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现形记》是晚清李伯元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 之一,共60回。最初在《世界繁华报》上连载,也是中国近代第一部在报刊上连载并取得社会轰动效应的长篇章回小说。它由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官场故事联缀起来,人物涉及众多,上自帝王将相、下至佐杂小吏等,对晚清腐败的政治和社会进行了无情揭露,开创了近代小说批判现实之风气。
《官场现形记》为清末李伯元(即李宝嘉)所著,是晚清 四大谴责小说 之一,也是一经问世轰动社会的讽刺名著。本书共六十回,由三十多个相对独立的官场故事联缀起来,书中集中描写晚清官场的种种黑暗丑恶腐败情形,表现的人物既有军机大臣、总督巡抚、提督道台,也有知县典吏、管带佐杂,他们或龌龊卑鄙,或昏聩糊涂,或腐败堕落,构成了一幅清末官僚的百丑图。 《官场现形记》是普通百姓了解官场的教科书,也是官员警醒自己的启示录,更是全社会打击腐败维护官场清廉与正义的传世之宝。在当时及后世均有深远影响,有着持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封神演义》,俗称《封神榜》,是一部长篇神魔小说,原著一百回,约成书于明朝隆庆、万历年间。小说广泛吸取了民间传说,进行了很大程度的艺术加工和虚构,演绎成了以姜子牙佐周伐纣为背景,阐、截二教斗法为主线,众神魔斗智斗勇、各逞神通、演阵斗法的精彩神话故事。几百年来,广为流传,是脍炙人口的神话佳作。
《洪秀全演义》是我国近代小说史上一部重要作品,它是热情歌颂太平天国革命历史的长篇小说。作者把太平天国革命这一实绪纷繁、人物众多的重大历史事件,加以概括和剪裁,塑造出一系列生动的人物形象,并以艺术的笔触,描绘出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兴起、壮大、衰亡的过程。小说虽以刻画太平天国的历史、人物为主,但写与之对立的清廷,除对所谓 中兴名臣 如曾国藩、左宗棠及李鸿章等,有皮里阳秋的嘲讽和贬斥外,一般都比较客观,并无丑化,不失为历史演义中的上乘之作,故自1908年单行本问世以来,产生了极其深广的影响。
《罗通扫北 薛仁贵征东》写的是唐太宗御驾征北番,被围困在木杨城。程咬金杀出番营到长安求救,罗成之子罗通挂帅扫平北番的故事。薛仁贵出身贫寒,经历坎坷,征辽时战功卓著却被奸臣张士贵冒认,长期不受重用,尉迟恭鞭打张士贵审出真情,才得重用,征东救驾平辽,被唐太宗封为平辽王。故事前14回,俗称'罗通扫北'。主要讲述,唐太宗扫北,被敌军困于牧羊城内。程咬金回朝搬兵,罗成之子罗通挂帅扫北,大败敌军,救出太宗。其中罗、苏两家的仇怨初步了断,罗通和图鲁公主的爱恨情仇交集引人注目,同时为将来大唐征西留下伏笔。 后41回-15~55回说的唐朝传奇大将薛礼薛仁贵保唐太宗跨海征讨辽东(高丽国)的故事,俗称'薛仁贵征东'。展现薛礼从平民到王爷光辉的传奇军旅,重现三箭定天山的壮观场景,显示大唐帝国的军锋。
三言二拍 是我国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凌濛初所撰的五本著名话本、拟话本小说集 《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其中, 三言 总收小说一百二十篇,每本书四十卷,每卷一篇。 二拍 则共有八十卷(篇), 三言二拍 是中国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它标志着中国短篇白话小说的民族风格和特点已经形成。 《三言二拍精选集》从 三言二拍 五部作品中精选、编注了近30 篇古代白话小说,以飨读者。其中, 三言 的底本选用了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的明代天许斋、兼善堂、叶敬池刊本; 二拍 的底本则选用了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的明代尚友堂刊本,并多种现行版本编辑而成,为了保留原作精髓,本次编辑,严格遵从原文,部分字词及用法依循了旧作,力求在保留原文原貌的基础上,更方便当今读者的阅读。
《红楼梦补》故事接原著九十七回续起,写黛玉离魂,警幻仙姑为了却通灵宝玉与绛珠仙草之间未了的情缘,将黛玉之魂遣归人间;而宝玉于中举之日出走,剃度入大荒山;宝钗又气、又怨、又恨而身亡。后宝玉得柳湘莲、甄宝玉、凤姐等帮助,北静王面奏当今赐婚,宝玉高中探花后奉旨与黛玉完婚。婚后,黛玉于潇湘馆地里发掘出藏金达一千三百万两;黛玉理家,远胜于凤姐、探春,经商置地,有经天纬地之才;以 恕道 待人,不仅大度地将晴、紫、莺、袭收于宝玉房中,还在宝钗借尸还魂后以姐妹相称,俨然贤妇。在 梦补 中,宝、黛性格与原著截然相反,热衷功名利禄,全无叛逆精神。
