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详细介绍了广东南岭20hm2森林动态监测样地开展的监测和研究,包括地形、土壤理化性质、植物群落结构、凋落物、幼苗、植物地上和地下部分性状等;对样地内的树种、识别特征、径级结构和分布等进行了详尽的描述,并附有精美的插图,是研究中亚热带森林群落不可多得的参考书,为今后开展南岭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信息,以期吸引更多的有识之士加入南岭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行列。
新时代荒漠化防治工作中,科技要前移,发挥好科技的发动机、加速器、助推剂的作用。全书厘清了荒漠化防治和荒漠保护科技领域的各项概念、数据、理念,技术、模式、相关政策法规和战略规划,介绍了荒漠生态系统演变的自然规律、荒漠生态系统服务,并以典型案例形式介绍了中国荒漠化防治的鲜活成果。
本书系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草原管理部门以及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相关司局、直属单位上报的2022年林业草原统计年报和其他有关资料编辑而成。全书分为:国土绿化、产业发展、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林草投资4个部分及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林业工作站和乡村林场、林草主要灾害、分县造林、历年主要统计指标、主要林草产品进出口和世界主要国家林业情况7个附录。
为了全面、系统总结几十年来我国球根花卉引种、育种、栽培、应用及其研究进展,并介绍国外已经观赏应用或极具开发前景的新兴球根花卉,以满足我国花卉产业和园林景观营造的需要,促进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园艺学会球宿根花卉分会组织全国37家科研、教学和生产单位的62位专家编著了《中国球根花卉》一书。 《中国球根花卉(精)》收入的球根花卉涉及70属约508种。从引言(含释名和花文化)、栽培简史、形态特征、生长发育与生态习性、种质资源与育种概况、园艺分类与主栽品种、繁殖与种球生产、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到价值与应用等各个方面,对具有重要价值的或高度商业化的9种(属)球根花卉-百合、郁金香、水仙花、唐菖蒲、大丽花、朱顶红、仙客来、马蹄莲、石蒜进行了系统论述,全面总结了我国花卉科研工作者与花卉企业合
杜仲为我国十分重要的国家战略资源树种,既是世界上极具发展潜力的优质天然橡胶资源,又是我国特有的名贵药材和木本油料树种,也是维护生态安全、增加碳汇、国家储备林建设、实现绿色养殖的重要树种,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国防、交通、电力、通信、化工、水利、医疗、体育、农林等领域。《中国杜仲核心种质》从我国杜仲的国家战略地位出发,论述了杜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技术基础和科技支撑成效。我国科技工作者经过数十年不懈努力,定向选育出果用、雄花用、叶用和果材药兼用系列杜仲良种,为我国杜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优质资源基础;创新了杜仲果园化栽培模式、杜仲雄花园、短周期叶用林、果材药兼用国家储备林栽培等新的栽培模式与技术,突破了杜仲资源高效栽培的技术瓶颈;杜仲橡胶绿色提纯及其在高性能轮胎、军事国防等领域的应
城南森林公园为广东省生态公益林保护管理示范区、广东省自然教育基地,植物种类丰富。本书收录了城南森林公园内野生和栽培植物共445种(包括种下等级,其中野生植物383种,栽培植物62种),对每种植物简要地描述了识别形态特征、分布等,大部分植物附彩色照片。本书可为从事植物资源调查、保护和管理、科普教育人员提供本区域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基础信息,也可为教师、学生、群众和植物爱好者认识、了解本区植物状况提供参考。
通过野外考察,确定了长岛共有近700种野生植物,根据它们所属的门类,把本书共分为5章。章为蕨类植物门,长岛出产8科16种,主要对植株形态进行了介绍;第二章为裸子植物门,长岛出产4科5种,主要介绍了各种的形态特征和应用价值;第三章为被子植物门,长岛出产85科614种,是本书的主要章节,我们对每一种的生活型、茎、叶、花、果实等都做了介绍,以及各种在长岛地区的主要分布范围和用途;第四章为地衣门,长岛出产8科16种,主要对其地衣体和孢子蠹等形态进行介绍;第五章为苔藓植物门,长岛出产6科8种,主要对其植物体和用途、分布进行了介绍。
近年来,云勇林场在佛山市自然资源局的大力支持下,与华南农业大学合作,对林场范围内的植物资源开展了详细调查,共记录了维管植物780种(含种下等级),隶属于156科503属,包括石松类和蕨类植物22科29属44种,裸子植物6科9属13种,被子植物128科465属723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金毛狗、桫椤、水蕨、福建观音座莲、巴戟天等5种。本书科的系统排列为:石松类和蕨类植物按秦仁昌系统(1978年),裸子植物按郑万均系统(1979年),被子植物按哈钦松系统(1973年)。科内属种按拉丁字母顺序排列。书中植物信息主要包括植物种的学名、中文名、所属科属名、形态特征、分布、用途、云勇分布等信息。
.
