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拥有中国最长海岸线(约2211km),4个5A级景区,世界最大城市广场星海广场,世界最长木栈道滨海路木栈道,中国十大剧院之一大连国际会议中心,夏季达沃斯论坛举办地,大连的201路公交车是中国运行最久DL3000型有轨电车,均为1935年至1938年期间由日本铁道车辆制造企业制造生产的,是21世纪仍在服役的最古老的有轨电车之一,是世界上第一代有轨电车的代表。大连是 东北之窗 浪漫之都 。书稿挑选了大连的经典旅游景点,展示大连的魅力,推荐大连的旅游资源。包含16张明信片
深圳,梦想之城,创新之城。摩天大楼与绿道交织,科技与自然和谐共生,宛如一幅流动的画卷,充满了现代都市的繁华景象。深圳,一个充满活力和魅力的城市。这里既有壮美的山川,又依偎着碧海蓝天,四季皆有花开盛景。深圳的东部有大梅沙、小梅沙,西部有海上田园风光,深圳市中心有欢乐谷、世界之窗、锦绣中华......明信片选取了十数个深圳的经典景点,展示深圳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与底蕴、繁华与活力、自然风光与城市创新。无论你是热爱自然风光,还是钟情于都市繁华,总有一处地方能打动你的心。
“世界最美图书”获奖者朱赢椿图文作品,讲述被我们忽略的虫子的世界。 这个世界很小,小得足够被我们忽略、遗忘,但跟我们一样,虫子也有着惊心动魄的生活。蚂蚁被一根落下的枯枝砸断了腰肢;烟管蜗牛想在夏日的午后谁上一个美美的午觉,却未能如愿;而千足虫卡在路缝里,即使有一千条腿也无济于事…… 在虫子的世界,一个水洼就是一片海洋,一片叶子就是一顶阳伞,一个鹅卵石就是一座岛屿,而一块路边的石板缝隙就可以成为一个尸横遍野的战场……它们从容执着,它们生生不息。它们就像是一面镜子,让我们照见了自己和自己的生活。
本书是《老照片》丛书2025年出版的 辑,总第159辑。《老照片》丛书的出版宗旨是“定格历史,收藏记忆,开创读图时代,观照百多年来人类的生存与和发展”,通过刊发有意思的老照片并辅以生动活泼的文字,以独特的视角回望百多年来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是可看、可读的历史读本。
这里不仅有四川的美丽风光,也有四川百姓生活、戏曲和民俗,精美的图片,配以简练的中英文字,勾勒出美丽的四川、独特的四川、不一样的四川。
本书收录孙绍谊教授生前在《文艺研究》发表的四篇论文。这些文章的论题从后人类主义到电影工业,从游戏研究到中国早期电影史,跨度不可谓不大,但细察之下,它们都贯穿着对范式转换时期的电影研究 往何处去 的自觉思考:一方面,自20世纪末起, 大理论 遭遇以波德维尔和卡罗尔为代表的美国电影研究者的抵制,电影研究出现向认知、实证和历史的转向,这种 后理论 语境成为一切 重建 尝试的出发点;另一方面,电影研究的对象早已不限于在影院放映的经典电影形态,不仅种种新的影像和观影实践带来 后电影 状况,作为一种强大的影像生成引擎的视频游戏,更使研究对象扩展为被 看 与被 玩 的,这些都极大挑战了现有观念和理论的适用性。
19世纪中期以后,随着与西方国家越来越密切的接触和摄影技术的普及,照相作为一种时尚逐渐走进了中国社会。在洋人的镜头中,贵族与平民,官府与市并,均被拍摄成一张张照片,为今天的人们留下了珍贵的历史画面。摄影术也因为其准确、真实的表现手段而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西洋镜里的皇朝晚景·第八辑:清末官员》选录的12帧晚清官员照片,出自清政府对官员的拍照存证——《王大臣宫弁亲兵照像》册,全部照片拍摄于19世纪80年代,是一部时代较早的官员影像档案。在本辑中,著名的洋务大臣盛宣怀尚是一名候补道员,还未被授予北洋水师提督的丁汝昌尚为直隶天津镇总兵,还有宋庆、左宝贵、叶志超等晚清名臣,这些几乎是被拍摄者人生的张照片,每一张都显得弥足珍贵。
