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选用音乐模型的一致性和这两首协奏曲创作速度之快都解释了为什么它们之间有很多共通点。每一首都有三个乐章:第壹乐章(在f小调中,是“庄严的”,在e小调中,则是“庄严的快板”)按上述所说的协奏曲的传统方式来书写——即乐队齐奏与钢琴独奏交替出现。虽然钢琴独奏部分,围绕主题的插部材料并没有很多的炫技,而是富于表现性。慢乐章的旋律结构和伴奏手法都与他的夜曲创作不谋而合:f小调里的“小广板”是一个三部曲式,其核心部分有一个特别有趣的宣叙调,而《e小调协奏曲》的浪漫曲(同样也是小广板)的结构更加复杂也更加规整,主题的三次陈述期间散布着其他的音乐材料。
唐坤娜、谭天红主编的《奇妙的调性(2钢琴四 手联弹12首)》这本曲集包括12首根据中外名曲改编 的四手联弹作品。其中既有根据巴赫、莫扎特、圣- 桑、罗西尼、约翰·施特劳斯、皮亚佐拉这样的大师 、名家作品改编的乐曲,又有《杨柳青》、《包楞调 》、《金蛇狂舞》等根据中国民歌和民间乐曲改编的 乐曲。可谓内容生动而多样,题材范围丰富而宽泛。
本套曲谱的搜集与整理力求以钢琴艺术史为线,历代大师的名作为着眼点,大众喜闻乐见为参考,精挑细选。共分为两册,其中《古典作品珍藏本》主要选取从巴洛克时期一直到20世纪中叶两百多年间,世界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所创作的代表性、最有影响力的钢琴作品。 介绍秀的钢琴演奏大师,推荐最有珍藏价值的唱片版本,并随书附送一张精品CD唱片,极富收藏价值。
《中国钢琴独奏作品百年经典(1913年-2013年)》收录104首中国钢琴原创经典作品,并邀请四十余位钢琴演奏家重新录音制成配套CD。以书配碟形式把中国钢琴音乐创作一百年来的发展过程,按不同时期整理出一个基本阵容,将比较清晰的历史概貌呈现于广大读者面前,以更加有效的方式向海内外大力介绍中国钢琴的精品力作,积极推广中国钢琴音乐文化。此项目已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列为“十二五”重点规划。
巴赫编著的《巴赫小前奏曲与赋格(中外文对照)》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其价值远远超过一般的“乐谱”。该版本提供了最忠实于作者原来意图的谱子,有助于澄清由于传言和虚构造成对经典作品的大量歪曲误解,用详实可靠的考据为风格这个表演艺术中最复杂困难的领域贡献了全面深刻的见解,对许多演奏细节一方面强调了历史和传统的真实性,同时也给“现代解释”和个性风格留有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