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强编著的《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实用手册(第3册 土壤固体废物和生物监测方法)》从环境监测方法的实用性和现行有效性的角度出发,结合我国环境监测 的主要领域,汇编了当前我国现行有效的、常用的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和监测技术规范,力求为读者提供一 部具有较强实用性和较高便利性的工作手册。 《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实用手册(第3册土壤固体废 物和生物监测方法)》包括土壤和水系沉积物、固体废物、煤质、生物和生物体残留。收入土壤、固体废 物和生物监测方法标准和监测技术规范80多项。本书适用于各级环境监测机构,各类别的环境分析实验室 及各行业监测和化学分析使用。
《大型流域风光水互补清洁能源基地重大技术问题研究与深地基础科学进展:雅砻江虚拟研究中心2018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收录了参加雅砻江虚拟研究中心2018年度学术年会的论文几十篇,主要内容涵盖近年来围绕雅砻江流域清洁能源开发开展的科研工作进展及研究成果。
京杭大运河作为的生态工程,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漕运、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功能,至今仍是连通中国东部最发达区域的轴心。本书从生态环境构成要素多维度出发,以历史文献资料为基础,引入新技术、新方法,通过大量野外调查,并辅以遥感影像数据,以期深入开展近20年来大运河沿线60km甚至更广区域的生态环境演变研究。首先,利用遥感解译和植被反演分析运河沿线60km范围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以及植被分布的年内变化和年际变化情况。其次,以徐州段为例,采用温度反演和RegCM3气候模拟,提出不同年代区域森林覆盖率和区域平均温度变化的定量关系式,探讨各区域多年平均气温和森林覆盖率的关系。接着以扬州段为例,运用3S技术和历史地理学研究方法,通过将河口、河道、运河变迁和城市演变相结合,复原2500年间扬州北岸由于大量泥沙淤积带
《湖北湿地保护与管理实践》吸取了外湿地保护研究成果,大量搜集、剖析了我省湿地保护鲜活典型案例,详尽地介绍了国际湿地保护发展的态势,湿地保护的法律法规、政策措施,湿地知识,湿地保护的技术要领,湿地保护管理的办法和经验,对湿地保护专业工作者,具有较强的科学性、指导性、操作性;就是对社会大众而言,也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是一本极好的湿地保护的教科书。《湖北湿地保护与管理实践》的出版,必将对促进湿地的有效保护,规范管理,实现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发挥积极的作用。
中国西南边疆民族环境的变迁及相关理论问题备受外学界关注。在研究历史环境变迁的基础上,探索解决环境问题、治理环境危机的历史经验及措施,是《道法自然 中国环境史研究的视角和路径》的目的及要旨。从多学科视角、采用跨学科研究方法,全面探讨全球化视野下中国西南边疆民族环境的变迁,是《道法自然 中国环境史研究的视角和路径》的主要研究路径。 《道法自然 中国环境史研究的视角和路径》在深化中国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环境史、边疆史乃至中国环境史、世界环境史领域等相关问题的研究,对现阶段提高生态恢复及环境治理的能力、强化西南乃至中国生态恢复及重建的能力和技术手段、促进中国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资鉴价值。
《干部环境教育读本》分别介绍可持续发展理论、21世纪议程、生态建设、循环经济、环境管理和清洁生产等专题。
为推进我国“建设设计及其理论”学科的发展,作者参考了欧、美等国高校中开设的“环境行为学”教材的主要内容,并根据作者为清华大学建筑学研究生讲授“环境行为概论”课程的讲稿,撰写成本书。 全书共分5章。章述及环境行为学定义与几种学派的论点。第2章介绍了“环境”对行为影响的三种相互对立的观点。人类对聚居地的基本需要;领域性问题;微观、中观、宏观空间层次上人的行为以及所涉及的个人空间、邻里单元、城市意象问题。第3章深入分析了现象环境、个人环境与文脉环境三方面的问题,其中涉及关于密度、拥挤、西方强迫拆迁给居民带来的负面效果。第4章介绍了当今西方对建筑环境的一些美学探讨。第5章介绍了环境行为研究方法之一“观察”的方法。 本书兼具科学性与可读性,行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本书可作为大专院校开设
农田面源污染具有隐蔽性、滞后性、分散性、不确定性等特点,其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降水、地形、土地利用、农业生产方式等诸多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长期以来,如何准确、定量的监测、评估农田面源污染一直是困扰广大科研工作者的一个难题。本书以作者及其所在团队多年研究工作为基础,立足田块尺度面源污染监测,针对地表径流和地下淋溶两条农田面源污染主要发生途径,从田间监测设施建设技术规范、监测技术规范、田间记录规范和样品分析测试方法等方面,系统介绍了坡耕地、平原旱地、水旱轮作、水田等不同类型农田的面源污染监测方法,并简要介绍了部分当前我国已经建成并投入运行的我国农田面源污染监测试验。
《电磁辐射的风险与规避》以简练的语言、生动的图示,科学地介绍了电磁辐射的产生、影响/危害,即电磁辐射风险。该书图文并茂、言简意赅、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电磁辐射的风险与规避》不仅会告诉你许多有趣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它会教你去如何规避电磁辐射风险。因此,非常适合生产和使用电磁技术产品的人员阅读。具体讲既适合从事通信、广播电视、雷达、导航、微波军工等专业人员,又适合使用电脑、微波炉、电热毯、手机电话等家用电器的人士阅读参考。
本书是根据编者在地理国情监测实践中的积累和探索,结合地理国情监测领域系列研究成果编撰而成,系统阐述了地理国情监测的技术体系、主要技术方法和重点监测内容;以湖南为例,重点阐述了地理国情基本统计、对比分析、综合统计分析,以及专题性地理国情监测典型案例及其应用成效;探时了地理国情监测发展定位、体制机制建设和技术创新。全书分八章,分别个绍地理国情监测发展现状、数据采集与处理、数据建库及更新、基本统计和对比分析、综合统计分析、专题性地理国情监测内容与方法、专题性地理国情监测典型案例、地理国情监测展望等内容。
气候变化、饮水短缺、耕地沙漠化、贫富差距、恐怖主义……这些都似乎已经是老生常谈了,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应当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已经到了什么程度。在本书中,拉兹洛为我们勾勒了一幅全新的“实在地图”,并罗列了个人以及集体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机遇和挑战、旨在帮助理解在此巨大的过渡期我们应当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