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 看图识词 的方式编写专业英语,将专业内容表达地更为直观、具体、生动。 本书内容全面,取材广泛,囊括了机械工程的方方面面,包括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械零部件、专业机械几大类。对于已经学习过机械专业知识的读者,可以温故而知 英 ,扩大知识面,开拓专业技术视野;对于非机类专业人士,可以简单学习专业术语及名称,并认识各类机械零件、结构、设备和加工方法,便于自学和应用于实际工作。 本书作为一本涵盖面广、编写形式新颖的工具书,不仅可供大中专院校机械专业师生查阅参考,也可供机类及非机类专业从事技术翻译、技术交流、进出口贸易等工作的各界涉外人士、工矿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学习参考。
一本聚焦热门话题、热门行业的实力之作,完整呈现芯片发明和发展的60多年历程。 全书完整呈现了芯片发明与发展的历程,从支撑芯片产业发展的量子力学讲起,逐渐发展到半导体物理学,进而催生了半导体器件,这些器件又由简到繁,像一颗发芽的种子,演化出了双级型晶体管、MOS场效晶体管、光电二级管等,并由此集成构造出了模拟芯片(通信和传感器芯片等)、数字芯片(CPU、存储器、FPGA等)和光电芯片等。蕞后,本书还展示了芯片设计方法和制造方法由手工到自动的发展过程,并指出了芯片未来面对的挑战和可能的解决路径。可以说,了解芯片,有这一本书就够了。 芯片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创新史与叛逆史——详细讲述一群叛逆者突破传统、不断创新的故事。 作者以芯片诞生和发展为主线,将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实验室、杂志、书籍或新闻报道的庞杂信
1932年 1937年,梁思成及营造学社同仁调查了137个县市的古建筑1823座,详细测绘了206组,完成测绘图稿1898张。梁先生以 文献与实例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第 次清晰梳理了 古代官式建筑发展演变的历程,总结出 建筑的成就和各时代的主要 征:木构、砖石、桥梁、牌坊、宫殿、苑囿、寺庙、坛观、陵墓、住宅。它既是 迄今无法取代的 建筑技术史,也是 中华民族居住艺术与生活方式的变迁史。
机电商品是进出口商品类别中贸易量最大和新商品最多的一类,机电商品归类也是实际归类工作中疑难商品最多、归类差错和归类争议较多的一类,本书便是围绕机电商品归类中会遇到这些实际问题答疑解惑的。 本书可读性强,系统性好。本书采用一问一答的讲述形式,按相应的章节,分类解答了归类中常遇到的一些问题。 书中商品图片丰富。本书图文并茂,结构图、示意图、原理图,以及实物图,约550张。图片的最大特点是直观性强,可增强读者对商品的直观认识。特别是对于工作原理较为复杂的商品来说,配有工作原理图,可使读者在更好地理解商品本身。此外,还可省略较多的文字描述,所以,图片丰富是本书的最大优点。 本书是《品目注释》和《税则》的有利补充。本书对部分《品目注释》和本国子目描述不详细、不具体的商品都补充了便于理解和归
一本讲述整个世界如何联合起来重塑全新驾驶与出行方式的动人故事。一本关于无人驾驶汽车开发过程中戏剧性与曲折性故事的精妙之作。自动驾驶汽车是近年来蕞值得夸耀的技术突破之一。但事实证明,早期有关自动驾驶汽车将很快上路的承诺还为时过早。亚历克斯·戴维斯在《自动驾驶之争》中讲述了自动驾驶从起源直到今天的曲折动人的细节。故事从美国国防部高ji研究计划局(DARPA)开始,该机构负责开发一种与无人机类似的陆基无人车,可以在战区作战而不危及人类生命。接着,该机构接连三次举办无人车“大挑战赛”,吸引了许多有远见之士,其中不少人是学生和业余爱好者,他们把自动驾驶这项技术从电影式的幻想变成了接近现实的技术。这些年轻的挑战者很快就与硅谷巨头(谷歌和优步)联系在了一起,打算为全世界提供一种全新的驾驶方式。很快
《走向科技自立自强》一书是围绕新时代中国科技事业取得的成就开发的主题出版物。本书以孙家栋、王选、谢家麟、金怡濂、曾庆存、刘永坦等十余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的科研创新经历为切入点,展现中国科技事业取得的成就,重点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再现公众耳熟能详的科技事件和科技成就,全景呈现新时代 科学的春天 我国取得的成就和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
