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模式解读:建构对社会和生态负责任的经济秩序》对德国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解读主要围绕主题:德国模式、德国模式的生态化和德国模式与制度创新。作者首先对政府干预和市场经济这两大经济学派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理论渊源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界定这两大经济学派对德国模式的影响。 接着,在论述以人、技术、自然三者互动关系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哲学的基础上,作者阐述了德国模式生态化的过程,揭示了德国经济模式走向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实现由经济、社会、生态三位一体的“生态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形成过程。 最后,作者阐述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德国模式所面临的危机与挑战以及德国政府采取的应对措施,并指出经济全球化对以主权国家为基础的发展模式在政府职能、经济职能、社会公正方面带来的的挑战。
2001年2月26-27日博鳌亚洲论坛成立大会在中国海南博鳌举行,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出席成立大会,向世界庄严承诺:作为东道国,中国政府将继续为论坛的健康发展提供支持。2010年论坛年会后,作者周文重于7月正式就任论坛秘书长。到任后,周文重经办的一个论坛活动是“上海世博会荣誉日”。《我的博鳌八年》是作者周文重作为博鳌论坛秘书长的八年的工作历程,以八个部分表现周文重任秘书长的八年中博鳌亚洲论坛年度议题,体现博鳌论坛的八年发展,以及国家的开放发展历程。分别为一部分,包容性发展提上议程;第二部分,聚焦亚洲发展,倡导团结合作、互利共赢;第三部分,探求亚洲共同发展之路,厘清革新、责任、合作三者如何互动;第四部分,呼应“一带一路”倡议,配合亚洲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投融资研讨;第五部分,积极倡导亚洲命运共同体意
“尔乔漫画”是一部关于西方近代艺术的书,包括《仿徨之旅》《呐喊之声》《弦中倒影》《雨中花园》《大师早安》《大象有形》六册。西方近代艺术颇多,本书只涉及文学、音乐、美术三门。人们对于艺术的理解有多种,关于艺术的著作也有多样:精美雅致的大型画册,长篇大论的艺术史著,深奥晦涩的专业论文,通俗易懂的演讲文稿……不同的形式,阐述并丰富着同一个主题。“尔乔漫画”是在这些形式之外的一种形式的图书。本书关注的是严肃苍茫的艺术史中的活生生的人艺术家,他们多是这样的人:生活阅历丰富,曾经遇到过许多现实矛盾,通过自己的思考,形成深刻的思想,并通过艺术作品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本书的编写,不是完全依于艺术史的框架,来一次强解人意的阐释,而是大胆取舍,遴选出西方近代艺术史上的典型作家、作品及其思想观点
《国家智库报告:“丝绸之路经济带”与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对接合作的问题与前景(英文版)》通过分析哈萨克斯坦“光明大道”新经济政策以及相关发展战略,可以看到中哈两国的对外政策、发展目标及实施战略存在高度契合,可以全方位进行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中哈两国合作和战略对接不会一帆风顺,需要克服很多困难。
本书自1996年由麻省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以来,已成为美国许多一流大学国际宏观经济学(国际金融学)研究生课程的主要教材或重要参考书。本收的创新之处在于引入了微观基础的跨期均衡分析方法。这种分析方法已经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国际宏观经济学领域许多具体问题的研究当中,并成为国际宏观经济学一种全新的主流分析方法,标志者新的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时代的开始。 该书可以作为宏观经济学(国际金融学)的研究生教材,也可以作为金融理论研究者的参考读物,对干进一步促进我国国际宏观经济学(国际金融学)研究生的教学,推动我国国际宏观经济学(国际金融学)理论和政策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2014年,是欧盟东扩10周年。欧盟10年东扩对中东欧新成员国和欧盟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周弘主编的《欧洲发展报告(2014版2013-2014欧盟东扩10年成就意义及影响)》深入分析了欧盟扩大所取得的成就、对自身和成员国的积极作用以及面对的问题和挑战;深入探讨了中欧光伏产品贸易争端、欧盟青年失业问题、欧洲银行业联盟建设、欧洲新能源发展、罗地亚转型、欧盟航空碳税实施的进展和未来动向,并从多个角度对欧盟的内政外交和30多个欧洲国家2013年的新变化进行了详细梳理和分析。
内蒙古自治区地处我国北方边陲,地域广阔,作为少数民族聚居的自治地区,其发展情况对于我国整体发展至关重要。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实施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以来,内蒙古抢抓机遇,开拓进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然而就整体而言,内蒙古经济发展仍然落后,社会事业发展水平低,经济发展不全面、不均衡,促进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任务紧迫。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1月考察内蒙古时,明确提出“守望相助”理念和“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的要求;2017年8月又为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题词“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指明了内蒙古新时代发展的前进方向。
自2005年中国与印度尼西亚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以来,双边关系发展迅速。印度尼西亚与中国经济互补性较强,双方拥有很多合作机会。农业一直在印度尼西亚经济结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与印度尼西亚在农业科技、农业产业投资和农产品贸易方面已经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印度尼西亚拥有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中国对印度尼西亚能源矿产领域的投资还将不断增强。随着投资的加大,中国企业应更全面地了解印度尼西亚的投资环境、投资政策、投资风险,以实现投资的合理性和降低风险。为了加强中印(尼)制造业产能合作,中国应发挥资金、技术优势,让中国的优势产能与印度尼西亚所缺产能进行有效整合。
以宏观史学视野,将现代化作为全球大转变的重要主题和内在逻辑,从整体上论述世界现代化发展的总趋势和近世中国的社会巨变,并对中国的现代化道路作了专题考察。《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增订本)》首次提出以生产力为社会发展中轴的一元多线历史发展观,并运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融理论与历史研究为一体,力图突破传统与西方的窠臼。《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增订本)》使用的是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本。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宏观审慎政策成为中央银行决策领域最重要的新动向,且越来越依靠宏观审慎政策实现金融稳定目标。危机的教训表明,常规货币政策工具试图实现金融稳定目标的局限性日益明显,迫使人们不得不深入反思现行各类经济政策、政策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负面影响。因此,新形式的干预和监管框架应用而生。现在,宏观审慎管理是现代宏观经济学中最重要的主题之一,因为这种监管方式有利于降低金融危机造成的不稳定风险和监管救助成本。由学术界和银行界的资深人士共同撰写的《宏观审慎政策与实践》,既提出了指引宏观审慎决策的理论方法,也吸收了各国宏观审慎政策决策的成功经验,更是首次深入分析了决策者、银行家和经济学家使用宏观审慎工具的情况,部分经验值得借鉴。
通过深入浅出的分析,乔尔?弗雷施曼所著的《基金会》一书回顾了整个20世纪美国慈善事业的历史和目标,并对慈善事业如何在21世纪更加有效地运作和实现公开透明提出了高见。弗雷施曼对慈善部门如何更好地自律提出了明智且具体的建议,并坚信基金会能为人道主义作出更为突出的贡献。这使得我们为之振奋,并愿意将其付诸实践。
对长期资本管理公司所做的一次大盘点:清晰、有趣而且信息丰富。特点是:叙述充满戏剧性;对金融世界的解析非常到位;所涉及的内容又非常复杂。在本书所描述的长期资本管理公司故事背后,潜藏着和数理、统计、社会情景相关的许多非常严肃的问题。最至关重要的是,本书描绘了一幅金融文化的群像图:控制着不同寻常的一大笔资金的,事实上是一群非常普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