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共10章,论述了生态毒理学的基础知识和技术。第一至第六章阐述生态毒理学的基础理论,主要包括生态毒性作用的概念及其机理、环境污染物的生物转运与转化规律、生物富集、不同水平的生态毒理学效应;第七至第九
本书主要内容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百问百答,通过问和答的形式来讲,对全国碳排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情况进行汇总和解答。碳排放是关于温室气体排放的一个总称或简称。温室气体中最主要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因此用碳一词
本书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文学理论集,内容深刻且通俗易懂,全书以翔实生动的文字,刻画出清晰的文学脉络,对提高当代大学生及文学爱好者的理论素质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书作者是北大教授、文学博导,是长期从事文学研究工作的专家,理论素养深厚并经常获全国大奖,在全国文艺界有的影响力。
本书对铅酸蓄电池的基础理论、工艺过程、产品设计、质量控制、环境保护、能源消耗、前沿技术、原辅材料及检测等进行了介绍。在理论指导的基础上,介绍了生产实践中总结的经验,并尽可能地符合目前蓄电池生产的实际情况。因此本书对蓄电池科研、生产、管理等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指导作用。
自熊彼特提出创新理论以来,已经有百年历史。人类发展了若干创新理论,如线性模型、耦合模型、三螺旋模型、国家创新系统等,有宏观的也有微观的。创新生态体系是从生态学的视角对企业、社区和国家创新氛围的重新审视,它把生态学的互联、依赖、稳定、更新的理念嫁接到人文社会的创新系统。本书对创新生态体系的特点、案例进行了系统阐述,在创新生态体系、创新理论、科技体制改革、企业创新战略等方面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和崭新的思路。
本书基于作者在工作实践中经历的数十个实战案例撰写而成。全书分九章,阐述了第四次工业革命,对中国智能制造个五年进行了回顾并展望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二个五年规划,系统总结了当今中国制造业实践智能制造的六大方面共33个误区,详细分析了每个误区的特征、产生的根本原因及如何走出这些误区。每个误区中列举的案例都具有广泛的代表性,紧扣企业实际需求。本书对即将要实践智能制造的企业有非常大的参考价值,能够让后来者少走弯路,甚至不走弯路。
本书以问答的形式,对我国发布部《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制定的历史背景、制定过程、意义、特点、以及主要污染物质来源、危害、制定依据和检测方法等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讲解,是一部学习贯彻《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和进行室内环境职业资格培训的参考教材。适用于卫生、环保、质检、建筑、装饰等室内环境行业,也可作为其他与室内环境相关的法律人员、高等院校师生、科研单位人员的参考用书。
本书共5章,章整体介绍了新标准的变化或动态;第二章解读了9001:2015标准;第三章解读了14001:2015标准;第四章解读了GB/T28001-2011标准;第五章在解读19011的基础上,对内外部审核进行了讲解。在解读标准部分都采用标准条文、理解与应用要点、审核要点、案例的编排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