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徳·克莱徳曼的钢琴曲音乐优美,充满省略的触键产生的音韵响亮并富有弹性,但他的表现方法又十分朴素,微妙的触键之下并未让人感觉到修饰,而是直接表现了感情。如此的结合,形成了一股清新的力量,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中期的中国,掀起了通俗钢琴的热潮。理查徳·克莱徳曼的许多钢琴曲目,一度成为我们欣赏的时尚。《理查德·克莱德曼中外经典钢琴曲》收集了一些大家熟悉的曲目,如乡愁、爱的协奏曲、献给爱丽丝、天鹅、小夜曲、欢乐颂、林中漫步、渔光曲等。《理查德·克莱德曼中外经典钢琴曲》以五线谱的形式呈现,供钢琴弹奏者做弹奏参考。
布格穆勒一生写了许多钢琴练习曲,其中《25首钢琴简易练习曲》为常用,这些曲子中音程不超过八度,很适合手小的儿童弹奏。
C小调,第三号钢琴协奏曲,本曲是贝多芬最早发挥其创作潜力的作品, 而他本人对此曲也充满自信。与贝多芬以前的作品相比,此曲的管弦乐部分已逐渐具有交响曲的韵味,主奏钢琴也能发挥出钢琴本身独特的风格,这两者浑然融合,构成宏伟的协奏曲。在这首作品中,他以往的钢琴协奏曲里的柔弱、单薄已荡然无存,全曲洋溢着年青力壮的粗犷男性的作风。这首《第三号钢琴协奏曲》,显示出贝多芬的作曲手法已"更上一层楼"。而贝多芬的交响曲世界,也因此而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本书以海顿作品全集的原始文本为基础,由卡尔·佩斯勒编订。 海顿晚期的钢琴作品已经涉及早期的槌式钢琴,他相当认真仔细地记写了这些作品。我们应当从中去领悟这位大师有关演奏他这些作品的想法。本编者就是根据这一精神,对流传的表演记号作了的补充。 海顿本人标写的和海顿在世时各种版本标写的记号,用大的或粗的字体印剧,而本版编者补充的记号则用小的或细的字体印剧。为便于阅读,许多长倚音仍然写出。倚音音符用^或者γ标记,这两个记号在本版中作此用。凡同一倚音有不同奏法时,将在脚注中注明原始记法。一些值得注意、但是在后来各种版本中出现的速度记号和装饰音,用方括号括起,而本编者所加的少量补充则用圆括号括起。
《布格缪勒钢琴练习曲合集:作品100 109 105(附指导说明)》是继前次出版的《钢琴指导讲座(1)拜厄》之后,为教师及母亲们出版的 指导用布格缪勒 在初级阶段的教学中,教师给予学生的指导往往非常艰深,例如:在教学逐渐深入时,教师甚至忘记对方是刚刚入门的学生,便提出难度较大的要求;与此相反,有的问题教师认为极其简单,交待一句就能解决,因而没有给以指导,结果学生的进度不够理想,使教师及学生都焦躁起来。在初级阶段的教学中,最重要的事是:教师要尽早看清学生的长处及短处,并要恰如其分的发挥他们的长处,尽快的克服他们的短处。否则,有的学生会由于上述简单的原因而停步不前,并对钢琴产生厌倦情绪。
《爱从零开始——流行钢琴》中的钢琴谱和文字完全由流行钢琴网众多网友创作,这也是本由音乐网站和出版音乐图书的出版社合作出版的图书,对我们流行钢琴网而言,无疑具有非常大的象征意义。
“我的套经典钢琴曲”系列教程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编校、修订,先推出了该系列教程的前5本,分别为《巴赫初级钢琴曲集》《车尔尼钢琴初级练习作品599》《车尔尼钢琴快速练习作品849》《哈农钢琴练指法》《拜厄钢琴基本教程》。 “我的套经典钢琴曲”系列教程采用240mm×310mm的大开本,目前也是市面上所有版本中开本的,并且音符也比一般琴谱中的音符偏大。其超大开本、超大音符的设计配以更为优质的纸张更符合儿童的阅读习惯,有利于儿童的视力发展,让儿童看谱更轻松,同时也可防止成年人的视觉疲劳,不但预防近视,并且更舒适,能够有效提高弹奏效率。 “我的套经典钢琴曲”系列教程的装帧设计采用打孔式装帧,笔记本活页式的装帧设计在西方国家已经被普遍采用(特别是在音乐领域),由于乐谱自身具有特殊性,一般都需要平放在谱
《钢琴启蒙40周年: 教学辅导手册》的写作单位细化到周,启蒙阶段40周。每周的教学时间是1课时。具体的学习由两个部分构成:一是老师授课40-50分钟/人;二是孩子课后练习6-8小时。肩蒙阶段学习的课后练习不很多,但无论如何每天不能少于40分钟,过小的孩子可以分两次完成。学习效率高的孩子练习时间可以少一些。效率高低要根据回课质量与练习时间作综合判断。钢琴学习坚持每天练习,难得隔日亦可。如果工作日学习时间很紧,想在周末多练,平时少练一些,也是可以的,但每天不能少于30分钟。
《柴科夫斯基少年钢琴曲集》选编了《那不勒斯歌曲》、《俄罗斯歌曲》、《小骑士》、《木偶兵进行曲》、《洋娃娃的葬礼》、《手风琴所奏的音乐》等二十四首柴科夫斯基少年钢琴曲。曲集中每一页都将向那些的弹琴自娱的人们展现出新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