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仅五星
  • 50-10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3折3折-4.9折4.9折-5.9折5.9折以上
筛选:
    • 作物-病源互作遗传的基因对基因关系和作物抗病育种
    •   ( 31 条评论 )
    • 凌忠专 /2012-06-01/ 中国农业出版社
    • 本书系统地阐述了Flor的基因一对一基因假说的提出,和形成一种学说的病理遗传学研究的工作基础,及其在植物病理遗传学和植物病理分子遗传学中的应用和发展。从亚麻一亚麻锈病菌、马铃薯一马铃薯晚疫病菌、小麦一小麦秆锈病菌、水稻一稻瘟病菌等四种寄主一寄生物体系的寄主抗病基因与寄生物的非致病基因互作的病理遗传,阐述了寄生体系的基因一对一基因关系及其在作物抗病育种中的应用。 病原菌的生理小种分化、致病性变异的遗传和作物品种抗病性遗传等研究,为寄主品种一病原菌小种互作体系的基因一对一基因关系提出了科学的实验证据,证明了基因一对一基因学说的正确性和科学性。亚麻一亚麻锈病菌等寄生体系的平行遗传研究证明,这些寄生体系的遗传符合孟德尔的遗传法则。Person提出的寄主一寄生物互作的理想的基因一对一基因关系的

    • ¥60 ¥120 折扣:5折
    • 樱花栽培养护手册(彩图版)
    •   ( 158 条评论 )
    • 张艳芳//徐玉秀 /2017-06-01/ 中国农业出版社有限公司
    • 张艳芳、徐玉秀编*的《樱花栽培养护手册(彩 图版)(精)》以章节形式编排,涉及樱花内容较为丰 富,图文并茂,力求通俗易懂。全书共9章内容:第 一章樱花概述,第二章樱花植物学特征与生物学特性 ,第三章樱花分类与品种,第四章樱花栽培,第五章 樱花繁殖,第六章樱花土壤与施肥,第七章樱花整形 与修剪,第八章樱花病虫害及防治,第九章樱花欣赏 与应用。

    • ¥90 ¥180 折扣:5折
    • 玉米栽培与植保技术精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
    •   ( 4 条评论 )
    • 无 /2022-12-01/ 中国农业出版社
    • 本书包括上篇和下篇,本书以全新的视角、独特的思维,将科学研究成果与生产实践巧妙结合,知识点翔实,图文并茂,言简意赅,实用性强。上篇“玉米栽培技术与农事热点”主要讲解栽培方面的知识,内容包括玉米生产过程中整地、备播、播种、水肥管理、病虫草防控、收获、抗逆减灾等农事活动;同时,以实例代替说教,从农户感兴趣的视角针对生产过程中农户热议且困惑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解答。下篇“玉米病虫草害防治技术”主要讲解植保方面的知识,从生态环境治理体系考虑,以降低农药残留为目的,对防止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内容包括玉米不同生育阶段病虫草害种类、玉米病虫草害识别及防治技术、非侵染性病害特征分析和补救措施、化学药剂毒害及应对措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及注意事项、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 纵观全书内容,各个章节

    • ¥58.9 ¥138 折扣:4.3折
    • 中国稻史研究
    •   ( 117 条评论 )
    • 曾雄生 著 /2018-05-01/ 中国农业出版社
    • 《中国稻史研究》是农史研究近期的重要成果,是国内稻史研究专家曾雄生研究员30年来稻史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全书既有宏观稻史通论、耕作制度、稻作环境与稻作文化的系统梳理,又不乏稻田农具、稻史文献、水稻品种的详细考证,视野开阔、资料宏富,眼光敏锐、思维活跃,开辟了中国稻史研究新纪元。

    • ¥60 ¥120 折扣:5折
    • 核桃学 张志华,裴东 主编
    •   ( 2 条评论 )
    • 张志华,裴东 主编 /2018-04-01/ 中国农业出版社
    • 中国是世界核桃起源地之一,也是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广泛的重要干果和经济树种。由于核桃用途和功能多样而倍受人们的欢迎重视,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加工产品纷繁多样,市场购销两旺,成为农村产业结构中重要一员。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核桃以其适应广泛、果材兼优、改善环境、管理简易、产值较高等优势,在各地农村种植发展规划中占有一定位置,在脱贫致富和建设小康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张志华,裴东主编的《核桃学(精)》主要对我国种植广泛、历史悠久、经济效益显著、优良品种较多、影响和关注度较大的核桃和泡核桃展开阐述。主要内容包括我国核桃的起源和栽培历史、经济价值和核桃文化,靠前外核桃产业概况,种质资源和开发利用、地理分布和生态区划,主要类型和优良品种,育种进展,生物学特性与结实生理,