为了方便广大簕杜鹃爱好者查阅,本书挑选了江门市东湖公园管理所引种、栽培应用的100个优良簕杜鹃品种,介绍江门地区簕杜鹃的品种资源、生产应用以及簕杜鹃的品种来源、形态特征和观赏特色等,并附有江门地区簕杜鹃的品种特征和江门地区栽培应用场景的彩色图片。
本书基于2022-2023年综 合科学考察所获得的图片和 数据,也参考了2014年的 科学考察报告,经甄别遴选 ,共收录了保护区内常见野 生动物219种,包括脊椎动 物151种(哺乳动物3目7科 13种、鸟类11目37科120种 、爬行动物1目6科13种、 两栖动物1目3科5种)和昆 虫68种(隶属于5目35科) 。其中, 重点保护野生 动物22种(哺乳动物2种, 鸟类19种,爬行动物1种) ,均为 二级保护野生动 物; 受胁物种2种,保 护等级均为易危(VU)。 按照《中国兽类图鉴(第三 版)》(刘少英等,2019 )、《中国鸟类特有种》( 雷富民和卢汰春,2006) 、《中国蛇类(上)》(赵 尔宓,2006)、《中国动 物地理》(张容祖,1999 )中对动物地理区系的划分 并结合 的野生动物分布 数据,书中收录的中国特有 脊椎动物共计12种。
本书内容详实、图文并茂,既具备专业性,又易于理解且具实操性。相信读者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朱槿的魅力和价值。未来,朱槿的研究和应用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和机遇。随着社会对生态环境和景观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我们需要更加关注朱槿的种质资源保护、抗逆性研究、新品种选育和栽培技术创新等。同时,我们还应积极探索朱槿在环境修复、生物医药和文化艺术等领域的潜力和应用前景。最后,我非常乐意向广大读者推荐这本令人大开眼界的书,它对于促进朱槿花在中国大地的广泛传播,有着里程碑的意义。我真诚地期盼通过该书籍让更多的人热爱朱槿,启发更多人投入到朱槿的传播、研究中来。
《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2023》作为全国各地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成果的集中展现,记录了我国林业有害生物2023年度的发生情况研判分析了其未来发生发展趋势。凝聚了各地在推进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转型升级征程中的不懈努力,体现了全体监测预报工作者的历史担当。为了便于各地业内同行学习交流监测预报工作,同时也为政府决策、科研研究等方面提供有益参考,以期发挥其应有价值。
本书总结了古树名木年龄鉴定、健康诊断、伤病修复、救护复壮、有害生物防控、保护性移植等关键技术,梳理了古树名木申报认定、法治建设、档案管理及文化旅游价值挖掘利用等相关内容,是一部系统、全面、实用的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工具书。本书可作为各级古树名木主管部门、基层林业站、古树名木养护责任单位的工具书,也可作为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学参考书。
.
本书重点介绍可能对林木造成危害或潜在危害的昆虫454种、病害47种、有害植物13种,配图1000余张,超20万字,洋洋大观、不胜枚举。全书体量较大,以具有南京特色、南京风格的生态现代化视角,阐释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发展的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问题,内容兼具系统性、科学性,材料丰富,图文并茂,不仅完整展示了南京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成果,更从南京市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概况等实际出发,既统筹全局又突出重点,在实践中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启智润心、发人深省,是一部具有较高价值的工具书和参考书,对南京市林业有害生物检疫、监测、防治等工作均有重要作用。
本书中所涉及的被子植物采用恩格勒系统进行排序,裸子植物采用郑万钧系统排序,所选的绿化树种共计338种(变种、品种),对部分新引进、适应性尚不稳定的树种暂未列入。 本书内容精炼,图文并茂,精选高清图片展示植物的实景效果,并附有中文、拉丁文名称索引,便于读者参照应用。本书可以为新区未来的植树造林和风景园林建设提供技术参考和经验借鉴,为打造“雄安质量”、创造“雄安样板”,做出“雄安贡献”。
《中国草原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紧密结合时代发展的主题,系统总结了草原的定义、功能、分区、分类、定位、现状与发展趋势,全面梳理了草原保护修复、生态产业、生态工程、监测评价、保障体系等方面的工作成就,深入分析了新时代草原工作的历史重任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深刻剖析了草原可持续发展的关健性问题,科学合理地提出了当前和未来我国草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路、战略方针、战略目标、战略布局、战略重点及战略措施,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一是定位准。把草原可持续发展放在生态文明建设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集中我国草业科学及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在总结整理相关研究新成果的基础上,广泛开展外调查研究,积极征询相关部门、专家学者和公众意见,提出了符合我国基本国情、草情的草原可
本书收录始兴南山保护区及周边山地的野生维管植物1356种,隶属于166科620属。本书采用基于现代系统进化生物学的成果所建立的植物分类系统:石松类及蕨类植物按照PPG Ⅰ系统(2011),裸子植物按照克氏系统(2016),被子植物按照APG Ⅳ系统(2016)。物种学名按照《Flora of China》进行更新。在科下设分属检索表,属下设有分种检索表。 本书文字简明扼要,图片清晰,鉴定准确,是一部集科学、科普于一体的工具书。本书把始兴南山保护区的野生植物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现给读者,希望它的出版能为广大植物爱好者提供参考。
本书共5章51节,以人类世、人类与气候、退耕还林、生态系统服务和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系统论述了人类世概念的起源,大加速和地球边界,人类对地球的占领,气候系统与人类文明兴衰,生物多样性与物种大灭绝,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负排放技术气候行动简史,生态学及相关学科简史,土地退化中性和评估,人类世的塑料和污染物,生态健康指标,退耕还林与生态系统服务,生态系统与人类福祉,景观退化与恢复,开启数字森林的新时代,人类世生物圈管理,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管理的未来,21世纪能源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等。地球生物圈是陆地和海洋上非凡而复杂的物种和生态系统网络,它驱动着水和其他物质的生命维持循环,使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得以繁衍和茁壮成长。 本书对人类可持续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的综合和跨学
本书总结了 20多年 来受损山体及边坡生态治理 的经验,注重生态修复的技 术原理、作用和效果,针对 不同区域的气候特点和受损 山体及其边坡类型,特别是 对于治理难度较大的高陡岩 质边坡、金属矿山污染地及 边坡,从生态修复和植被护 坡的适用技术及其组合应用 、典型设计和实施案例等多 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为 广大从事林学、水土保持、 道路交通、水利水电工程、 矿山开采、风景园林、环境 保护、生态工程、岩土工程 等领域的生态护坡设计、施 工和管理人员提供参考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