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建立了深圳湾地表水环境信息管理与事故应急决策系统,利用此系统可对水环境信息进行科学精细管理。此系统是以“3S” (RS、GIS、GPS)技术为支撑,以EFDC水环境数学模型为内核,对地表水质进行分析、预测,并提供数据共享、实时预警和科学决策的一体化的信息管理软件系统,可为深圳湾水系水环境的管理和事故预警提供手段和工具。对于深港两地的水环境污染治理、质量评估和突发事故决策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亦可为其他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水环境质量改善提供的参考。 本书可供从事水污染评价与控制、水资源保护的科研、规划、设计与管理人员参考。
本书是日本著名的环境哲学和伦理学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岩佐茂教授的代表作之一。作者总结和分析了日本在消灭公害和环境保全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主要的理论和思想,指出了日本环保思想的成就和局限;同时作者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了环境保护中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各自的优势、特点以及不足。此书内容丰富,观点深刻,对我国研究哲学和伦理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本著作可称之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环境思想研究的“日本版”。阅读本书,可以引起我们研究马、恩著作中环境思想的兴趣。此书关注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应该如何回答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运动给马克思主义提出的思想和理论问题”,或者说通过这一回答,“怎样深化马克思主义提出的思想和理论问题”。作者肯定马克思思想中本来就含有环境保护的思想,并认为马克思没有
计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自远古黄帝设衡、量、度、亩、数五量开始,至清朝末年重订度量衡划一办法为止,已有数千年的发展史。经过不懈努力,近、现代我国计量科学技术发展迅速,逐步建立起以国际单位制为基础的国家计量制度。计量是实现测量单位统一和保障测量量值准确可靠的全部活动。提起计量就像我们谈论空气一样,它无处不在却又不引起你额外关注,拥有它没有感觉到不同,失去它就会难以生存。我们可以将计量简单理解为是有关测量的活动,计量源于测量高于测量,就像我们用秤去称量物品,这个秤是不是准、足不足量就是计量,如何定这个量、如何确保这个准也是计量。度万物、量天地、衡公平是计量的精神,重基础、求精准、面广泛是计量的特点,关民生、节能源、保安全、促创新是计量的发展。当今社会和生产各个领域里,每时每刻
《锂及锂电池材料标准汇编》收录了截至2016年11月底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发布的现行有效标准106项,其中国家标准67项,行业标准39项。《锂及锂电池材料标准汇编》分五个部分:矿产品、锂盐产品、金属锂及其合金产品、锂电池材料及其电化学测试方法、分析方法。每部分的编写顺序为先国家标准后行业标准,然后按标准顺序号排列。
由孔繁翔等编著的《蓝藻水华形成过程及其环境特征研究(精)》以“蓝藻生长与水华形成的四阶段理论假说”为主线,对影响蓝藻水华形成不同阶段的主导生态因子,水华蓝藻成为优势种群的生物学、生态学原理,直至最终驱动蓝藻水华形成的环境特征进行了系统阐述。介绍了越冬期间水华蓝藻的时空分布格局及其对低温和黑暗的抗性机制,确定了水华蓝藻复苏的温度闽值及与有效积温的相关性,阐明了水华蓝藻群体形成机制及其对营养盐和光利用策略,定量描述了水文与气象要素对蓝藻水华形成的驱动作用,介绍了太湖蓝藻水华预测的技术体系及实施进展。 《蓝藻水华形成过程及其环境特征研究(精)》可供湖泊科学、环境科学、环境监测、生态学、藻类生物学和湖泊富营养化过程与蓝藻水华形成机制等领域的研究人员、环境保护管理人员及大专院校的师生参
本书较全面介绍了当前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研究成果及发展动态,内容涉及水污染控制,室内外空气污染控制及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理论与技术,煤、生物质和盐湖资源的综合清沽利用,污染水体的生物修复,微生物分子生态技术及其应用,水中胶体颗粒过滤行为的网络模型仿真,环境友好水处理药剂和活性炭性能简易评价方法,以及能源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等。同时,本书也阐述了发展中或新发现的一些新理论和新思路,如有机物的生物降解极限、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环境行为等。本书理论与实际结合紧密,列举了不少相关技术的实际应用实例。书中收录了大量参考文献,便于读者获得新的信息。 本书可作为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或硕士研究生的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供从事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管理等技术人员阅读。
《业余无线电操作大全(0版)》为《The ARRL Operating Manual For Radio Amateurs(Tenth Edition)》的中文译本。 《业余无线电操作大全(0版)》介绍了目前存在的几乎所有的业余无线电操作方式,如VHF/UHF通联方法、应急通信手段、远距离通信实验、HF数字通信、图像通信、通联竞赛等,内容都是关于现代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必须掌握的业余通信方法、技巧以及国际流行的业余无线电玩法和活动,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指导意义,是业余无线电爱好者的操作指导手册。 《业余无线电操作大全(0版)》还包括了美国业余无线电管理与服务的部分信息,值得爱好者和相关行业管理服务部门参考、借鉴。