《双凤奇缘木兰奇女传》中双凤奇缘为孤本小说,清雪樵主人著。怎见得,含羞带笑解扣吹灯,一个游蜂狂蝶,等不得循规蹈矩,一个嫩蕊妖花,耐不得雨骤风狂,生棘棘,灵犀深透,急煎煎,血染郎裳。木兰奇女传是根据北朝民歌《木兰辞》和有关史书以及民间广为流传的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敷衍创作而成的。其中,有的人物和情节还受到了唐代、明代传奇的影响与启发。书中写木兰从军十二载,转战千里,备觉艰辛,后因屡建奇功而被封为将军。然后竟蒙冤涉进武则天乱国案中,不得已剖心自杀以表对朝廷的忠诚,结局惨烈异常。木兰从军的故事早已流传古今,家喻户晓。
二程为程颢、程颐,二人是北宋时期重要的文学家、理学家,是宋明理学的奠基人。在中国哲学目前,产生于北宋时期的宋明理学,以其庞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和对后世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被视为继先秦以后的第二座高峰。世称“二程”的程颢、程颐兄弟,就是宋明理学的奠基人。
《水浒传》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作品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生动地描写了北宋年间奸臣当道,民不聊生,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军逐渐壮大,保一方百姓,后招安为宋朝征战,履立战功,但被权臣为一己之私谋杀,最后走向消亡的故事。小说生动刻画了一百零八位梁山泊好汉的人物形象,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黑暗,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精神和正义行动,并揭露了当时尖锐对立的社会矛盾。作品问世后对社会产生巨大影响,成为中国小说创作的典范。
《八洞天》是一部侧重描写伦理道德的作品。全书每卷一事,卷一写父子关系,卷二写继母继子关系,卷三写夫妻关系,卷四写兄弟、家族关系,卷五写朋友、邻里关系,卷六写师生关系,卷七写主仆关系,卷八写妻妾、叔侄关系,堪称一部关于社会伦理道德方面的“专著”。《八洞天》题“笔炼阁编述”,据作者自序题“五色石主人题于笔炼阁”,可知《醉醒石 八洞天》为另一部拟话本小说集《五色石》的续作,二书作者应为同一人。或以为作者即为徐述夔,但难以确证。为了宣示所主张的为人处世之道,在小说中作者一再搬出明太祖的前述遗训,鼓吹天命有定,告诫人们要安分守纪。为提倡妇人忠贞节烈,宣扬“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观念,就不惜笔墨渲染美化姚指挥妻妾舍命救孤祀,而奚落改嫁妇莫氏。为戒人贪、淫,而有第七回吕主事五个儿子尽行败落
《水浒后传》成书于康熙年间,所创作的年代正值清王朝在全国的统治已基本确立之时,但各地民间反清运动仍此起彼伏。全书继承和延续了《水浒传》的主题精神,叙述了《水浒传》中幸存的李俊、阮小七、李立、燕青等三十余位梁山泊好汉及部分先烈英雄后代的坎坷命运。由于奸臣当道,迫害忠良,加上外敌入侵,抗金斗争,使得社会动荡不安,黎民百姓饱受内外压迫,民不聊生,终让幸存的梁山好汉们再次聚义,再度造反,在登云山、饮马川等地拉起人马,对抗官府。《水浒后传》在艺术描写上延续了《水浒传》的创作特色,作者陈忱凭借丰富的想像力,对人物刻画得真切感人,个个性格鲜明,语言生动传神。情节曲折,内容精彩,形象丰满,引人入胜。
北宋文坛,群星闪耀。而婉约词宗秦少游,则别具一格,兼杂古今,具屈原、宋玉之姿才。他多情而浪漫,词作意在含蓄,如花初胎,淡语有味,浅语有质。他易感而坎坷,一世多艰,虽遍尝仕途不顺、多番贬谪、空寂孤独,却寸心如水,将满怀情思寄于词作之间,被盛赞“他人之词,词才也:少游,词心也”。其凭借柔婉精微之写作特质,还原了一个真实、动人的“千古伤心人”形象。 本书完整收录秦观词作96首,真正实现集至美注释、系统解析、复古视觉于一体,更配有讲解吟诵音频,堪称“人人皆能读懂的、全面系统的秦观词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