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流域"97"分水方案实施十六年来,黑河中游的节水改造、下游生态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但是黑河水资源统一管理、统一调度和综合治理工作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兼顾生态修复与经济发展的水资源优化配置问题仍没根本解决。灌溉和调水矛盾仍十分突出,中游耗水量大,难以完成国务院制定的分水指标;既定的生态输水方案缺乏具体的水量配置模式;未考虑社会经济用水与生态用水之间的相互协调。针对黑河水资源管理中存在问题,本项目以国家自然基金黑河重大计划"黑河生态水文过程"诸多研究成果为基础,开展基于水库群多目标调度的黑河流域复杂水资源系统配置研究,为黑河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提供科技支持。项目依据不同水平年的生态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创建了由水资源供需平衡模拟模型与水库调度模型、地下水均衡模型等耦合形成的黑河流域水
锚固基础是海上浮式结构的根基,锚固基础的稳定是海洋工程结构安全运行的关键。动力锚是一种新型自安装锚固基础,具有安装效率高、水深影响小、安装成本低等优点,近20年来发展迅速。《新型锚固基础 动力锚》首先简要介绍了海洋岩土工程特点和动力锚的发展历程,然后详细阐述了动力锚在水中下落阶段的水动力学特性、在土中的沉贯过程、动力锚的旋转调节过程及其承载性能,*后简要介绍了动力锚的**发展趋势以及新型轻质动力锚在砂土中的特性。
《抽水蓄能机组调节系统建模、优化与评估》针对抽水蓄能机组调节系统精确建模与辨识、先进控制策略与状态评估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与技术难题,以抽水蓄能水-机-电耦合复杂系统分析、系统科学与人工智能理论为基础,按照模型构建、参数辨识、控制优化、系统集成的递进式结构体系进行全面阐述。
本书内容包括河湖地理与水环境、防洪减灾与人文、工程技术与法规、水利史志与水文化、历史模型及其近世渊源等五部分。作者以贯通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畛域为目标,提出了历史模型方法,延展了研究客体的时间和空间维度,并以此为突出特点,所著《中国科学技术史》(水利卷)获郭沫若历史学三等奖;同时,作者强调历史研究应紧密联系当前实际问题,重视与社会、经济、环境、资源等宏观背景的联系,所提出的灾害双重属性概念及其衍生成果先后两次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作者还为其中21篇文章各写了一段附言,轮廓地勾画了文章的写作背景,针对的问题,技术路径,引发的争议以及客观效果。本书可供历史、地理、水利、环境工作者和高等院校师生阅读。
本书对近些年来水利学科范围内各个行业各个方面的发展现状与研究进展、国内外发展比较、发展趋势与对策,进行系统研究和总结。由综合报告和 29 个二级学科专题报告构成,对近年来水利学科的国内外前沿发展情况进行跟踪、回顾总结,并科学评价学科的新发现、新观点、新原理、新机制、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新设备等,体现学科发展研究的前沿性。报告还根据学科发展的现状、动态、趋势,在进行国际比较、预测战略需求的基础上,展望本学科的发展前景,提出本学科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体现学科发展研究的前瞻性。
本书是一部聚焦于四川江河治理议题的学术著作,由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组织编写。全书汇集了多名环境科学专家的研究成果、政策倡导和公众参与成功案例,旨在为各级政府、科研机构及专业管理部门的河湖治理决策提供参考,同时向广大读者普及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知识。全书共分为论河、知河、护河三章,内容涉及四川江河的特征、价值,四川江河的历史、现状和人水关系,四川江河治理的决策、图景和公众参与等,并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案例。
《河南水利史》是“河南专门史大型学术文化工程” 期之一部。本书基本上反映了河南省域内自古以来的水利发展历程,内容充实,基本做到了叙述明晰,语言简练,史论结合,反映了自先秦到民国河南水利史发展的面貌。尤其是绪论中提出的“着力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否和谐,生态是否平衡,环境是否良好,社会经济政治对水利事业的制约,力求在理论上形成一些不同于前人的新认识”这一撰写宗旨值得肯定。从总体上看,这是一部在充分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又有一定创新的简明扼要的河南水利史专著。
本书从水文、气象、农业角度阐释了旱涝急转的内涵,从驱动机制、判别方法、影响机理、应对措施等方面构建了旱涝急转及生态环境效应的理论与技术框架。在此基础上,选取旱涝急转事件频发的皖北平原,通过田间情景模拟试验和数值模拟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了旱涝急转对农田土壤生态系统以及磷素迁移转化的影响机理,并提出了应对方案,为旱涝急转灾害防御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山坡表层关键带结构与水文过程》介绍关键带科学的**研究进展,阐述山坡表层关键带结构与水文产流过程的相互关系,报道作者在山坡水文实验、产汇流规律、山坡水文连通及山坡结构特征的解析等方面积累的科学数据及成果。根据各章节内容的内部联系,《山坡表层关键带结构与水文过程》可分为关键带结构的探测与水文过程的观测、山坡表层关键带结构(如土壤厚度)空间分布规律及预测方法、山坡表层关键带结构和水文响应关系的理论解析三大部分。《山坡表层关键带结构与水文过程》报道了作者在这些领域取得的新进展,如建立了基于地貌动力学理论的山坡土壤厚度模型及其理论体系,解析了山坡结构与水文响应的定量关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