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杂志2019年和2020年合订本是二年二十四期合集,《书法》杂志在书法界具有广泛影响,是书法专业权威期刊,对书法艺术的普及与提高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该合集内容包括古代书法经典、专题研究、名家札记、书法史料、书法篆刻课堂、书坛新闻等丰富内容,古今贯通,欣赏与学习兼适。
《汉字手写体(增补本)》的手写体是选用日常通用的易写的行书和易识的草书,加以分析后,找出它们组成的基本部分,在熟练基本部分之后,再相互拼合。这样,通过短期的练习,可以提高书写速度。 汉字是由上、左、中、右、下等几个部分组成的,基本部分运用在不同的部位上,有许多是会有变化的,其应用在笔画越多的字中,会变得越简单,甚至省掉。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被誉为“高的艺术”。书法是文字艺术。文字是文明的标志,文字艺术是文明的奇葩。汉字始,书法始。中华民族个用线条表示汉字意思的人,就是中国书法史上位书法家。 书法是时间的艺术,空间的艺术,运动的艺术。我们透过书法的线条表象,窥探种种不同的生命运动和心灵轨迹。书法史,实际上就是运动史、生命史,更是一个民族的心灵史。 本书论述了自上古至清末数千年中国书法的发展,并以其特有轨迹进行历史分期:混沌萌生(史前至夏);浑然入序(商至西汉);求度追韵(东汉至南北朝);崇规隆法(隋唐五代);尚意宣情(宋至明中);抒性扬理(明中至清)。全书书法流派传承线索清晰,书法理论阐释与艺术鉴赏并重,作者的个人见解则穿插于广征博引和美学追问之中。 《中国古代书法史》是一部中国人
《欧体楷书100讲》从欧体书法的艺术特色、笔法特征及结构布势等多方面进行分解讲析。每讲突出一个主题,同时还对例字作临习提示和欣赏分析,循序渐进,形象生动。善之先生通过自身对书法的理解,把抽象的书法理论和古老的中国书法,以生活化的言辞,生动直观地展示在学书者的面前,通俗明了,不少内容不乏精辟独到之处。相信您通过这100讲的学习,定能对欧体楷书的艺术风格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书法是Z具有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传统艺术,该书运用西方相融合的学术立场,对传统书法创作与观念进行了梳理和反思,拟用一种新思维对之进行阐释和推广,庶几引发大众的思考与关注,并进而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书法艺术概论》上、下两编:上编为书法基础理论,分为穴章,具体内容包括再现与表现、用笔与结字、章法与布白、风格与流派、书家与书作和创作与审美,作者认为这些系列性范畴能够涵盖书法作为“艺术”的基本问题,同时也符合经典文艺学概论关于作品与世界、与艺术家、与欣赏者这些基本坐标式的学科结构共识,以备接受文艺美学的学科性检测;下编为书法审美历程,该编分为十章,梳理从史前到近现代,书法发展进程中不同阶段艺术创作的风格特征和艺术审美观念,作者认为这是一个中国书法发展史的简明纲要,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个宏观
《楷书章法与创作》是作者学习楷书37年艰难路程的总结,他由唐楷入手,再到北碑、墓志,至今学习不辍。从2003年春开始,用了3年多的时间,把对楷书的理解、认识以及深入的过程,以图文对比的形式,分析古人。解剖自己。形成此书。展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处理楷书章法和创作的思路。
本书在广泛占有战国楚简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书法学、文字学、文献学、考古学、历史学等多个学科的相关知识,利用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图像、表格加文字的形式,对楚简书法的笔法系统、结构法则、时代风尚、地域特点和书手的个性风格等进行具体而微的分析研究,进而阐明楚简书风兴盛的原因及其对秦汉隶书和草书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作者认为,楚地巫、道之风盛行,大篆金文解体加速,促使楚简书法在战国五系文字书法中形成了华藻奇诡、浪漫多姿的独特面貌。本书呈现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我们纠正先秦书法局限于铭刻文字而无墨迹的片面认识,同进也将为楚简书法创造性转换提供鲜活的参考范例和学理依据。
《上元雅集:第六届友谊奖书法展作品集》收入了“第六届友谊奖书法展”作品七十余幅。并附有每个书法家的照片和艺术简介。本书晋有“兰亭”、宋有“西园”、元有“玉山”,诸多雅集,无不通过吟诗挥毫、写诗作文、品茶寻韵,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而今,“上元雅集”以传承篆书艺术为主旨,由书法家王友谊先生倡导发起。从2009年始,已成功举办五届,在中国书坛享有“篆书盛会”美誉。
“艺文丛刊”是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开发的一套丛书,主要收罗历史上各种好玩有趣,精巧别致的“小书”“闲书”,内容涉及文学、艺术、生活、美食、鉴赏、掌故等,目前已经出了三辑。《寒山帚谈/艺文丛刊》是第四辑中的一种,内容为赵宧光谈论书法的专著。上卷分为权舆、格调、力学、临仿,下卷分为用才、评鉴、法书、了义。另外《拾遗》一卷,阐发未尽之意,各注某条补篇某字。《附录》则包括金石林、甲乙表及诸论。曰“帚谈”者,取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