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按桥梁施工有关规范,以桥梁施工专项技术为主线,结合作者40多年的从业经验和心得体会,系统阐述了桥梁施工的各方面内容,主要包括:桩基施工技术、沉井与沉箱施工技术、桥梁承台施工技术、排架法施工技术、顶推法施工技术、平面转体法施工技术、悬臂法施工技术、大型设备吊装法施工技术、塔的施工技术、索的施工技术以及桥梁施工控制技术等内容。
本书历时五年,在当前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大发展的形势下,在建成的数千座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基础上,以大量工程建设中的数据、经验和教训为依托,全面客观地对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修建技术进行疏理、总结和提升,并加以系统阐述。 全书共分十一章,涵盖了钻爆法、浅埋暗挖法、明挖法、盾构法、掘进机法、沉埋管段法等六大隧道施工方法以及相应的辅助工法,并包括特殊围岩隧道、水下隧道、风险管理等内容,内容全面、系统、创新,提出了诸多宝贵的理念、原则和要点,逐渐形成了较完整的中国隧道修建法。 本书将全面展现我国隧道建设的水平,并世界隧道建设的技术进步,在当下对我国规模庞大的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将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本书可供我国从事隧道及地下工程修建的设计、施工、科研技术人员以及广大师生使用和学习,亦可供
本书以钢筋混凝土桥梁结构的弹塑性地震响应计算理论和结构安全验算方法为主,对桥梁结构的抗震设计原理、线弹性地震响应以及弹塑性响应计算方法、场地运动和土与结构相互作用、减隔震设计原理等进行了阐述。并且以实例形式详细介绍了桥梁弹塑性地震响应的计算过程和结构抗震安全的验算方法,将设计理论和工程应用结合起来。该书具有很强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本书可供路桥专业设计技术人员或科研人员等参考使用,同时可供高校相关专业师生学习参考。
近十多年来,我国桥梁建设进入了最辉煌的发展时期,开展了大规模的建设,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由桥梁大国走向桥梁强国。本书共选录了我国近十多年来建设的桥梁103座,其中斜拉桥34座、悬索桥18座、拱桥19座、梁桥15座、公铁两用桥和铁路桥12座、跨海桥5座。这些桥梁的建设,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是我国综合国力的真实体现,反映了我国桥梁建设领域日益提高的科技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本书具有较高的技术、文献品味,有极强的可读性、鉴赏性和收藏价值。可供广大桥梁工作者借鉴和参考。
本书采用调研、理论分析、数值仿真分析、室内试验、现场试验等多种手段,对边坡的设计理论与方法、边坡加固处治与防护的新材料和新技术进行研究分析。本书分为两篇共十一章,主要阐述边坡破坏机理、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边坡岩土力学参数获取方法、边坡稳定安全系数取值和边坡支护的优化设计,以及七种新材料与新技术的设计、施工和质量检测与验收等内容。 本书可供公路工程设计与管理人员借鉴参考,亦可作为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学习参考书。
《建设工程实用便携手册系列:道路工程设计实用便携手册》以现行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06)、《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丌C1)50—2004)、《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02)等为依据,同时收集了国内外公路建设中大量的数据和资料,将其加工、整理、汇编成道路工程设计常备手册,以便于读者查阅。
本书以实例为主线,系统地阐述了双曲拱桥的加固改造成套技术。全书共分6篇,涵盖了绪论,主拱圈加固与改造技术,拱上建筑的加固与改造,桥面系的加固改造及拓宽,双曲拱桥墩、台及基础的加固与改造,双曲拱桥拆除技术等内容。本书可供双曲拱桥加固设计和施工的工程技术人员借鉴参考,亦可供大专院校桥梁专业师生学习使用。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这里是程朱阙里、礼仪之乡;从这里曾走出过显赫数百年的徽州朝奉,这里曾孕育出光彩夺目的晋京徽班,这里为中华文化增添过精彩的奇葩,这里曾创造出绚烂纷呈的凝固音符……正是有了这些曾经的辉煌和璀璨,才有了令世人惊叹叫绝、独树一帜的徽州历史文化。 每次走进徽州,都有一种敬畏与惊奇的感受,无外乎明代戏剧家汤显祖会动情地吟道:“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这里有着许许多多让人流连,令人魂牵梦萦的“痴绝”之处,倘佯在徽州古老而神秘的历史文化天空下,时而让人驻足沉思;时而让人惊叹不已;时而让人抒发胸臆;时而叫人发思古之幽情。 走过徽州,会有着心头阵阵的惊喜,边走边看,又会有一股发自肺腑的遐思和感叹。村寨中,幢幢粉壁黛瓦的明清民居,让人清晰地感受到徽州历史文化的气息;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