《老照片》是一种陆续出版的丛书,现每两个月推出一辑。辟有“故时风物”“名人一瞬”“旧事重温”“私人相簿”等栏目。通过刊发有意思的老照片并辅以生动活泼的文字,以独特的视角回望百多年来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是可看、可读的历史读本。本辑《老照片》中披露了战地摄影记者张崇岫拍摄的抗美援朝战争影像、日本京都大学所藏的烟台老照片、20世纪20年代的老北京照片等,讲述了一家三代民兵的传奇故事,等等。
“少年艺术之旅丛书”精选古今中外绘画、雕塑、建筑、摄影、电影以及中国书法等艺术门类代表性的经典佳作,配以精要、浅近的评论,组成一个开放的书系。全套书图文并茂,形式新颖,缤纷万象,赏心悦目。少年读者从欣赏品味中,亲近艺术,拓展视野,陶冶性情,提高素质,体验阅读的快乐,培养创新的能力。 《外国摄影名作欣赏》集合了外国摄影家脍炙人口的精品。作者中有纯粹摄影的鼻祖,超现实摄影的先驱;也有以纪实摄影垂名的大师,以战争报道留世的名家。他们用光影语言定格人生社会,作品中蕴涵着形神合一的魅力。
《舞踊在光影的旋律中:后现代中外经典影视之魅》内容简介:伴随着票房的中兴《阿凡达》17天票房逼近十亿美元,成为部票房迅速突破19亿并一路到达27亿美元的影片。《让子弹飞》2011年2月10日的的纪录是7.24亿人民币),“现代电影”迅速成为占据娱乐版面与大众生活的重要话题。虽然《阿凡达》和《让子弹飞》一个说未来,一个说过去,但是给予笔者最深印象的仍然是四个字:“牛鬼蛇神”。死神兽、闪雷兽、锤头雷兽、蝰蛇狼、毒狼与《让子弹飞》里的三个各怀鬼胎的主人公,在视觉冲击与心理震撼的同时,也逼迫我们思考:如果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那个谈性色变、说弗洛伊德都还要躲躲闪闪的舆论空间,这样的电影,能够允许它们面世吗?
“可可西里”蒙语意为“美丽的少女”, 长江的主要源区之一。 位于青藏高原西北部。 可可西里无人区,是世界第,也是中国的一片无人区,也是最后一块保留着原始状态的自然之地。周围没屏障,地势高峻,平均海拔高度在5000米以上,这里气候寒冷,常年大风,风速可达20米/秒~28米/秒,年平均气温在-4℃度以下,最冷温度可达-40多度。由于空气稀薄,气压偏低,氧气稀薄,只有低海拔地区的一半,烧开水的沸点只有80多度。 这里气候恶劣,但是可可西里却是野生动物的天堂。野牦牛、藏羚羊、野驴、白唇鹿、棕熊……等青藏高原上特有的野生动物使这位少女更加妩媚动人。由于该地区是中国的一片无人区,受人类活动干扰较少,大部分地区仍保持着原始的自然状态。有资料显示,可可西里目前是中国动物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之一,拥有的野生动
人们总在抱怨“这个世界不够真实”,于是便有一批人在繁杂虚妄的世界里努力寻求最真实的画面:枪林弹雨中的战士,废墟弹坑里的百姓;直逼死亡的瞬间,奋力求生的眼神;声势浩大的灾难,排山倒海的难民;政治巨头的风光,残忍冷酷的刺杀;鲜血淋漓的意外,尸横遍野的枪杀;无法抵御的疾病,无助失望的眼泪……当这些真实摆在人们面前时,人们却失去了接受和直面的勇气。 悲观似乎成了这些照片的主题,尤其是那触目惊心的死亡。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关于死亡的新闻照片开始频繁出现。“坏消息,好新闻”,没有比死亡更坏的消息,没有比死亡更有价值的新闻。于是,死亡以及等待死亡获得了更多的关注。 然而,这里除了死亡还有更值得关注的事情,那就是生存的力量和人性的光辉。照片所呈现出的不仅仅是那一个人物、一种表情、一场灾难
本书是姥爷和孙子两人合作的一本摄影集。这是爷孙俩从历时十多年间拍摄的20多万张中,挑选出的近200张关于老街老宅老百姓的照片。他们的足迹遍及苏州、南京、上海、广州等地。从这些照片里我们看到苏州寒山寺旁边的大运河岸边的老街,看到了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在苏州的老家,看到了南京老城南评事街的变迁,看到了广州西关大屋仍然保持了百年前的模样,看到了上海北外滩新旧建筑的对照……从这些照片里,我们更直观地看到了苏州水乡的小巷深处,看到那里的老街、老房子、老物件。他们用角度独特的拍摄手法,记录城市新旧更迭大潮下人民生活的真实画卷。