随着 中国制造 的崛起,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增强,技术更新也不断加快。《机械工人实用技术手册》丛书应形式的需求,进行再版,本套丛书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国家职业标准》相配套、内容新、资料全、操作讲解详细,本书是其中的一个分册。 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装配钳工相关知识,机械传动、气压与液压传动,装配钳工专用工具设备,大型、畸形工件的划线,机械加工工艺,机械装配工艺及自动化,机床夹具的设计与制造,特殊孔、难加工材料孔的加工及典型钻头,高精度工件加工及超精加工,机床电气控制及数控机床,机床的安装调试与维修保养。 本书可供从事模具制造、装配、机械维修的工人和技术人员阅读使用。
《沉默的羔羊四部曲》是悬疑小说大师托马斯·哈里斯的代表之作,包括《沉默的羔羊》《红龙》《汉尼拔》和《少年汉尼拔》。《少年汉尼拔》拉开了四部曲的故事序幕:出身于立陶宛贵族家庭的汉尼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还只是一个孩子,战争让他失去了父母、老师和朋友,他和妹妹米莎相依为命,然而令人恐怖的遭遇才刚刚开始……《红龙》的故事发生在汉尼拔被特工威尔抓住之后。美满的家庭连续遭到恶魔的摧残,下一个月圆之夜的凶案眼看着就要降临,特工威尔却找不出追捕凶手的线索。在这性命攸关的时刻,他只好向曾经差点让他丧命的食人魔汉尼拔求助。《沉默的羔羊》把故事推向了高潮:接连有女性被杀害并剥皮,联邦调查局的实习生史达琳被派往食人魔汉尼拔所在的精神病院,她希望能从汉尼拔口中找到抓捕凶手的重要线索,而汉尼拔也
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的不断发展,三维实体设计因为交互性强、操作性好、精度高、易于修改、便于交流等优点,已经广泛的应用与各个领域。为了提高公众对三维实体设计的认识,推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在社会和中小学基础教育领域的进展,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我们编写了《3D One三维实体设计》。这本书适合三维设计的初学者、学生、教师、创客、DIY爱好者等使用。
杰弗里·巴瓦(Geoffrey Bawa),斯里兰卡最杰出的建筑师,20世纪亚洲现代建筑标杆人物之一。《寻找巴瓦》是对巴瓦建筑足迹的追寻,它解答了关于这位谜一般的建筑师的一些重要问题,展示了他留给后世的宝贵遗产。本书由研究巴瓦的权威学者大卫·罗布森撰写,由德国摄影师塞巴斯蒂安?珀应伊斯负责拍摄。开篇的引言详细介绍了巴瓦的生平、他的成长环境、他的教育背景和他的职业生涯,之后罗布森和珀应伊斯带领读者寻遍散布在斯里兰卡国内的43个巴瓦建筑。这些建筑的类型不一而足,包括私人住宅、公共建筑、学校、酒店等。借助富有洞察力的文字、真实的现状照片、珍贵的档案图片和图纸,这些建筑被一一呈现。书的末尾则简要介绍了巴瓦在国外设计的建筑作品,以及因各种原因被改造、已消失或濒临消失的巴瓦建筑。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以服务“双碳”目标为根本遵循,需要准确认识电力系统发展的逻辑和规律,从系统需求出发统筹协调各环节发展。结合能源电力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本书提出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的方法论,解决了新型电力系统“是什么”“怎么建”等关键难点,阐述了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发展逻辑,提出了立足服务国家创新体系的新型电力系统创新体系范式,从理论创新、形态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组织创新等五大创新维度进行系统论述,形成了整体研究与实践体系。
