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动态评价是水资源精细化管理与科学化调度的基础性工作,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和能源安全重要的技术支撑。实现水资源动态评价,需要在传统的以年为时间尺度进行水资源评价的基础上,将水资源评价各要素进一步细化为以旬或月为时间尺度开展评价,进而更科学地指导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空间均衡调配。为此,水利部信息中心、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和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等单位或部门的专家重点针对旬月尺度降水评价与预测、月尺度地表水资源量评价与预测、地下水资源量评价与预测关键技术及应用开展联合攻关,形成水资源数量动态评价与预测的技术体系,并将主要研究成果总结形成本书。 本书以水资源数量动态评价与预测为研究目标,通过研究多源降水融合技术、多时空融合地表水资源数量评价技术、多源数据地下水
由张谷、刘焕永、陈彦、郭万侦、徐静等著的《中国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新思路》在对我国现行不同类型土地征收政策的差异分析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工作存在问题及面临挑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工作改革的方向和新的思路。全书共15章,包括:绪论,我国土地征收制度,现行征地分类及政策差异,当前移民安置面临的挑战,移民政策发展趋势预测,移民政策改革方向,土地补偿政策新思路,地上附着物补偿政策新思路,移民保障安置新思路,移民货币补偿安置新思路,移民安置城镇化新思路,“先移民后建设”新实践,移民政策动态管理新思路,水电利益共享新思路,其他移民安置新思路等内容,具有较高的学术和应用价值。 本书可供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行业的政府管理、规划设计、工程建设管理等工作人
20世纪90年代以后,信息技术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大大促进了各国水利水电的发展,水资源综合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原则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丰富,世界水利有了更多的发展和变化。因此,为全面贯彻中央水利工作方针,落实水利部党组新的治水思路,更多地了解和借鉴国外水利发展的经验,促进我国水利事业的改革与发展,让水利行业及其相关部门的领导、管理和业务人员,更全面和系统地了解世界各国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的现状,学习和借鉴各国的有益经验,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在水利部国科司的支持与指导下,决定重新编撰出版《各国水概况》。
本书收录了已建、在建工程8项典型边坡案例,包括南盘江天生桥二级水电站厂房高边坡、澜沧江漫湾水电站左岸高边坡、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电站进出口高边坡、长江三峡水利枢纽船闸高边坡、乌江洪家渡水电站左坝肩及进水口高边坡、红水河龙滩左岸蠕变体及进水口高边坡、澜沧江小湾水电站左岸堆积体及坝肩高边坡、雅砻江锦屏一级水电站左岸坝肩高边坡等。 本书收录的高边坡工程,安全标准高、地质条件复杂、设计和施工均有相当难度,基本反映了当代中国水利水电工程边坡处理技术水平、风格和特点。案例除简要介绍工程概况外,重点反映边坡基本地质条件、变形稳定或滑动状况、主要处理措施和运行监测情况等,并以大量图片真实反映了工程建设过程和目前状况。 本书适合水利、交通、矿产等行业勘测、设计、施工人员阅读。
水利部南水北调规划设计管理局编著的《跨流域调水与区域水资源配置》择录了跨流域调水工程规划、设计与实践和调水工程运行管理以及调水工程作用与影响等方面的论文35篇。旨在交流跨流域调水与区域水资源配置的理论与技术成果,探讨跨流域调水关键技术,更好地促进新时期跨流域调水学术进步与区域水资源配置有关工作。《跨流域调水与区域水资源配置》可供从事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建设管理人员参考,也可作为水利专业院校师生的参考用书。
《河南省水资源》是根据国家计委、水利部《关于开展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由河南省水文水资源局组织开展的河南省第二次水资源调查评价的专项科研成果。本次评价是以可持续发展水利的理念为指导,在明晰水资源概念的基础上,建立由水资源影响因素、水资源状态、水资源变化、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等多项指标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和量化方法,从水资源数量和质量统一的角度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评价。 本书共分13章,是一部集资料性、系统性、方法性和实用性很强的水利、水文、水资源科学专著,可供水资源开发利用、国土资源规划、环境保护、水利规划、环境地质等国民经济有关部门及大专院校师生参考应用。
研究流动电位产生的原理可知,当高压水流注入地下时,地层水压力进行重新分配,将会同时伴随产生流动电位。如果能利用注液产生的流动电位来推测地下流体的即时状态,则有望提高对地下流体流动状态的监测,提高我国地下水监测可视化水平和提高石油注水采油效率及节约综合采油费用。专著通过研究大量室内实验和小规模野外注水实验的结果,可以认为地层中流体流动电位的变化是地下流体进行压力分配的直接表现,在地面采集地下流体流动电位变化的数据,结合实验分析和数据的解析处理可以了解流动电位变化的规律。科学利用地下流体由于压力变化产生流动电位这一现象,就可以对地下流体的流动状态进行有效的监测。
本书通过对经济学和管理学中“绩效”问题的思考,在对公共选择理论、委托-代理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等经济学和管理学相关理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聚焦水利预算绩效管理问题,以国外绩效管理的经验借鉴为出发点,回顾了我国预算绩效管理的发展历程,并着重对我国水利预算绩效管理的政策进行了详细梳理。基于此,提炼出我国水利预算绩效管理的主要做法、主要经验、典型案例,并指出当前我国水利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终提出了水利预算绩效改革的时代价值、总体思路和改革趋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