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独特细腻、轻松诙谐的笔法,以本能、行为和反思这三个设计的不同维度为基础,阐述了情感在设计中所处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深入地分析了如何将情感效果融入产品的设计中,可解决长期以来困扰设计工作人员的问题——物品的可用性与美感之间的矛盾,也就是说,好用的东西一般都是难看的。本书堪称设计心理学的经典力作。 本书列举了非常丰富且新颖的事例,从日常家用电器到电脑,从个人网站到电子邮件,从计算机游戏到电影,从现代通信工具,如手机,到机器人,覆盖范围非常广泛,因而正如本书最后所指出的一样,我们都是设计师,每个人的工作和生活实际上都在与设计打交道。 本书对所有从事设计和心理学研究的人们均会有所启发,特别是软件设计人员和工业设计人员。
美术是心灵,是跃动着生命,是人类对世界、对宇宙的理解与诠释,是倾注心血塑造出的物化的灵魂! 美术是大自然的赐予,是本原物质给予人的一种无尽的资源,是天下地、天与人和谐的产物。 美术史因此是博大的,是神圣的,是跳动着人的脉搏、印刻上历史脚印的史书。同时它还是斑斓的,其他史书无法与它的多彩相比。我们赞美,我们讴歌,我们重新审视美术史——浸润大地浮汁,凝聚日月精华的永不停歇,永远向前奔腾的美术长河! 设计是人类观念更新的结果,是创造性活动,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是观察世界的方法,是生存方式,甚至是生产力…… 设计更是一门学问,有着极为宽泛的含义,正如阿克在《设计研究的本质述评》中说到的:“设计像科学那样,与其说是一门学科,不如说是以共同的学术途径,共同的语言体系和共同的程序,予以统
本书收入罗复堪先生之著述《书法论略》《论书示门人六十首》两种,较为全面地展示了其在书法领域的思考论见。《书法论略》一书,以“概说”始,勾勒文字书法之发展源流,寥寥数语,立意便高。其下数章分论“行书”“
《设计博物馆》是英国伦敦设计博物馆的官方指南,囊括了从阿尔瓦?阿尔托(Alvar Aalto)到马尔克?扎努索(Marco Zanuso)等全球领先设计创新大师和他们的开创性作品。本书涵盖了建筑、工业、产品、平面、数字与视频游戏等各个设计领域,深入分析设计风格及运动流派之间的传承演变。《设计博物馆》从A—Z对设计与设计师进行排序,以时间为序排列设计运动与风格,收录大量设计词条,并提供了完整的时间线索,这是现代设计谱系的呈现,将成为激发设计灵感的重要资料库。
创意总监、美术指导和广告文案是我们这个时代了不起的艺术家和思考者。基于他们影响文化的力度和广度,让我们一起近距离看一看广告行业里的精英们是如何创作的。了解高明的广告活动背后的创作者并观察他们如何寻找创意的图示,或许能对你有所启发。 这本本书由W·格兰·格瑞芬和黛博拉·莫里林著,丁婷译。在这里,我们收录了许多广告公司的杰出作品,博采众长。这些公司包括李岱艾公司、丘比特画室、Wieden Kennedy公司、McGarryBowen公司、麦肯- 艾瑞克森公司、奥美公司、CarmichaelLynch公司和72 and Sunny公司等。 本书适合广告行业工作人员阅读。
构图是影响视觉的关键因素。《构图至上》共分8章,从摄影构图的一般规律开始,由浅入深地介绍了摄影构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详细讲述了构图的造型因素、构图元素、光线对构图的影响、利用电脑后期的二次构图等。按摄影的门类重点对风光摄影和小品摄影的构图做了细致讲解。全书的特色还在于重视对构图观察和拍摄实践方面的思维引导、训练和练习。全书内容凝聚了作者30多年来对摄影构图的理解和宝贵的拍摄经验,汇集了500余张精彩的摄影作品和范图,尤其是风光摄影作品有很高的技术和审美水准,这都给予读者高起点、有价值的视觉学习体验。 《构图至上》适合摄影爱好者、大中院校摄影系学生阅读学习,对初学者尤其有帮助。
“现代主义的原型、便利生活的创造者”,这是对有着悠久设计历史和优良工艺传统的“德意志制造”的经典概括。姑且不论莱卡、西门子、大众、博世、博朗、阿迪达斯这些耳熟能详的品牌,即使一支铅笔、一把餐勺、一提菜篮,也都彰显着其细腻的心思、独到的创意与恒久的品质。《德意志制造(第2版)》秉承了“MadeinGermany”的精神,融设计、建筑、旅行、生活于一身,用“艺术、理性、感性、居家、建筑”五个主题词把德意志的设计之美、工艺之精、建筑格调传达得妙肖毕至。耳濡目染间,不单能会味其设计制造的成功之道,更能深悉品质生活的精髓所在。