本书系统地阐述了国土空间规划的基本原理、规划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以及国土空间的评价与治理问题。主要内容分七个篇章叙述,包括导论篇、体制与价值观篇、分级规划篇、专项规划篇、详细规划篇、感知评价篇和实施治理篇。本书的特点之一是采用开放性的系统编码方法,按照子系统进行原理编码,既便于读者定位查阅,也有利于原理系统的未来拓展;特点之二是采用“原理+拓展阅读+案例”的论述模式,图文并茂、简明易懂地阐述了国土空间规划原理与设计方法,并通过与WUPEN网站联动提供了延伸阅读内容。本书面向所有涉及国土空间规划的师生和从业人员,也可供从事国土空间规划管理实践的人员参考。
本书是一本给小户型居住者的创意空间指南,无论是租房还是装修,都能带给居住者改造灵感。家永远不会太小(Never Too Small)从全球搜集的35个17-50平米的小户型家居设计典范,从多功能设计、优选化利用空间、另类的空间创造术、改造现有空间、未来的创新设计五个方面给予家居改造爱好者灵感,让小户型的家通过设计,既更高效地利用了空间,又能够拥有一个赏心悦目的舒适的家。
1932年至1937年,梁思成及营造学社同仁调查了137个县市的古建筑1823座,详细测绘了206组,完成测绘图稿1898张。梁先生以历史文献与实例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第一次清晰梳理了中国古代官式建筑发展演变的历程,总结出中国建筑的成就和各时代的主要特征:木构、砖石、桥梁、牌坊、宫殿、苑囿、寺庙、坛观、陵墓、住宅。它既是一部迄今无法取代的中国建筑技术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居住艺术与生活方式的变迁史。
《虚拟电厂关键技术与实践》是一本全面探讨虚拟电厂关键技术与实际应用的专业书籍。本书旨在为电力系统领域的研究者、开发者、运营者和管理者提供深入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 本书共10章,第1章介绍了虚拟电厂的起源、发展阶段以及国内外的发展概况和对比:第2~4章系统阐述了虚拟电厂的基本概念、系统架构和技术基础等;第5~9章详细介绍了虚拟电厂的资源管理、运营管理、市场交易、商业模式和标准体系;第10章通过丰富的实践案例分析,展示了虚拟电厂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情况和成效。 本书适合电力行业的专业人士、研究人员、工程运维人员、技术开发人员以及对虚拟电厂技术感兴趣的高校师生阅读。
本书结合新型能源体系建设要求和“双碳”发展战略研判电力系统发展趋势,分析现有电力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全面阐述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理念、内涵特征,描绘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阶段及显著特点,提出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的总体架构和重点任务。
本书系统介绍自动驾驶与机器人中的SLAM技术,从零开始搭建一套完整的激光雷达与惯性导航定位建图方案。理论方面使用现代化流形方法进行推导,代码方面则使用简洁明快的现代C++语言实现。本书从最基本的理论与程序代码开始,一步步增加各种模块,省略复杂的工程细节,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本书在逻辑上是完整自洽的,在内容上则是通俗易懂的。 本书从经典的卡尔曼滤波器讲到现代的预积分和图优化理论。读者可以通过实际操作,将这些算法重新实现一遍,并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本书内容包括惯性导航、组合导航、误差拓展卡尔曼滤波器、预积分和图优化、二维和三维激光点云的表达、最近邻数据结构、点云配准算法,等等。最后,本书将各种算法模块组合起来,形成完整的惯性里程计、离线地图构建和实时定位系统。 本书可作为自动驾驶和机器
