤制油的三条途径,即煤热解干馏(快速热解煤焦油)、煤直接加氢液化和煤间接液化[费托(F—T)合成]出发,从原理、研究开发和产业化历程、工艺技术路线、关键设备等方面,阐述了如何从固体煤制备液体燃料,以及煤基粗油的加工精制和应用特性,并概要介绍国内外研发现状与展望。 《煤制油技术基础与应用研究(精)》可供煤化工产业和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的科研工作者、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参考;也适合高等工科院校化学工程及相近专业的师生和研究人员阅读。
本书是《实用热能工程技术丛书》之一。 本书全面介绍了国内外洗煤泥和污泥的排放和处理现状,洗煤泥和污泥的焚烧特性,重点介绍了洗煤泥和污泥流化床焚烧原理及技术,并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洗煤泥和污泥焚烧技术的应用。 本书在进行原理阐述的基础上,辅以典型的应用实例和设计实例,内容先进,实用性强。 本书适合煤炭、市政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阅读,也可供高等学校热能工程、环境工程专业的师生参考。
本书主要是针对干法烟气脱硫用活性半焦的研究,侧重脱硫炭的性质研究和开发。本书内容包括活性半焦的结构及炭法烟气脱硫技术、活性半焦结构和性能分析评价方法、活性半焦脱硫性能评价方法、原料及制备工艺对活性半焦性能的影响、活性半焦的催化法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活性半焦脱硫机理的研究。本书面向从事活性半焦、活性焦等脱硫炭的制备,活性炭的制备,活性半焦脱硫技术,煤洁净利用等方面的研究人员、高等院校和企业相关专业师生和相关生产人员。
本书结合旧路维修改造工程实例,介绍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维修、养护工程的关键技术。全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实用性很强,可供公路工程施工、养护技术人员学习参考。
炼焦工艺内容包括焦炭的质量要求与用途、炼焦用煤的准备、焦炉结构与生产工艺、焦炉机械与设备、焦炉热工评定及热工管理等部分内容。本书比较详尽地介绍了焦炭的用途及质量要求、炼焦用煤的预处理技术、炭化室的结焦过程、焦炉结构与生产操作过程、焦炉机械与附属设备及焦炉的加热制度等炼焦生产的基本内容,并介绍了焦炉热工评定、焦炉气体力学、焦炉传热等热工原理。在工艺原理中介绍了煤岩学配煤、液相成焦机理,焦炭的高温反应性能和高温反应后强度等炼焦技术的新发展。本书扼要介绍了焦炉机械自动化、焦炉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控制措施、焦炉加热的特殊操作及常见事故处理等知识。本书还结合中国目前正设计和建造的一些新炉型介绍了焦炉结构发展的方向。
本书内容主要包括焦炭及其性质、室式结焦过程、炼焦煤料的预处理技术、炼焦炉的结构、炼焦炉的机械与设备、炼焦炉热工评定及热工管理、炼焦炉的传热、炼焦炉的加热制度及特殊操作等。比较详尽地介绍了焦炭的用途及质量要求、炼焦用煤的热处理技术、炭化室的结焦过程、焦炉结构与生产操作过程、焦炉机械与附属设备及焦炉的加热制度等基本内容,并介绍了焦炉热工评定、焦炉气体力学、焦炉传热等热工原理。扼要介绍了焦炉机械自动化、焦炉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控制措施、焦炉加热的特殊操作及常见事故处理等知识。本书还结合我国目前的生产实际,介绍了捣固炼焦、煤调湿技术、7.63m焦炉及清洁型热回收焦炉。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煤化工类专业教学用书,也可供煤炭深加工与利用、城市煤气化专业和金属材料专业作为教学参考用书,还可
本标准代替GB/T 1997--1989《焦炭试样的采取和制备》。 本标准与GB/T 1997--198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格式进行了修改; ——标准的术语和定义适当修改,并增加了英文名称; ——试样的保留样的保管和保留时间作了适当修改。 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GB/T 7701《煤质颗粒活性炭》分为: ——第1部分:气相用煤质颗粒活性炭; ——第2部分:净化水用煤质颗粒活性炭; ——第3部分:载体用煤质颗粒活性炭。 本部分为GB/T 7701的第2部分,其附录C修改采用了ASTM D5029—1998《活性炭中水可溶物的标准试验方法》(2004重新确认),主要变化如下: ——取消了范围中的安全性条款; ——取消了引用文献、术语、试验方法简介、意义和用途、关键词章节; ——取消了结果计算中的举例; ——取消了精确度和偏差章节中重复性要求。 本部分代替GB/T 7701.4—1997《净化水用煤质颗粒活性炭》,主要变化如下: ——取消了质量分级; ——制定了水溶物指标; ——出厂检验项目中亚甲蓝吸附值由检验项目更改为供需双方商定项目; ——碘值更改为≥800 m9/g;
本书按照目前化学工程工艺专业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在广泛汲取教学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编写而成。全书共分8章,即绪论、炼焦、炼焦化学产品的回收与精制、煤的气化、煤的直接液化、煤的间接液化、碳一化工主要产品、煤化工安全与环境保护。主要讨论了上述几个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原理、主要生产工艺和近年来国内外发展现状、市场前景等。 本书可作为化学工程与工艺、能源化工、煤化工、炼焦化工、应用化工技术、应用化学等专业的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供从事城市煤气和工业燃气生产及煤炭综合利用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