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区现代化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要求,是灌区生态安全、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是水利行业补短板、强基础、提质增效的需要,也是破解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制约瓶颈的关键举措。本书分上、下篇,上篇在分析宁夏引黄灌区现代化建设背景和需求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宁夏引黄灌区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历程,结合靠前外现代化灌区建设发展现状和特征,总结了现代化灌区的内涵、建设原则、技术要求、发展方向和目标,提出了宁夏引黄灌区现代化建设路径;下篇介绍了宁夏唐徕渠灌区秉持创新驱动发展理念,开展灌区现代化建设的探索和实践,提出了唐徕渠灌区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战略,充分应用大数据、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发展的近期新成果,构建了灌区智能化管理系统,开展了测量水设备引选、渠道测控一体化技术集成研发、灌区ET供水管理等现代
《水的历史审视:姚汉源先生水利史研究论文集》主要内容包括:广义水利史释义、多沙河流与泥沙利用、中国古代的农田淤灌及放淤问题、中国古代的河滩放淤及其他落淤措施、中国古代放淤和淤灌的技术问题、从历史上看多沙河流的水利特征、历史上我国多沙河流下游的泥沙问题与治沙措施、河工史上的固堤放淤、黄河三门峡以下峡谷段两岸的堆台等。
《水文科学的挑战与机遇》是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NationalResearchCounciloftheNationalAcad-emies,NRC)2012年出版的ChallengesandOpportunitiesintheHydrologicSciences一书的中文译著.NRC于1991年出版了里程碑式的《水文科学的机遇》OpportunitiesintheHydrologicalSciences一书,对美国以及全世界范围的水文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水文科学的挑战与机遇》回顾了1991年之后20年以来水文科学的巨大进步以及该学科与相关地球科学和生命科学的协同研究情况;确立了能够推动水文科学发展的新机遇,以增进对水循环的认知程度,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造福人类.《水文科学的挑战与机遇》主要内容包括水文科学的挑战:①水循环:变化的驱动因子;②水与生命;③人类和生态系统所需的清洁水.
水利水电工程中有大量的水力学问题,包括水工水力学、河道水力学、废水排放工程水力学、水电站水力学,水力学正问题、水力学反问题等。《水利水电工程水流精细模拟理论与应用》以三峡、溪洛渡、向家坝、二滩和小湾等大型水电工程为依托,以解决实际工程中的水流的精细模拟问题,并着力提高工程水力学反问题理论与成果的工程实用性。研究成果包括:水工水力学紊流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溢洪道及消能工水流的精细数值模拟,水垫塘及河道水流的精细模拟,高紊动气液两相流的数值模拟,污水排放工程中近区污染及水流的精细模拟,电站水轮机水流的精细模拟,工程水力学的反问题研究等。该项研究成果内容丰富,研究成果的理论和方法有多项创新。《水利水电工程水流精细模拟理论与应用》可作为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工程等方面的研究生教材,也可供
本书较详尽地记载了松滋建国前后水利发展的历程。客观地反映了治水的经验和教训,既有历史意义,更具现实意义。我们将以史为鉴,锐意改革,与时俱进,使松滋水利再创辉煌。
为了更好地贯彻实施DL/T1396-2014《水电水利建设项目文件收集及档案整理规范》,帮助档案人员及相关人员理解与掌握标准,《水电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实务》可作为配套的培训教材,《水电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实务》共分四部分对标准制定的目的、指导思想、编制原则和主要特点进行了概述,对建设项目文件的收集、整理、归档等内容进行了解读,并对标准的有关条文做了补充说明。同时,结合项目档案的实际工作,总结了项目档案管理与实际操作经验,提出了独特的见解,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本书以GB50319—2000《建设工程监理规范》、DL/T511l一2000《水电水利工程施工监理规范》、SL288—2003《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监理规范》和国家主管部门近年来颁发的有关重要法规为依据,以国家现行水利水电行业的施工质量验收系列规范为标准精心编写而成。本书共有水利水电行业常用的专业监理实施细则共24篇,每篇为一章。其中一般工程都会遇到的有6篇,包括《安全监理实施细则》、《设计、图纸审核监理实施细则》、《信息管理实施细则》、《施工测量监理实施细则》、《工程原材料及混凝土检测试验监理实施细则》和《工程验收监理实施细则》。其余18篇包括土石方挖填、水工隧洞、锚喷支护、水泥灌浆、混凝土、金属结构和机电设备安装等。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力求做到内容涵盖水利水电行业的水库、堤防、围垦和水电站等。不仅可供水利水电工程监理和
随着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河流数值模拟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领域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张细兵、崔占峰、张杰、王敏所著的《河流数值模拟与信息化应用》从网格划分、数值计算方法、可视化技术等方面作了系统阐述。全书共11章,分别为概述,网格剖分技术,一维水沙模型及离散求解,二维水沙水质模型及离散求解,三维水流水质模型及离散求解,河流数值模拟的信息化,水流运动模拟,河道泥沙模拟,分蓄洪区与溃坝洪水模拟,温排水数值模拟,物质输运数值模拟。 《河流数值模拟与信息化应用》可供从事可视化技术研究、应用的水利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相关院校的水利专业师生参考。
《水工设计手册(第3卷):征地移民、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第2版)》由陈伟、朱党生主编,《水工设计手册(第3卷):征地移民、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第2版)》明显的特色在于:它除了提供各种先进适用的理论、方法、公式、图表和经验之外,还突出了工程技术人员的设计任务、关键和难点,指出设计因素中哪些是确定性的,哪些是不确定的,从而使工程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掌握全局,有所抉择,不致于陷入公式和数据中去不能自拔;它还指出了设计技术发展的趋势与方向,有利于启发工程技术人员的思考和创新精神,这对工程技术创新是很有益处的。
本书首先简要介绍了基于激光点云的三维建模技术研究背景与意义、外研究现状、研究对象简介与三维建模技术方法。其次详细阐述了连云港市海清寺内有代表性的文物,包括阿育王塔、万年宝鼎、关圣帝君、石赑屃、浮雕长廊的三维建模技术流程。然后比较详细说明了淮海工学院内有代表性的扫描物,包括欣园亭、实验楼、室内集中办公区的三维建模技术方法。最后简要阐述了石灰岩矿与地质灾害体的三维建模与应用技术方法。 本书可供从事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应用的相关技术人员参考,同时亦可作为大专院校相关专业教师与学生阅读。
本书系统介绍了水库大坝管理信息化的相关技术和zui新应用成果,从安全监测、水雨情测报、水库调度管理、大坝风险评估与应急管理、水库大坝日常管理等方面详细阐述了信息化应用的设计内容、实现方法及关键技术等,总结了水库大坝管理信息化系统开发的内容和方法及“水库管理一体化信息系统”的成功应用经验。这些成果和经验来自于编著者长期的工程实践,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对推广水利信息化具有重要意义,可供相关行业人员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