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与古代诗歌是中华民族的珍贵遗产,有极高的美学价值,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书写和欣赏诗书含璧的作品,能使人获得双重的美感享受。 《名碑名帖集字:隶书集唐诗》是根据人们学习和欣赏的需要编写的。隶书笔画雄健,字形方正扁平,活泼舒展,整齐美观,庄重大方,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名碑名帖集字:隶书集唐诗》选诗四十五首,诗与书法结合,按诗的内容集字,有简化字对照。后附文介绍《乙瑛碑》的用笔,结字与艺术特色。此碑笔画起收清晰,结体规整,便于临摹。
《快雪时晴帖》,东晋王羲之撰,行书,纸本墨迹,纵23厘米,横14.8厘米,4行,28字。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该帖是一封书札,作者在大雪初晴时心情愉快,写信告诉朋友他的近况。书法“圆劲古雅,意致优闲逸裕,味之深不可测”,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
本册类编篆书选用了大篆、小篆合编的方式,以便利于常用篆书的查找对照。前一部分是古朴端庄的大篆,后一部分是规整修长的小篆。大篆是相对小篆而言的叫法,出于对先人的尊重,秦小篆以前的文字即被称为大篆。大篆字体多见于青铜器上,故亦可依据文字的载体称作金文。中国古代把青铜称为金,众所周知,青铜器的代表器物是钟和鼎,故其上铸刻的铭文亦可称作钟鼎文。我们所选的四篇铭文,都是西周金文的代表之作。《大盂鼎》是西周早期金文的典型,整体面貌浑然大气,行款茂密、用笔方正。《毛公鼎》《虢季子白盘》《散氏盘》是西周晚期的金文名篇。《毛公鼎》是四篇铭文中字数最多者,圆劲宏壮,显示着贵族的豪气;《虢季子白盘》疏朗整洁,不露锋芒地展示自己的风格;《散氏盘》凝重中蕴含着草率,生动欹侧,耐人寻味。《说文解字》以
中国书法与古代诗歌是中华民族的珍贵遗产,有极高的美学价值,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书写和欣赏诗书合璧的作品,能使人获得双重的美感享受。 苏轼(一零三七年-一一零一年)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其书法用笔丰膄,笔力劲健,肥而有骨,发笔时露锋芒,动笔自由流畅。结体欹侧紧密,体势雄伟,笔意豪放,姿态百出。正如其概括的:《出新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苏轼是富于创新的书法大家,艺术风格也是多样的。《归去来兮辞》笔画秀劲,粗细对比鲜明,结字端庄。《答谢民师论文帖》书法与文学主张辉映,通篇一气呵成,有不可止遏之势。《天际乌云帖》是学习颜体又有创新的典范。苏轼喜临床颜体,爱其字,敬其人。苏轼认为颜体既有清雄之势,又有丰实朴拙的内涵。《黄州寒食诗帖》章法精绝,被誉为《兰亭序》《祭侄稿》之
远古蒙昧时期的中国、古埃及、古希腊以及印地安人穴居的山洞,都出现笔画刀刻的纹样图案,而这种图案进而衍变为象形意趣的图画文字,则只有中国了。自此,汉字走向艺术,开始它的蹒跚起步。 悠悠岁月,茫茫艺海,书法的发展如同浩浩长江,时而奔腾,时而倘佯,时而击浊,时而扬清。其间经历甲骨文、钟鼎大篆、小篆、古隶、汉隶、草、行、楷的繁衍。至此,诸体咸备,众美俱臻矣。每个历史时期,书家都创造自己时代的书艺辉煌,涌现灿如群星的书法家。大浪淘沙,经过两千年的洗礼,仍能彪炳史册的书家,也就可以数得出来。 魏之钟繇、晋之王义之、王献之;唐之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李邕、张旭、怀素、颜真卿、柳公权;宋之苏轼、黄山谷、米芾、蔡襄;元之赵孟俯:明之祝枝山、董其昌;清之王铎、石涛、傅山、郑燮、何绍基、刘塘,等
书法艺术在我国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它是我国人民用以表达自己精神感受的一种特有的艺术形式。它的发展与创新,不仅在于历代书家的刻苦临写,他所著《书谱》一书,千余年来一直被视为书家之作。 孙过庭(648——703),字虔礼,其籍贯有二说:一说陈留(今河南开封)人;一说富阳(今杭州西南部)人。一般均称富阳人,可是他自称吴郡(今江苏苏州)人。陈子昂为其作墓志铭,谓过庭“四十见君,遭谗慝之议。”他是唐高宗、武则天时人,官右卫胄曹参军、率府录事参军。擅长书法和书法理论,他博雅能文章,真行草书尤工。草书师法“二王”。“工于用笔,俊拔刚断”(《书断》),如“丹崖绝壑,笔势坚劲”(唐韦续《续书品》)。以草书擅名,尤妙于用笔,隽拔刚折,尚异好奇。他又善于临摹古帖,往往真赝不易分辨。 《书谱》是唐·孙过
《千字文》乃古代名文。自南北朝以来,书写者不乏名家,智永、怀素、欧阳询、赵孟頫等皆有墨迹传世。为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进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展现当代名家的书法艺术,出版了《当代名家书千字文》丛书,《沈鹏行草书千字文》为其中之一册。\\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