通过这本书,我对以往的50 件作品进行了自我剖析,尝试着探寻每件作品背后的主宰思想是什么?作品表达了什么思想?在作品设计中,采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等等问题。 当然,每件作品背后都蕴藏着许多思想,无法一一用语言表达。即便如此,我还是努力在每一件作品中寻找其中心思想、外在表现或者是表达手法,并尝试用语言加以表达和阐述。 在此过程中,我也曾经因为某件作品的关键词数量较多而纠结。这时候,我通常先将其搁置,然后去研究其他作品。如果其他作品中也包含同样的关键词,那么就将此关键词也列入其中。完成所有分析工作之后,我发现50 件作品中的50 个设计修辞法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所有的修辞法都贯穿于每件作品设计的始终。 那么,设计作品的关键词到底是什么呢?是思想,是方法,也是作品的外在表现。于是,我将其命名为修
每种中国传统色,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 中国传统色,是古人观察山川日月、草木鱼虫记录下的风雅,也是融于生活的诗意。本书以散文小讲的形式,将中国历史上100种色彩的源流典故娓娓道来,重现古人的心灵意象。 “瓷秘”“霁红”“胭脂水”是晚唐、明、清所烧瓷器色,这是从器物传承中窥见的色彩;染蓝的蓝靛由菘蓝叶发酵而来,菘蓝既是色名,也蕴藏了古代染色工艺的巧思;“花是深红叶麴尘”“揉蓝衫子杏黄裙”,色彩是诗人眼中的风物……由中国传统色,见文化广博、人文风流。
当今的视觉传达设计作品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全球化的市场竞争越演越烈,所有的设计都以抓住人们的注意力为主要目的,而其中只有少数作品可以做到在抓住消费者的注意力的同时,抓住他们的心。这本年鉴就向大家展示了创意的此类设计理念和设计手法。这些获得红点奖的设计作品来自于世界各地,涉足的领域包括广告设计、CI设计、包装设计、多媒体设计、图书设计、海报设计等,展示了视觉传达设计行业的发展。
本书总结了平面设计中的常见问题、难点和常犯,并以不恰当的设计为例,通过设计案例修改前后的对比分析,简明直观地介绍了非常实用的设计原则、方法与技巧。书中按照文稿、布局、文字与字体、色彩、照片与插图等设计要素分类介绍,每章结尾附有自测题目,并提供范例与素材供读者参考,通俗易懂,简单易学,帮助初学者轻松掌握平面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做出不输给设计师的好设计。
《包装设计/21世纪全国普通高等院校美术·艺术设计“十三五”精品课程规划教材》阐述包装的概念、包装发展简史,包装的构成及形式,包装材料及其性能,包装设计的流程与构成方法,包装容器造型与结构设计,包装设计视觉元素及形式规律,包装设计与印刷工艺等内容。《包装设计/21世纪全国普通高等院校美术·艺术设计“十三五”精品课程规划教材》结构合理、内容翔实、案例经典、图文并茂、突出实用性,并且采用新颖统一的格式化体例设计。《包装设计/21世纪全国普通高等院校美术·艺术设计“十三五”精品课程规划教材》既适用于高校广告和艺术设计的教学,也可以作为广告企业和包装设计公司从业者的职业教育与岗位培训教材,对于广大社会自学者也是一本非常有益的参考读物。
本书以西文字体的基础知识和西文排版中的9个基础练习开篇,进一步讲解了西文排版的关键点,以及西文排版所必需的19个知识要点。细致讲解了设计师实践中经常遇到的名片、信纸、请柬和证书的西文排版,简要描述了广告与包装、导向标识系统、网络设计、产品设计和企业字体等各个设计领域中西文排版的运用,以及日西混排的问题、现状和未来。 作为日本著名西文活版印刷所“嘉瑞工房”主持人的高冈昌生,其父高冈重藏是该工房创始人井上嘉瑞唯一的弟子,几代人专攻西文活字印刷术,并藏有极多一流西文活字。最后一章高冈昌生娓娓道来自己是如何进入字体排印的世界,接受了“嘉瑞工房”的字体排印教育,并逐步掌握字体排印的技术、知识和历史,体会到字体排印是一份心意。这不是一本单纯讲解排版规则的书,更注重思考如何排版才能让读者舒适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