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是我国协同实现大规模碳减排、保障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有效途径,也是燃煤电厂大规模减排的选择。《中国燃煤电厂CCUS项目投资决策与发展潜力研究》综合考虑燃煤电厂CCUS项目在市场环境、政策激励、低碳技术竞争、代际技术进步、地质封存和源汇匹配条件等方面所面临的多重不确定性影响因素,采用经济学、运筹学、管理科学、地质学、地理信息系统和系统科学等多学科模型与方法,围绕燃煤电厂CCUS项目在各因素影响下的投资决策和减排潜力及CO2利用率等若干关键问题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得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基本结论。
《工业革命以来的英国环境史》将以历史学的分支环境史问世,然而,在英国对环境史的研究及其成果却乏善可陈。的确,环境史所涉及的内容在理论与写作上至今仍有争议。因此,环境史学者有机会,也有责任去阐述其研究领域到底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如果断然认为自己的领域才是值得研究的,这样的思维或做法未免过于轻率。不错,明确著述的范围可能有利于保护自己,或至少可以让那些喜欢抱怨的人们不敢妄加评论。
随着我国各种基础建设的不断发展,国民经济迅速发展,伴随而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它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存,并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为满足广大环境保护工作者及有关人员对环境保护标准的需求,中国标准出版社曾于2000年前后陆续出版了《中国环境保护标准汇编》系列。该系列包括:《中国环境保护标准汇编 环境质量与污染物排放》、《中国环境保护标准汇编 水质分析方法》、《中国环境保护标准汇编 大气质量分析方法》、《中国环境保护标准汇编 废气废水废渣分析方法》、《中国环境保护标准汇编 噪声测量》、《中国环境保护标准汇编 放射性物质测定方法》、《中国环境保护标准汇编 环境保护综合类》、《中国环境保护标准年度汇编 2002》、《中国环境保护标准年度汇编 2003》、《中国环境保护标准年度汇编 2004~2005》。为满足广大
《昆虫生态学原理与方法》在简明扼要地介绍昆虫生态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现代昆虫生态学研究的方法,展望了未来昆虫生态学发展的趋势。主要内容包括昆虫的多样性、昆虫的环境、昆虫分子适应、昆虫生理生态、昆虫行为、种群动态、群落结构和生态功能等基本理论,涉及昆虫生态调查、昆虫数据分析、昆虫分子生态学、昆虫生理生态学、昆虫种群空间生态学、天敌作用的评价、行为生态学、群落结构、作物一害虫一天敌食物链分析和昆虫大尺度监测与预警等方法,探讨了昆虫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外来昆虫入侵的原理与方法、稳定性同位素和3S技术在昆虫生态学中的应用等。 《昆虫生态学原理与方法》可供生物学、生态学、昆虫学及植物保护等专业的研究生、本科生、教师和科研人员使用。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下建设生态文明可以选择的战略是推行“以生态导向的观代化”,把工业文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结合,在一起,走绿色工业化和绿-鲁城市化的,道路,实现现代化建设与环境保护双赢。这是一条前人和世人从来也没有走过的道路,我们中国人民必须把它走通。
《环境化学》第九版保持了前八版发展的基本结构、水平和重点,并反映了环境化学的前沿与发展动态。因此,这本书没有直接介绍特定的环境问题,如臭氧层的破坏,而是系统地介绍了环境化学的基本概念,使得读者掌握理解环境问题的背景知识。第l章和第2章与第八版比具有较大的变化,更详细地介绍了可持续发展、环境科学整体、化学品的迁移与归趋、物质循环、环境化学的本质,以及绿色化学。第八版中关于恐怖主义的一章已经被删除,但是一些具体内容,如恐怖袭击使用的毒物的效应,放到了其他章节。因为能源对于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都非常重要,因此增加了相关的章。在第七版以及之前的版本中关于化学和有机化学基础的章节不再单独出现,读者可以找出版社或作者索要相关的PDF文件。 这本书按照五个圈层介绍了环境:①水圈;②大气圈;③岩石圈;
《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系列:陆面观测、模拟与数据同化》围绕陆面过程的数据同化方法框架,从数据源、模型参数化、同化理论和同化方法的应用四个方面,系统地阐述了水分和能量循环的定量描述手段。~3章介绍目前先进的监测手段和可用于数据同化系统中的数据源,包括我同风云卫星和美国NASA卫星的系列数据。第4、5章讲述青藏高原陆面过程模拟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并论述水文模型参数化和参数估计的新方法。第6~10章介绍数据同化的桐关理论和方法,并重点探讨了数据同化系统中模型误差和观测误差的估计方法以及多尺度卡尔曼平滑框架。1~14章讲述数据同化的应用,综述了颇具影响力的北美陆面数据同化系统,并给出了同化方法应用于土壤湿度、作物模拟和水文模型参数估计等研究领域的实例。《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系列:陆面观测、模拟与数
水生生态系统演变指水域中无机环境和水生生物的变化特征。《长江水生生态系统演变》主要介绍长江干流、通江湖泊和河口生态系统的地形、水文、生源要素和浮游生物变化。《长江水生生态系统演变》共分6章:章综述外重要河流、湖泊和河口生态系统演变的研究进展;第二章介绍长江水生生态系统及主要人为干扰;第三章到第五章分别阐述长江中上游干流、通江湖泊和河口生态系统自有实测记录以来的演变规律;第六章阐述长江干流-通江湖泊-河口生态系统演变的协同性。
在促进环境友好和可持续消费中,产品和服务的环境标志和声明可通过对产品和服务的环境因素的可验证的、准确而非误导性信息的交流,促进对具有较小环境压力的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和供给,来激发市场驱动连续改善环境的潜力。而Ⅲ型环境标志采用第三方认证的方式,评价产品整个生命周期阶段的环境影响,可为市场上的产品和服务提供基于科学的、可验证和可比性的量化环境信息,可更加科学合理地评价产品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因此被认为是对各国政府绿色采购和产品生态设计最有力的支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