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南疆地区典型地质灾害研究》是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的主要成果之一。针对新疆南疆地区地广人稀、地质环境脆弱等特点,采用高精度遥感解译、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和地面调查等技术方法,在广泛收集利用前期已有相关资料、遥感解译、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开展地质灾害调查和成灾机理研究,初步解决了高寒地区地质灾害调查的难题,为西部高寒山区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提供技术支撑。
灾害社会风险呈现 一生成、三状态、一演化 的系统特征,是一个集冲突、失序、失稳于一体的开放复杂系统,其治理是一项集应对、处置、管控于一体的复杂系统工程。当前各类灾害事件高发、频发、突发,灾害社会风险治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显得尤为重要。本书在剖析灾害社会属性的基础上,从社会冲突、社会失序、社会失稳三状态探析灾害社会风险的生成、演化机理及防范、化解方法,创建了灾害社会风险的系统理论及应对决策体系,为风险治理提供了决策指导和政策启示。
《中国西南岩溶山地重大地质灾害成灾机制与监测预警系统研究》在贵州省十余年来地质灾害科研成果和重大项目的基础上, 系统总结贵州岩溶山地地质灾害的成灾机理和致灾模式, 研究了不同尺度和发育模式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方法, 并对面上高风险区地质灾害监测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实践探索。 针对不同发育模式的地质灾害, 研发相应的监测预警技术, 基本形成了地质灾害早期识别、 风险评价、 监测预警技术体系。 《中国西南岩溶山地重大地质灾害成灾机制与监测预警系统研究》成果对岩溶山区斜坡地质灾害的评价和自动化监测预警能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 对我国不同类型成因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技术方法研究也能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
本书汇集了活动断层基本概念,在简明扼要地叙述1995年阪神地震、1999年伊兹米特地震、1999年台湾南投集集地震、2001年昆仑山地震和2008年汶川地震地表破裂带呈带状分布的观测事实基础上,尝试性地利用历史地震地表破裂带宽度统计学方法和古地震探槽开挖获得的活动断层近地表性地质变形局部化基本特征等资料,给出了活动断层灾害避让带宽度确定的原则与方法,同时通过隐伏活动断层破裂扩展岩石力学实验和松散沉积物覆盖条件下地表强变形带宽度数值模拟方法对活动断层变形局部化特征进行了进一步验证,针对不同类型活动断层建立了震源物理模型的近断层强地面运动场计算理论体系与地震灾害预测方法,并给出了相应的应用实例示范。 本书可供地震地质、工程地震和地震工程有关大专院校师生、国土规划和防灾减灾等部门参考使用。
本书是一部系统论述荒漠化形成、分布、发展和防治模式的科学专著,由慈龙骏等20余位专家根据多年来综合研究和科学考察成果,结合生产实际撰写而成。书中准确地阐述了荒漠化的基础理论及其防治模式,特别是总结了1994年《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签署后我国科技工作者在履行《公约》、与国际接轨方面取得的大量科研成果。全书分三篇:荒漠化概论、荒漠化各论和荒漠化防治,包括各种科学研究及科学考察照片79幅,试验研究分析图169个,表格339个。全书内容丰富,数字翔实,治理模式科学具体,理论依据充分,思路新颖,可为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和环境规划设计和防治荒漠化工程措施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也可为国际防治荒漠化的行动提供经验。本书亦可供从事荒漠化防治、自然地理、景观生态学、农林学等相关学科的科研人员和高校师生参考使用。