    • ¥83.6 ¥198 折扣:4.2折
    • 中国大白菜育种学
    •   ( 43 条评论 )
    • 柯桂兰 主编 /2010-03-01/ 中国农业出版社
    • 本书简明扼要地阐述了原产于中国的大白菜在我国蔬菜科研、生产中的地位。全面论述了我国在大白菜起源、分类、资源以及基础生物学研究、育种理论和方法创新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重点介绍了我国在大白菜杂种一代优势利用中的自交不亲和系选育与利用、雄性不育系选育与利用,以及抗病育种、品质育种、抗逆育种、丰产育种、生物技术育种等方面的技术成果和创新技术。理论结合实际。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与前瞻性。

    • ¥75 ¥150 折扣:5折
    • 玉米栽培与植保技术精编
    •   ( 7 条评论 )
    • 张守林,等 /2023-02-17/ 中国农业
    • 《玉米栽培与植保技术精编》一书包括上篇和下篇,本书以全新的视角、独特的思维,将科学研究成果与生产实践巧妙结合,知识点翔实,图文并茂,言简意赅,实用性强。上篇“玉米栽培技术与农事热点”主要讲解栽培方面的知识,内容包括玉米生产过程中整地、备播、播种、水肥管理、病虫草防控、收获、抗逆减灾等农事活动;同时,以实例代替说教,从农户感兴趣的视角针对生产过程中农户热议且困惑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解答。下篇“玉米病虫草害防治技术”主要讲解植保方面的知识,从生态环境治理体系考虑,以降低农药残留为目的,对防止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内容包括玉米不同生育阶段病虫草害种类、玉米病虫草害识别及防治技术、非侵染性病害特征分析和补救措施、化学药剂毒害及应对措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及注意事项、病虫草害绿色防控

    • ¥68.3 ¥138 折扣:4.9折
    • 豆芽生产新技术 叶自新 编著 总后金盾出版社【售后无忧】
    •   ( 1 条评论 )
    • 叶自新 编著 /2004-01-01/ 总后金盾出版社
    • 本书由浙江农业园艺系叶自新副教授编著。内容包括:豆芽生产的意义和食用价值,豆芽的形态特点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豆芽生产技术,无须根豆芽菜生产技术等,并附有豆芽烹调方法。内容科明系统,技术科实用。适合豆芽生产作坊、家庭、饭馆、宾馆以及工矿、机关部队、学校食堂的豆芽生产者阅读。

    • ¥65 ¥138 折扣:4.7折
    • 中国野生大豆资源的研究与利用
    •   ( 30 条评论 )
    • /2015-09-01/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 我国是大豆的起源地,野生大豆资源极其丰富,深入开展野生大豆资源的研究与利用工作,造福于人类,是我国科技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自1978年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率先在全国开展野生大豆种质搜集考察以来,我国在野生大豆研究与利用方面的工作已经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中国野生大豆资源的研究与利用》一书以专家写专题的形式,较为全面、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几十年来在野生大豆研究与利用方面的主要成果和进展,从中国野生大豆的搜集与保存、遗传多样性、起源与进化、种群生态学研究、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基因组研究、形态与结构研究、对生物及非生物胁迫的耐性研究、生理生化研究、品质化学研究、保护及利用研究等方面,全面展示了我国在野生大豆研究与利用方面的科研水平,代表了当今国内外在此研究领域的领先水平,具有重要的学术价

    • ¥50 ¥100 折扣:5折
    • 药食同源植物的鉴别与利用
    •   ( 110 条评论 )
    • 陈先荣王同德王海波 编 /2017-08-01/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 我国地域辽阔,植物资源十分丰富,为了开发利用植物资源,发挥药食两用植物食疗、治病、防病的作用,《药食同源植物的鉴别与利用》对各地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深入挖掘,收集了南北独具地方特色的植物、各地著名的传统代表性植物、从国外引进的植物以及有待进一步研究推广的植物等。对各种植物(不含食用菌类植物)的介绍,按照植物从低级到高级进化的原则整理排序,低等植物从藻类开始,高等植物按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顺序排列,被子植物先双子叶植物,后单子叶植物,并将植物学分类中应用价值高、种类多的科属排在前面。 《药食同源植物的鉴别与利用》由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和常年在海南、新疆两地旅居的一线科技人员共同编写,以图文结合的形式,介绍南北各地具开发利用价值的植物。《药食同源植物的鉴别与利

    • ¥79 ¥158 折扣:5折
    • 小麦族生物系统学(第二卷)(修订本)(现代农业科技专著大系)
    •   ( 16 条评论 )
    • 颜济 等编著 /2013-05-01/ 中国农业出版社
    • 颜济和杨俊良编著的《小麦族生物系统学(第2 卷第2版)(精)》共分为5卷,亲缘关系极为相近的属以及很小的属就合编在一起。研究还不完善的属、种也编列进去,以供读者参考。 《小麦族生物系统学(第2卷第2版)(精)》共记载了现在已知的小麦族的30个属,2个亚属,464个种,9个亚种,186个变种。作者希望把这一本书写成具有较高参考价值的手册式著作。 因此,把一些资料列为若干附录以便使用。形态特征描述尽量做到图文并茂,使读者一目了然。

