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草的人工培养》简介:虫草是一类重要的昆虫病原真菌类,其中,冬虫夏草是重要的代表之一。随着各种虫草作为药品或药品制剂提取物的应用,以及作为保健品或新的食品资源的应用,野生资源已受到严重破坏,有的严重影响了脆弱的生态环境。于是,虫草的人工培养受到人们更多关注。梁宗琦、韩燕峰、梁建东、邹晓编著的《虫草的人工培养》就是根据这样的要求,结合自身多年的研究,收集整理他人研究成果,将三十种虫草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利用价值、人工培养方法进行逐一阐述,给读者以开发利用指导。
本书系统阐述了我国茯苓本草考证、资源分布、繁育种植、药效物质、产品研发、标准体系等研究和实践等内容,共分为8章,总结了近年来茯苓的标志性科研成果,融合了茯苓菌种繁育、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质量标准研制、药效评价研究、产品综合开发等内容。
本书共分5章。章论述作者对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与应用中若干问题的思考与实践。第2章介绍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育性光温机理、育性鉴定方法、选育策略与技巧以及新育成的两用核不育系。第3章阐述超级杂交稻选育的战略设想与实践,以及水稻超高产的株叶形态、生理生化特点及分子遗传基础。第4章介绍水稻两用核不育系防止育性漂变的原种生产方法,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繁殖和杂交制种基地及时段选择的气象决策系统。附录介绍作者获得专利的两用核不育系繁殖和杂交新组合制种技术,以及近年来育成或合作育成的14个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的两系法杂交稻组合。 本书作者长期从事两系法杂交稻育种和种子生产的研究,获得了一批学术观点新颖、指导作用良好的理论成果以及应用前景广阔的实用成果。本书论点明确,论述科学、严谨,内容紧密联系生产实际。
1954年,刚建立不久的河北省博物馆从保定市(当时为河北省省会)的半亩园街两江会馆接收了一批图文并茂的刻石,这就是的《御题棉花图》(以下简称“棉花图”)刻石。 “棉花图”是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由直隶总督方观承编绘而成的。共有图谱十六幅,依次为《布种》《灌溉》《耘畦》《摘尖》《采棉》《拣晒》《收贩》《轧核》《弹华》《拘节》《纺线》《挽经》《布浆》《上机》《织布》《练染》,每幅图后面都有文字说明,反映棉花从播种、收获到纺织、练染成布的全过程。方观承命人将它装裱成册,同时,在册首恭录清圣祖康熙皇帝的《木棉赋》,于当年四月十一日进呈乾隆皇帝御览,并请求乾隆皇帝为各图题诗。乾隆皇帝为16幅图各题七绝一首,同时,准许将方观承为各图所作七绝附于每幅图的末尾。方观承遂将此图摹本付刻,将原本上交宫中。副本刻
本书是依据我国苦荞研究者的研究成果撰写的专业著作。本书包括苦荞概述、苦荞的特征特性、苦荞的种质资源与育种、苦荞的种植技术、苦荞的营养素与生物活性物质、苦荞与健康和苦荞的产品。本书可供从事苦荞专业研究、开发和生产的科研人员,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有关老师、研究生、大学生。农业、食品、医药保健人员、技术管理人员、企业家及销售人员,以及有兴趣认识苦荞、宣传苦荞、享用苦荞、研发苦荞的国内外各界非专业人士参考。
《李杏整形修剪技术图解》采用图说的形式,形象直观地介绍了李杏整形修剪的技术点和注意事项。内容包括:李杏整形修剪的好处,李杏植物学特征与整形修剪,李杏生物学特性与整形修剪,整形修剪的原则和依据,整形修剪的手法与作用,李杏常见树形,不同类型树的修剪,低产李园、杏园的改造等。全书图文并茂,技术先进,通俗易懂,适合广大果农和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阅读,也可供农林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