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 电动三轮车维修从入门到精通》一书集电动自行车和电动三轮车维修于一体,内容依据国家相关职业技能的要求和标准,结合电动自行车和电动三轮车的维修特点和维修行业要求编写而成。学习一本书而掌握两种产品的维修是本书的特色,本书内容丰富、知识含量大、技能实用、图解维修,对每一种产品的维修都进行了详细而系统的讲解,即使是零基础的读者也能通过学习本书循序渐进地掌握电动自行车和电动三轮车的维修技能。本书可供电动自行车和电动三轮车维修人员学习使用,也可作为职业院校相关专业的教材使用。
本书依托 midas Civil 软件,选取了 5 类桥梁抗震设计应用实例,包括连续梁桥反应谱分析、非规则桥梁时程分析、减隔震桥梁反应谱分析、减隔震桥梁时程分析与验算、自锚式悬索桥分析,涵盖了《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JTG/T 2231-01 2020)要求抗震计算的全部桥梁类型。书中实例以规范解读为要点,既有软件前处理建模流程介绍,又包含作者从业多年对于规范验算内容的解读,涵盖了从前处理到后处理全流程计算内容。 本书实例解析全面,深入浅出,可为从事抗震验算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实用指导,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学习使用。
本书共分为7章,依托多个矩形顶管工程项目,在吸收和借鉴前人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的基础上,结合现行国家及行业相关标准,详细分析了矩形顶管施工特点、矩形顶管摩阻力研究及顶力计算、管-浆-土摩阻特性、顶管施工变形控制技术、矩形顶管 金蝉脱壳 快速施工技术以及矩形顶管施工技术在复杂环境下工程中的应用。 本书可作为相关专业的设计人员、师生以及工程管理人员等的参考用书,对于矩形顶管的设计、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和借鉴价值。
本书主要介绍了广州地铁线网运营从 运营好 向 经营好 转变的一系列实践探索,包含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发展概况、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经营分析、广州地铁可持续经营发展概述、高效人力资源管理、精益维修管理实践、节能降耗绿色发展、多元业务创收探索、创新经营考核与激励体系、资源精准配置体系建设、经营一体化协同发展、未来展望,全面总结了广州地铁线网运营近年来在可持续经营上的系统思考和实践经验。本书对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从业人员有较高的借鉴意义,亦可作为相关专业院校的教材或教学参考资料。
本书通过导论、道路交通事故警情的处置、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处置、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勘查、道路交通事故现场痕迹物证的勘验、道路交通事故现场测绘、道路交通事故勘验照相及视频图像采集共七章内容,介绍了道路交通事故的概念、道路交通事故的形态及分类、道路交通事故现场、道路交通事故交通现场勘查等内容。
本书选择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与桥梁工程施工作为研究方向,共分为十一章。主要内容包括高速公路维修保养管理、高速公路专项养护与大修管理、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信息化、桥梁下部结构施工、混凝土梁桥上部结构施工、拱桥上部结构施工、大跨径桥梁施工、桥梁及附属结构施工等。各章节内容既前后呼应、相互联系,又自成体系、相对独立;既可供读者全面、系统地学习,又便于读者有针对性地查阅与选学。
本书以桥梁结构设计原理和有限元核心算法为主线,重点讲述具有创新特色的算法和专题内容,以现行的桥梁设计和施工规范、标准为依据,对桥梁领域非常重要又属于难点的专题内容进行了理论分析,对有限元软件的计算方法和流程结合工程应用算例进行了详细描述。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按混凝土龄期调整的等效弹性模量的徐变效应计算、钢-混组合梁的混凝土收缩和徐变效应计算、斜拉桥成桥阶段自动化调索和影响矩阵法索力优化、基于体内力无应力状态法的施工阶段调索、悬索桥按分段悬链线的成桥找形和空缆线形计算及索鞍预偏量计算、用共旋坐标法对悬索桥进行全桥几何非线性正装计算、按统一本构关系的通用偏心受力混凝土构件承载能力计算及裂缝宽度计算、考虑受压区预应力钢束的承载能力计算、自振频率和振型特性计算、屈曲稳定临界荷载和屈曲形
本书以聚焦运输实际操作为出发点,用通俗语言、图文并茂方式,对危险货物的特性、包装、车辆、运输作业等方面基础知识进行讲解。
根据交通运输部厅公路字〔2010〕132号《关于下达2010年度公路工程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的要求,由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作为主编单位承担《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2004)的修订工作。【JP+1】本规程是对《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2004,以下简称“原规程”)的全面修订,经批准后以《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2015)颁布实施。【JP】本规程修订遵循布置合理、管控有效、安全可靠、便于实施的原则,体现以人为本、以车为本的服务理念,加强现场安全作业管理,保障公路养护作业人员、设备和车辆运行的安全,提高公路养护安全作业的规范化管理水平。修订后的规程包括14章和两个附录,主要修订了以下内容:(1)增加了基本规定、四级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和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等3章。(2)将原规