    • ¥100 ¥200 折扣:5折
    • 中国麻类作物种质资源及其主要性状
    •   ( 11 条评论 )
    • 粟建光戴志刚 /2016-10-01/ 中国农业出版社
    • 粟建光、戴志刚主编的《中国麻类作物种质资源 及其主要性状(精)》的出版将为广大麻类科技工作者 提供一幅黄麻、苎麻、红麻、亚麻、大麻和青麻等种 质资源分布、类型、主要性状信息以及*新研究进展 的全景图,为麻类种质资源深入研究和高效共享利用 提供参考依据。鉴于麻类种质资源数量、鉴定项目较 多且方法复杂,有些性状,特别是部分数量性状仅是 一年鉴定的结果,请利用者多加斟酌,以获得所期望 的目标性状。

    • ¥90 ¥180 折扣:5折
    • 水稻在北方——10世纪至19世纪南方稻作向北方的传播与接受
    •   ( 150 条评论 )
    • 曾雄生 /2018-11-01/ 广东人民出版社
    • 栽培稻源自中国南方,并且很早就进入到了北方,但北方的稻作一直处在时断时续的不稳定状态。 10 世纪以后,受到北方影响而发展起来的南方稻作技术,在有识之士倡导和国家政策鼓励之下,经过由文本、移民和屯田等多种方式和路径传入北方,然而受到自然、历史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进入北方的南方水稻技术,虽然先天带有北方的基因,但却未能在北方得到广泛的认同和接受,未能获得对于北方来说也同属于外来作物小麦一样的成功。土著化和流动性成技术本地化的障碍。然而,我们也看到, 10 至 19 世纪,中国北方一些地方,如山西晋祠、北京京西和天津小站等,稻作都不同程度地得到发展,它们分别代表中国北方稻作发展的三种模式,即传统文化模式,皇家政治模式和军事屯田模式。这三种模式虽各有特点,又都受到中国南方稻作技术的影响,或是

    • ¥60 ¥120 折扣:5折
    • 中国稻种资源及其核心种质研究与利用
    •   ( 20 条评论 )
    • 李自超 主编 /2013-05-01/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 水稻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而且中国是栽培 稻重要的驯化、起源和演化地之一,中国稻种资源的研究和利用备受中国政府和科学家的重视。李自超专 著的《中国稻种资源及其核心种质研究与利用(精)》系统总结了编者研究团队十余年来对稻种资源及其核 心种质研究的结果,主要包括:中国稻种资源核心种质构建的理论和方法体系,中国稻种资源的遗传结构 、遗传多样性分布,以及野生稻和栽培稻起源与演化 等。 为保证著作的系统性,《中国稻种资源及其核心种质研究与利用(精)》还系统综述了中国稻种资源的 起源、分类、收集、保存、评价和保护,以及中国稻种资源及其核心种质在基因发掘中的利用等。

    • ¥84 ¥168 折扣:5折
    • 花生生物活性物质概论
    •   ( 16 条评论 )
    • 王强 主编 /2012-12-01/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 《花生生物活性物质概论》一书针对我国花生加工产业与科技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系统全面地介绍花生生物活性物质研究的与开发应用情况,旨在为加强我国花生资源的深度开发、促进产业升级、提高花生产业国际竞争力提供技术支撑。本书是在作者多年花生加工研究的基础土,依据课题组一名博士后、四名博士生、八名硕士生毕业论文撰写的,全书分为七章,主要内容包括花生营养与生物活性物质(蛋白质、油脂、碳水化合物、维生素、无机盐、活性短肽、功能性磷脂、活性多糖、酚类物质等)相关领域的研究方向、重点和趋势,活性物质的来源与分布、化学组成与理化性质、生物活性与功能评价,以及分析检测技术、制备技术与工艺、开发与应用前景等。 本书可供农产品加工职能部门的管理人员、科研院所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以及从事花生加工产

    • ¥59 ¥118 折扣:5折
    • 中国苹果品种 丛佩华 主编
    •   ( 2 条评论 )
    • 丛佩华 主编 /2015-11-01/ 中国农业出版社
    • 本书在对成长熵模型具体应用的基础之上,提出北京乳品加工企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与措施。研究结论将为北京乳品加工企业改革提供相关实证支撑,也将有利于相关部门针对性地采取合理的政策措施,进而为国家、政府出台相关扶持政策提供指导,促进北京乳品加工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 ¥84.4 ¥200 折扣:4.2折
    • 马铃薯品质评价与加工利用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 1 条评论 )
    • 王丽 /2022-06-01/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本书系统阐述了马铃薯国内外加工利用情况,介绍了我国不同马铃薯品种的感官品质、理化营养品质和加工特性,揭示了原料品质与马铃薯全粉、马铃薯全粉面条、马铃薯全粉香肠等主要加工制品品质之间的相关关系,构建了加工品质评价模型,建立了马铃薯加工适宜性评价方法和标准,筛选出了适宜加工马铃薯全粉、面条和香肠的加工专用品种。该书在原料品种与制品品质关系的研究、加工品质评价模型的构建等方面颇有自己的特色和创新,是一部有关马铃薯加工品质评价方面的研究论著。

    • ¥53.4 ¥98 折扣:5.4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