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电影学院美术学院人才培养以服务电影艺术创作研究为主体,由造型艺术与科技深度融合形成,具有跨领域的多元知识结构体系。在近60年的发展建设中,强调“多元互动、和而不同”的学术思想,逐渐形成了自身的鲜明特色,并紧随时代发展与科技进步,探索建立起了电影与造型艺术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见微知著”地体现出了以国家精神、文化艺术为根基,紧密依托电影艺术,广泛融合新观念、新媒介、新技术,积极面向中国社会文化高速发展带来的新现实、新任务、新机遇,实现从社会现实要素采集到艺术性创作转换与提升的发展趋势。
《什么是动画》从动画本体、中国动画以及动画文化和教育等三个方面对动画艺术进行了相对全面和深入的探讨。其中对动画本体的构成、数字技术与动画的关系等动画本体理论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了全新的见解。对中国动画理论研究的得失、中国动画的表演、剪纸动画与水墨动画等传统问题也能从历史开掘翻出新意。对美国动画、欧洲动画、日本动画的部分作品亦能从社会文化、政治、教育等不同角度进行阐释。首次梳理、辨析了教育动画的理念及其范畴。《什么是动画》视野开阔,学养深厚,呈现了中国动画理论研究的新水准,是我国动画理论、史论研究者和相关学习者之参考书。
从小众爱好到如今几乎所有人都习惯只带一部手机就出门旅拍,手机摄影如坐火箭一般飞速发展。本书作者基于自己多年来带着手机旅拍四方的经历,系统地整理出了一套极具实操性的“手机旅拍技能储备库”。并且在此基础上,思考与探索将旅行中所收获的“知识”升级为“见识”的方法。 虽然书名是《带着手机去旅行》,但本书并非只专注于讲旅拍。作者以手机摄影讲师的视角,深度洞察用户的核心需求,并基于此展望行业未来。同时,还以一个自媒体人的视角,总结了一套“以手机影像为原点”的个人品牌及产品打造方法。对于想要通过社交媒体打造个人名片的人来说,也具有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