本书汇集了活动断层基本概念,在简明扼要地叙述1995年阪神地震、1999年伊兹米特地震、1999年台湾南投集集地震、2001年昆仑山地震和2008年汶川地震地表破裂带呈带状分布的观测事实基础上,尝试性地利用历史地震地表破裂带宽度统计学方法和古地震探槽开挖获得的活动断层近地表性地质变形局部化基本特征等资料,给出了活动断层灾害避让带宽度确定的原则与方法,同时通过隐伏活动断层破裂扩展岩石力学实验和松散沉积物覆盖条件下地表强变形带宽度数值模拟方法对活动断层变形局部化特征进行了进一步验证,针对不同类型活动断层建立了震源物理模型的近断层强地面运动场计算理论体系与地震灾害预测方法,并给出了相应的应用实例示范。 本书可供地震地质、工程地震和地震工程有关大专院校师生、国土规划和防灾减灾等部门参考使用。
灾害自从人类诞生之日起就与人类文明相伴而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障碍,中国历代对灾害都十分关注。《中国灾害史·宋代卷》正是以宋代灾害为研究对象。全书共分八个部分: 部分为绪论,首先回顾了宋朝灾害研究的学术史,并指出当前宋朝灾害研究的不足以及本书的特色。 第二部分为宋代自然灾害总论,对宋代灾害的总体趋势和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第三部分为各灾种分论。这一部分分节论述了水、旱、虫、震、疫、沙尘、风、雹、霜等九种灾害的概况并总结了这些灾害发生、分布的规律。 第四部分探讨了宋代灾害发生的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第五部分论述宋代的救灾制度,包括救灾机构、救灾程序、防灾措施、救灾措施等。 第六部分探讨了宋代人的灾害观,并对这一时期的一些救灾思想进行了总结。 第七部分简述
灾害自从人类诞生之日起就与人类文明相伴而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障碍,中国历代对灾害都十分关注。《中国灾害史·宋代卷》正是以宋代灾害为研究对象。全书共分八个部分: 部分为绪论,首先回顾了宋朝灾害研究的学术史,并指出当前宋朝灾害研究的不足以及本书的特色。 第二部分为宋代自然灾害总论,对宋代灾害的总体趋势和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第三部分为各灾种分论。这一部分分节论述了水、旱、虫、震、疫、沙尘、风、雹、霜等九种灾害的概况并总结了这些灾害发生、分布的规律。 第四部分探讨了宋代灾害发生的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第五部分论述宋代的救灾制度,包括救灾机构、救灾程序、防灾措施、救灾措施等。 第六部分探讨了宋代人的灾害观,并对这一时期的一些救灾思想进行了总结。 第七部分简述
山地灾害指发生在山地表层,对人类社会、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等构成威胁和破坏的灾害。灾害类型包括斜坡变形灾害(滑坡、崩塌及落石等)、泥石流、山洪、堰塞湖以及溃决洪水、冰崩雪崩、冻土灾害等。崔鹏,邓宏艳,华等编著的《山地灾害(精)》共5篇24章,各篇既自成体系,又相互关联。重点论述了斜坡变形灾害(滑坡、崩塌等)、泥石流、山洪和堰塞湖等灾害的基本性质、形成条件、分布规律、发生机理、运动规律、监测预报、风险评估和防治技术等内容。本书以成熟的理论与技术为主,适当加入学科新进展与新技术,是一本帮助读者系统掌握山地灾害基本知识、了解灾害风险防控方法与技术、提高减灾实战操作能力的很新实用参考书。可作为防灾减灾及相关专业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的专业课程参考书,也可供相关专业的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灾害自从人类诞生之日起就与人类文明相伴而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障碍,中国历代对灾害都十分关注。《中国灾害史·宋代卷》正是以宋代灾害为研究对象。全书共分八个部分: 部分为绪论,首先回顾了宋朝灾害研究的学术史,并指出当前宋朝灾害研究的不足以及本书的特色。 第二部分为宋代自然灾害总论,对宋代灾害的总体趋势和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第三部分为各灾种分论。这一部分分节论述了水、旱、虫、震、疫、沙尘、风、雹、霜等九种灾害的概况并总结了这些灾害发生、分布的规律。 第四部分探讨了宋代灾害发生的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第五部分论述宋代的救灾制度,包括救灾机构、救灾程序、防灾措施、救灾措施等。 第六部分探讨了宋代人的灾害观,并对这一时期的一些救灾思想进行了总结。 第七部分简述