本书基于新一代人工智能及记录高速公路系统内车辆空间移动的时空大数据,从地理学空间流的视角探讨高速公路系统内的车辆流动,对于揭示区域内经济活动及人口出行的空间分异格局和流动规律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本书遵循 问题聚焦 理论框架 方法步骤 案例应用 的思路组织内容,综合利用地理信息技术、空间统计、网络分析、数据挖掘及数学张量等,构建不同的时空聚合分析方法,对高速公路移动大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剖析高速公路移动大数据蕴含的各类知识(空间格局、时间过程、关联关系等),提出 1 个表达模型 2 套聚合模式 4 种聚合方法 的内容体系,并通过多个案例验证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可为高速公路系统管理、区域规划等提供指导意见和借鉴方向。
根据交通运输部厅公路字〔2010〕312 号《关于下达2010 年度公路工程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要求, 中交*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主持对《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 2006) 进行修订,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山西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吉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参加。修订工作得到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交通运输厅及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和配合。本次修订依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 2014), 主要修订内容如下:1 依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 2014) 相关规定, 对公路功能与分级、设计车辆、服务水平、车辆折算系数等进行修订, 突出功能在公路设计中的主导作用。2 对总体设计章节进行全面修订, 突出总体设计全过程、全方位
本书是在桂柳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交通组织实践的基础上编写的,同时结合了近年来国内外高速公路改扩建领域的部分最新成果,探讨了交通组织模式决策与协同管理实践问题。本书分为9 章,内容包括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交通组织系统决策、交通组织调查分析、全局交通组织与路网分流决策、局部交通组织典型案例、施工作业区交通组织关键设计参数、临时交通安全设施、 五方三保 交通组织协同管理机制、交通组织应急管理体系。本书可为参与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交通组织工作的工程人员提供帮助,同时也可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有益参考。
根据交通运输部厅公路字【2011】115 号“关于下达2011 年度公路工程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 的要求, 由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作为主编单位主持《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 T D81—2006) 的修订工作。本细则是对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 T D81—2006) 的全面修订。经批准颁发后以《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 T D81—2017) 颁布实施。本次修订紧密结合了我国公路运营环境的特征和发展趋势, 以及各等级公路的功能和技术条件、交通条件、地形条件, 全面总结了《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 TD81—2017) 自2006 年9 月实施以来国内相关科研、设计成果, 吸收、借鉴了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和标准规范, 对关键技术问题开展了
《公路水运工程施工安全重大隐患排查要点》由中国交通建设监理协会组织编写,交通运输部安全与质量监督管理司审定。全书共七章,分别为:施工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临时设施及设备重大隐患排查、主要工序作业安全重大隐患排查、桥隧工程施工安全重大隐患排查、港口与航道工程安全隐患排查、特殊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典型案例。书末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公路水运工程建设重大事故隐患清单管理制度》。
本书属于Python土木工程计算丛书,主要介绍如何用Python编程语言开发土力学与基础工程的应用程序,以解决土力学与基础工程中的各种需要迭代计算、重复计算或不适合手算的问题,将土力学与基础工程的专业知识与Python语言结合起来,通过大量的典型工程实例引导读者快速入门。本书的每个项目均采用三段式结构:项目描述、项目代码和输出结果。项目描述简略地给出本项目涉及的基本公式和相关标准、规范要求的内容;项目代码为实现本项目目标的完整代码;输出结果为运行项目代码后得到的结果(数据或图示)。本书内容丰富,通俗易懂,可作为具有一定编程基础的土木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也适合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学生阅读和学习。