在摄影大师系列中,我们为的供稿摄影师的精湛技艺而喝彩。“是哪些品质造就了美国《国家地理》杰出摄影师?”作为杂志摄影部主任,我比其他人更为频繁地被人问到这个问题。尽管每一位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摄影大师都有着自己的招牌风格,但他们都具有这些重要品质:远见、正直、激情。 要观察某一场景并运用智慧将其关联起来,最终拍摄出真实的照片,需要非凡的才能。相机如同乐器,只是“演奏”时没有乐谱而已。 摄影师要讲好故事,把故事串起来,需要眼光敏锐、应变才行,而不仅仅是拍摄出令人惊叹的一幅幅单独的照片。秀的摄影师能够捕捉到故事的多重层次,传达其他平面媒体很难实现的深度和情境。 美国《国家地理》的核心理念是激发和教育读者了解世界,传达内容是我们的目标:一些作品虽然艺术水准很高,内容却含糊不清,这种情
在本书中,你所能看到的正是这些摄影史上杰出的摄影家们在一个多世纪以来探索的结果,在这些照片中,我们可以通过身体的表达限度地感觉到各个时代的无意识,领会时代的内在精神。我们还可以看到,即使是最的探索,也拥有与之相关的时代背景和思想推动力。身体的故事就是一部人类自我探索和自我解放的故事,这在摄影的表现中也绝不例外。《黑镜头》之《身体的故事》收集的正是100多年来的摄影大师们的思想艺术杰作,通过他们在不同时期对身体的多元化阐释,勾勒出一个世纪以来人类对自身的认识发展历程。
摄影不是数学,没有什么必须遵循的公式,她是一个情感的产物,有情有爱就有照片。本书并不是一本传统的摄影教程,作为蜂鸟网人像版一位女版主,小寒在书中没有涉及太多的理论,而是用朋友聊天的口吻带出了她从事人像摄影这些年的心得体会,分享一些镜头下的喜怒哀乐。摄影的意义在于留住美好的印记,小寒用镜头记录下女孩儿们的青春容颜,这既是她这些年摄影成果的分享,也是属于她拍过的女孩儿们的匆匆那年。
本书作者曾应邀出席5大洲30多个诗歌节,纽约、巴黎、剑桥、法兰克福、墨西哥城、利马、内罗毕、乞力马扎罗等城市都举办过他的个人诗歌朗诵会。作者边行边摄,游历了100多个国家,也留下了颇多摄影作品。有别于专业摄影家,作者记录的照片颇具平易近人的人文味道。2008年,作者在深圳举办摄影展,迄今已逾10场。本书是他的部摄影集,收入过去17年间的人物、风景和抽象作品150余幅,并配有大量行摄文字,记录摁下快门那一刹那的所思所想。
这是一本关于特写摄影的专业技法类图书,包括近距、微距和显微摄影三个领域。作者从适用于特写摄影的器材谈起,对画面构成和设计基础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和分析,最后运用精美的照片范例对前述内容进行展示和说明。本书内容生动翔实,同时具有对专业摄影和自然科普的双重指导意义。值得一提的是,本书从始至终体现着一种尊重自然与生命的理念,更显示出作为生物学家的阿诺德·威尔逊的独特魅力。
莫扎特的第40号交响曲,G小调,K550,作于1788年。这是莫扎特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创作的三部最伟大的交响曲之一。这部作品含情脉脉,抒情而又略带伤感。它包括四个乐章:1.极快的快板。在中提琴激动不安的伴奏音型上,小提琴演奏一个悸动的正主题。休止后,优雅的第二主题用大调穿过乐队蜿蜒而下,整个乐章由这两个主题生化而出。展开段开始时,和声转入遥远而格格不入的调性,正主题先发展成旋律模进,然后进入对位风格。这个乐章的第二主题带有忧郁的悲伤。2.行板。还是追求洛可可式的装饰,这个慢乐章中有一个不安的一直在搏动的因素,它同样隐含着忧郁。3.小步舞曲,小快板,这个乐章中的小步舞曲多少有些粗犷,节奏感很强,中间部分有一个小小的三声中段,充满明媚的阳光。4.极快板,这个快速的末乐章充满狂热的幽默,其主题多少有些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