本书汇集了活动断层基本概念,在简明扼要地叙述1995年阪神地震、1999年伊兹米特地震、1999年台湾南投集集地震、2001年昆仑山地震和2008年汶川地震地表破裂带呈带状分布的观测事实基础上,尝试性地利用历史地震地表破裂带宽度统计学方法和古地震探槽开挖获得的活动断层近地表性地质变形局部化基本特征等资料,给出了活动断层灾害避让带宽度确定的原则与方法,同时通过隐伏活动断层破裂扩展岩石力学实验和松散沉积物覆盖条件下地表强变形带宽度数值模拟方法对活动断层变形局部化特征进行了进一步验证,针对不同类型活动断层建立了震源物理模型的近断层强地面运动场计算理论体系与地震灾害预测方法,并给出了相应的应用实例示范。 本书可供地震地质、工程地震和地震工程有关大专院校师生、国土规划和防灾减灾等部门参考使用。
本书汇集了活动断层基本概念,在简明扼要地叙述1995年阪神地震、1999年伊兹米特地震、1999年台湾南投集集地震、2001年昆仑山地震和2008年汶川地震地表破裂带呈带状分布的观测事实基础上,尝试性地利用历史地震地表破裂带宽度统计学方法和古地震探槽开挖获得的活动断层近地表性地质变形局部化基本特征等资料,给出了活动断层灾害避让带宽度确定的原则与方法,同时通过隐伏活动断层破裂扩展岩石力学实验和松散沉积物覆盖条件下地表强变形带宽度数值模拟方法对活动断层变形局部化特征进行了进一步验证,针对不同类型活动断层建立了震源物理模型的近断层强地面运动场计算理论体系与地震灾害预测方法,并给出了相应的应用实例示范。 本书可供地震地质、工程地震和地震工程有关大专院校师生、国土规划和防灾减灾等部门参考使用。
本书汇集了活动断层基本概念,在简明扼要地叙述1995年阪神地震、1999年伊兹米特地震、1999年台湾南投集集地震、2001年昆仑山地震和2008年汶川地震地表破裂带呈带状分布的观测事实基础上,尝试性地利用历史地震地表破裂带宽度统计学方法和古地震探槽开挖获得的活动断层近地表性地质变形局部化基本特征等资料,给出了活动断层灾害避让带宽度确定的原则与方法,同时通过隐伏活动断层破裂扩展岩石力学实验和松散沉积物覆盖条件下地表强变形带宽度数值模拟方法对活动断层变形局部化特征进行了进一步验证,针对不同类型活动断层建立了震源物理模型的近断层强地面运动场计算理论体系与地震灾害预测方法,并给出了相应的应用实例示范。 本书可供地震地质、工程地震和地震工程有关大专院校师生、国土规划和防灾减灾等部门参考使用。
在沙漠学科理论指导下,中国防沙治沙工程水平处在地位,并为国家风沙防治工程做出了理论和实践的贡献。本书共分三篇。篇论述了中国沙漠与沙漠化地区从农田到各类工程设施出现风沙灾害的环境特点、风沙物理学和工程地质学基础;第二篇集中阐述针对不同类型沙害发生的机理所采取的风沙灾害防治的方法与原理;第三篇则以中国建设的大型防沙治沙工程为例,全面论述针对农田、铁路、公路、沙漠油田基地、古文化遗产的沙害防治方法和防沙体系建设的经验。 本书是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防沙治沙工程经验的次全面总结,可供外从事干旱沙漠地区建设中防治风沙危害的工程借鉴;也可浓缩为教材,供高等院校有关专业的师生学习参考。
在沙漠学科理论指导下,中国防沙治沙工程水平处在地位,并为国家风沙防治工程做出了理论和实践的贡献。本书共分三篇。篇论述了中国沙漠与沙漠化地区从农田到各类工程设施出现风沙灾害的环境特点、风沙物理学和工程地质学基础;第二篇集中阐述针对不同类型沙害发生的机理所采取的风沙灾害防治的方法与原理;第三篇则以中国建设的大型防沙治沙工程为例,全面论述针对农田、铁路、公路、沙漠油田基地、古文化遗产的沙害防治方法和防沙体系建设的经验。 本书是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防沙治沙工程经验的次全面总结,可供外从事干旱沙漠地区建设中防治风沙危害的工程借鉴;也可浓缩为教材,供高等院校有关专业的师生学习参考。
本书是一部系统论述荒漠化形成、分布、发展和防治模式的科学专著,由慈龙骏等20余位专家根据多年来综合研究和科学考察成果,结合生产实际撰写而成。书中准确地阐述了荒漠化的基础理论及其防治模式,特别是总结了1994年《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签署后我国科技工作者在履行《公约》、与国际接轨方面取得的大量科研成果。全书分三篇:荒漠化概论、荒漠化各论和荒漠化防治,包括各种科学研究及科学考察照片79幅,试验研究分析图169个,表格339个。全书内容丰富,数字翔实,治理模式科学具体,理论依据充分,思路新颖,可为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和环境规划设计和防治荒漠化工程措施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也可为国际防治荒漠化的行动提供经验。本书亦可供从事荒漠化防治、自然地理、景观生态学、农林学等相关学科的科研人员和高校师生参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