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先生没有大红大紫过,没有呼风唤雨过,没有过高级职务。他的这些特点对于一个传记作者的工作来说,是有困难的。但对于中国传统音乐学来说,对于立志于创建中国音乐教育体系的中国音乐学院来说,董先生却与他的同时代人一起走过了一条不平坦的路,他的每一个足印,都踩在中国踏实的土地上,引发他的后继者们思考。我为《咬定青山:董维松传统音乐研究之旅》起了名字,但董先生希望用郑板桥名句“咬定青山不放松”做书名。他意识要“咬”,他“咬”的“青山”当然是“传统”。而“定”是个恒久的过程。早年,年轻的董先生长期把女儿丢给乡下岳母,当孩子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回到城里,董先生一次抱自己的女儿,让她叫“爸爸”的时候,孩子本能地“咬”了董先生一口,她“咬”的是一个“陌生”的男人。那么这个“陌生人”“咬”着什么?
诗是纯粹的声音。诗人倾听的是自己的内心。诗人借助语言而漫游,诗人又用语言建筑自己的家园。向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丝丝拂面。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宋)张孝祥寒光亭下水如天,飞起沙鸥一片。
《基本乐理教程习题解析》完全按照教学需要编排,内容由浅入深、前后照应。将丰富多样化的大量习题进行详细解析,所有习题都有解题提示与解题方法、步骤,且附有答案,实用性强,适合不同层次的读者自学。能够真正解决学习者在乐理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基本乐理教程习题解析》优势在于配有成套的《基本乐理教程》和《基本乐理教程练习册》(思考题以填空形式出现不用再买五线谱本,使用方便)。
《西方音乐史略》共分六章,内容包括古代和中世纪的西方音乐、文艺复兴以后的一百年、从启蒙运动到贝多芬、十九世纪前及中期的欧洲音乐、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欧洲音乐、二十世纪音乐概观。书后附录有十九世纪前欧洲音乐发展主要线索图示、十九世纪欧洲主要作曲家年表、二十世纪欧洲主要作曲家年表,可供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