本书为《神材妙用丛书》之一。编著者从生态环境与社会发展入手,以深入浅出、引人入胜的语言对生态环境材料作了论述。全书共九章,主要介绍环境与发展、生态环境材料、材料环境协调性及示例、生态环境材料研究示例、材料的循环再生利用及长寿命的研究、向自然界的生物学习等。全书内容丰富多彩,列举的各种数据是十分难得的宝贵资料。 本书可供具有中学文化程度的广大读者阅读,特别适宜于青少年读者阅读。
本书从气候、水资源、野生动物分布、植被、人为因素等几个方面讨论了秦汉时期生态环境条件的基本形势,也从思想史和观念史的角度阐述了秦 汉人的生态环境观、生态环境与秦汉社会历史的关系。对于秦汉时期生态环境的若干个案,如秦定都咸阳的生态地理因素、秦史的灾异记录、秦汉长城与生态史、汉代“海溢”之灾以及 两汉南方的“瘴气之害”等,作者也进行了分析。
本书共分为10章,利用根轨迹、频率响应和状态变量方程等三种方法,将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结合起来。章通过实例综述了反馈的基本思想和一些关键的设计问题。第2~4章是本书的基础,主要介绍了动态系统的建模、控制领域中常用的动态响应,以及反馈控制的基本特征及优越性。第5~7章为本书的核心,分别介绍了基于根轨迹,频率响应和状态变量反馈的设计方法。在此基础上,第8章通过描述数字控制系统基本结构,介绍了应用数字计算机实现反馈控制系统设计所需的工具。第9章介绍非线性系统,描述函数的频率响应、相平面、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以及圆稳定性判据。0章将三种基本设计方法相结合,给出了通用的控制系统设计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到几种复杂的实际系统中。
《大自然的权利》追述的“新环境主义”认为,“在哲学和法律的特定意义上,大自然或其中的一部分具有人类应予以尊重的内在价值。”它们存在,这本身就是我们不得侵犯它们的理由。 作者着意区分并命名了两种看似相像实则完全不同的生态保护观念: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观和环境中心主义的生态观。面对残酷对待野生动物这个事实,两种生态观都认为是错误的;种生态观认为这样做有害于人类;第二种生态观则认为它的错误在于侵害了动物的权利。种生态观从人类长远利益的角度出发,认为人们有权享有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认为保护大自然是正确的,滥用大自然是错误的。而第二种生态观则从动物、植物的角度出发,认为大自然拥有内在价值,生态系统本身拥有存在的权利,因而人类没有理由和资格滥用自然。 循着这两种生态观历史演绎的线索,尤其是
《鄱阳湖流域水土保持研究与实践》通过文献研究、实证研究、定位观测和数学模型计算等研究手段,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梳理了多年来在鄱阳湖流域水土保持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分析了降雨、土壤与水土流失的关系,介绍了主要的水土流失监测方法和监测技术,针对坡耕地、果园、马尾松林、崩岗、稀土矿迹地、鄱阳湖滨湖沙地、堤防边坡的不同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水土保持技术,并对各类水土保持技术的示范推广情况进行了介绍,对典型区域的水土流失防治效益进行了评估。
“现代控制理论”是自动化领域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本书适应工程与应用类院校自动化及相近专业的需要,力图结合系统的物理概念,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现代控制理论的最基本内容,包括:状态空间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和各种标准型,系统的运动分析,能控性与能观测性,结构分解和实现问题,以及系统的稳定性分析、状态反馈和状态观测器等。最后介绍了两个工程实例,以归纳和总结状态空间的分析方法和具体应用。 本书可供工业自动化、电子信息以及其他相关专业作为教材使用,也适于在职人员和广大青年读者自学深造使用。
本书是原书作者在从事电力电子教学与研究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本书~7章首先介绍了SPICE语言以及PSpice软件在模拟电路中的简单应用,其后第8~12章介绍了PSpice在电力电子学中的应用,主要涉及DC DC变换器、DC AC逆变器、谐振型变换器、可控式整流器和AC AC变换器的主电路仿真,然后3章介绍了控制电路的仿真,4章介绍了直流电动机的建模与仿真,最后介绍了仿真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及其解决办法。本书可为从事电力电子相关研究和应用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学生的教材使用。
《环境化学》第九版保持了前八版发展的基本结构、水平和重点,并反映了环境化学的前沿与发展动态。因此,这本书没有直接介绍特定的环境问题,如臭氧层的破坏,而是系统地介绍了环境化学的基本概念,使得读者掌握理解环境问题的背景知识。第l章和第2章与第八版比具有较大的变化,更详细地介绍了可持续发展、环境科学整体、化学品的迁移与归趋、物质循环、环境化学的本质,以及绿色化学。第八版中关于恐怖主义的一章已经被删除,但是一些具体内容,如恐怖袭击使用的毒物的效应,放到了其他章节。因为能源对于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都非常重要,因此增加了相关的章。在第七版以及之前的版本中关于化学和有机化学基础的章节不再单独出现,读者可以找出版社或作者索要相关的PDF文件。 这本书按照五个圈层介绍了环境:①水圈;②大气圈;③岩石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