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花是中国传统的手工艺品,它肇端于汉晋,发展于唐宋,极盛于明清,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北京绒花、南京绒花、扬州绒花及台湾缠花等诸多流派,各自有着自己的独特制作工艺与艺术魅力,产生了众多艺术大师和艺术佳作,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中的组成部分,并日益受到专家学者和社会大众越来越多的关注。本书是一本关于中国绒花的普及读物,此书稿分为“绒花概说”“绒花历史”“绒花的代表性传承人”“绒花的代表性作品”四部分,比较全面地介绍了绒花的形成与流传、绒花的制作与造型、绒花与绢花通草的渊源,重点介绍和分析了北京绒花、南京绒花、扬州绒花、台湾缠花的历史与艺术特征,以及各自的代表性传承人与代表性作品。
本书精选作者历年收藏的中外珍贵藏书票一百一十三枚,配以朴质、真诚的文字,按“寰宇一家”“书人一票”“我的最爱”三辑展开,从国人现存最早的藏书票,一直写到十二岁少女自制的藏书票;从马奈、马蒂斯、比亚兹莱、肯特、埃舍尔、麦绥莱勒等为人所熟悉的艺术家,一直说到网络中的藏书票创作。既讲述了方寸之间的故事,如怎样踏破铁鞋地只为求一票,与藏书票的因缘际会,等等;又说透了这一方小天地中所蕴含的艺术与文学的学问,并教会如何欣赏与看懂藏书票。作者自道:“没想到为了揭开藏书票的人文与艺术内容,反而买了更多的书,真是一辈子乐于为书所累。”这何尝不是爱书人的藏书票情结的一种写照?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初版于1901年,即清光绪二十七年。全书共四卷,选三千二百九十一个汉字,插图七百六十二幅。卷一所收汉字包括天文地理、自然现象、山川河岳等;卷二所收汉字涉及人事物性、乐器武器、花鸟鱼虫等;卷三,所收汉字为度量衡、日常生活、农业工业、虫豸动物等;卷四所收汉字属较抽象的人类活动和语言文字。本书作为有史以来部学校编纂的语文课本,可谓是近现代中华语文课本的典范,一路灿烂光华、自强不息。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用心观察,就能体会花草树木不可思议的奥妙说法。本书作者将花道与证严上人智慧法语有机融合,透过花材、花器、花型,呈现出“志玄虚漠”的意境,进而培养人文素养及审美观。由认识植物与天地物间的灵性互动,涵泳心性,领悟生命意义;透过与花草对话,虚心地领受与聆听花卉的语言,借以体悟人性的至真、至善、至美,并静思谛观,孕育自在、清雅、禅悦、法喜之灵性。盼望透过“静思语真善美花道”的课程,将智慧种子深植于学子的心田,进而点燃心灯,打开大门,启发爱心;并能学习尊重他人,关怀生命,疼惜大地,乐于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