根据交通运输部厅公路字[2010]132号文《关于下达2010年度公路工程标准规范定额等编制和修订工作计划的通知》的要求,由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担《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的修订工作。 新规范是对原《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以下简称“原规范”)的全面修订。经批准颁发后以《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以下简称“本规范”)颁布实施。 本规范修订的指导思想与原则是:总结我国多年来公路建设工程经验和科技成果,借鉴国内外相关标准规范的先进技术方法,按照“安全耐久、节约资源、环境和谐,,的设计理念,充分考虑公路路基的功能要求,强化路基路面协调设计,在提高路基整体强度、刚度、水稳定性、温度稳定性和耐久性,以及路基病害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重点修订,力求使本规范技术先进、指标合理、
本书旨在为轨道交通路网运营安全保障和应急处置提供科学化、体系化和精细化的理论、方法及其技术支撑手段。全书从城轨路网数据中心构建关键技术、城轨运营安全评估与预警关键技术和城轨路网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关键技术三方面详细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路网的运营安全保障理论和应用实践。
一带一路 国际工程测量指南是国内部专门研究国际工程测量的实践性著作。全书共分两篇13章,篇为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家测量概况,包括非洲、亚洲、欧洲、大洋洲、南美洲、北美洲共138国家的大地测量概况、坐标系统和高程基准以及投影和坐标转换参数等内容。第二篇 一带一路 国际工程测量项目实施对策,包括测量前准备工作、控制测量基准设计、测量精度设计、坐标转换、无控制点起算的测量方法、测量项目典型案例等内容。
本规范适用于各级新建、改建公路的工程地质勘察。2011-12-01实施。
本指南系在现行技术标准和规范的基础上,总结吸收国内绿色公路建设工程案例和技术措施以及相关研究成果编写而成,涵盖公路设计和施工两个阶段,聚焦绿色公路建设的理念思路、建设内容、技术应用和方法措施等,重点提供技术指引和经验借鉴,以期启发创作,指导绿色公路设计和施工。本指南适用于新建公路和既有公路升级改造,主要为公路建设、设计、施工、管理等人员提供参考。
本书共分为三篇,*篇是缓释型化学类主动融冰雪技术研究。以国际新型抗冻材料 路丽美 (Verglimit)、 马飞龙 (Mafilon)为对比,介绍了近几年项目团队研发的新型缓释型防冻剂对路面长期性能的影响及融冰雪效果评价;第二篇是电加热融冰雪技术研究。主要介绍了导电超薄磨耗层融冰雪技术,对其导电行为特征、路用性能及电热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第三篇是固定喷淋式智能防冰、除冰系统技术研究。介绍了自主研发的 高速公路冰雪灾害预警与自动处置系统 的组成和功能,以及硬件开发和软件设计技术。本书可供从事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及机场道路等冬季融雪除冰养护、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和参照,亦可作为交通运输工程、土木工程、道路工程等相关专业的教师、研究生、高年级本科生的教材与教学用书。
本书以高速公路为研究对象,围绕设计与技术应用两大核心内容进行探讨,主要分为绪论、高速公路的规划与勘测设计、高速公路几何设计、高速公路路基路面一体化设计、高速公路交通工程与沿线设施设计、高速公路设计实践 以林州至长治高速公路为例、高速公路施工组织设计、高速公路路基施工、高速公路路面施工、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十章。在阐述设计和施工技术基础理论的同时,结合林州至长治高速公路设计实践、太原东二环路基工程施工实践、西宝改扩建B-C19标段路基工程施工实践三个工程案例对设计和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探讨。本书可供公路工程领域的相关工作人员参考。
为做好《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发布后的宣贯工作,帮助广大干部群众准确理解把握《规划纲要》的重大意义和具体内容,指导各地科学推进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建设,我部拟编辑出版《 规划纲要 学习读本》和《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研究汇编》两本书籍。本书为《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研究汇编》,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研究总报告。二是从基础理论篇、发展现状篇、发展趋势篇、布局方案篇、安全环保篇、规划实施篇6个方面,将《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专题研究中的25项成果进行提炼汇编。《研究汇编》是《规划纲要》专题研究主要成果的汇编,对于帮助交通行业主管部门、研究院校、从业人员了解《规划纲要》的规划理论与方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