邬达克,从一名逃亡的战俘到20世纪30年代上海滩炙手可热的建筑明星,国际饭店、大光明大戏院、慕尔堂、吴同文住宅等经典作品的设计师,今日上海100多栋单体建筑共同的“洋爸爸”。 这本《上海邬达克建筑地图》是27个邬达克建筑旅行指南,里面有:100张邬达克建筑照片、草图和平面图,53个邬达克建筑名录等内容。 《上海邬达克建筑地图》由华霞虹和乔争月等其他学者合著。
为什么需要关注AIGC?应该如何学习和应用AIGC技术? AI对传统建筑设计流程有哪些影响? 哪些提示词可以作为灵感来源? 现阶段,在建筑设计中使用AI工具究竟意味着什么? 在室内设计中,AI工具究竟带来了什么? 在体验式空间设计中使用AI工具有哪些启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 596—2021·代替DL/T 596-19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规定了运行中交流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的项目、周期、判据和方法等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 596—2021·代替DL/T 596-19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适用于750kV及以下的交流电力设备。
大家常从历史与艺术的角度欣赏文物,却忽略了其中隐藏的科技密码。本书则通过文物,从烧制陶瓷、冶炼金属、酿酒等人类的实践活动入手,探讨古人对化学知识的认识与应用:青花瓷颜色的深浅取决于氧化钴的含量,造纸术的改进是因为采取了碱液蒸煮制浆……挖掘文物背后的科学原理,了解古人在科技方面的创造与智慧,展现中国古代科技的高光时刻,让文物在化学中活起来。
本书是一本为大众读者撰写的建筑入门读物,目的在于为他们提供一种理解和体验建筑的全新的途径。全书根据关键的建筑主题划分为12章,精心挑选包括埃及金字塔和悉尼歌剧院在内的72座代表性建筑,引领读者展开一场仿佛亲身参与的“田野调查”。每章有一篇简短的引言介绍相关概念和背景知识,然后用6个建筑实例详解该主题,搭配精美的建筑照片和带有观赏路线的平面图,为读者带来愉悦的阅读体验和身临其境的在场感。
自1932年4月起,梁思成、林徽因利用8年多的时间,先后赴山西、河北、陕西、山东、四川、浙江、云南等地考察古建筑,留下了众多珍贵的资料和图片。本书作者魏新、白郁,多次重走梁思成、林徽因的考察之路,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在书中他们以轻松流畅的笔触,按照不同的考察线路分23个章节依次展开叙述,图文并茂地全面解读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建造历史与文化内涵,并与梁思成、林徽因当年的考察笔记展开古今对比,予以全面解读,有助于大众深入细致地了解这些国之瑰宝。
本书是为那些梦想建造一个家的人准备的,也是为那些从事建筑行业的人,包括木匠、泥瓦匠、水管工等工匠,以及城市规划者、乡村技术人员和小型社区的设计者等准备的。本书内容包括基本的设计、各种天然材料的使用、施工细节、自然采暖和冷却、供水和卫生技术等。尽管展示的方式方法大都是传统的,但也不乏现代的技术。作者向读者建议:绝对地遵循乡土技术可能会令人沮丧,采用两全其美的方式来打造和谐的生活环境会更好。 “赤脚建筑师”这个词的灵感来自最早的建筑师——古代的建筑工匠,他们光着脚踩着泥巴来制作土坯。赤脚建筑师建造了世上令人难以置信的古代建筑,比如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以及世界各地优选量的民间建筑…… 本书呈现的信息以图像为主,采用简单的绘图,而不是长篇大论的文字,来传达信息和解释说明。
本书以建筑与人的故事为线索,讲述了武康路,从一条郊区土路到近代法新租界重要组成,再到城市文化给养空间的发展轨迹,以及伴随这一过程产生的一系列历史事件。透过人与物质空间、社会空间的互动关系,了解以武康路区域为代表的城市文化中心现代都市生活。图书延续“城市行走”系列的风格,中英文介绍+图片+地图的口袋装,便于读者随身携带阅读。读者对象为上海城市建筑文化的爱好者,以及想要了解上海的普通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