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媒体层出不穷,却失于轻浮;传统媒介始终强势,所有人都说“内容为王”,做的却是“渠道为王”;进而“公关,广告第二”的论调纷纷扬扬。 史蒂夫·哈里森不为所动,坚持“内容为王”,强调“弹出广告”等打搅式营销手段依然有效。为此,本书深入阐述了消费者需求的“发现即解决”的道理,同时以众多经典案例演示如何“有效截断受众注意力、将之吸引过来”。本书着力将营销创意和广告创意区别,尤其对如何将无形的创意诉诸有形的文字、如何(由谁来写)撰写创意简报等创意难点做了重点阐发和例证。
本书是中国大陆广告界本实战书,于1996年出版发行,一时洛阳纸贵,全国。迄今为止,本书先后重印37次,对中国广告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广告人的”。 书中完整记录了叶茂中先生多年来的广告营销实战经验,从广告人到广告公司,从广告主到现代企业,从广告到营销,从本体到载体,全面讲述了广告业的营销与执行之道,尽显叶氏广告的真知灼见。 此次修订特别新增了从未披露过的广告秘籍近十万字。另有叶茂中先生从业22年来成功执行的“361°”“真功夫”“大红鹰”“红金龙”“柒牌”“雅客V9”“赶集网”等经典广告的营销策划方案,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深圳大学的广告学专业,是高校中开办得比较早的本科专业。在课程建设和培养模式上做过不少探索,取得了一些经验。早期大量的广告学教学材料,除了吸收唐忠朴先生主持编译的部分资料以外,大多就近取自港台出版物。后来有一些教师陆续出版过《现代广告营销》、《广告学》、《广告创意学》、《广告案例》、《广告效果测定》等教材。最近这几年,广告专业的教学改革有更加深入的推进。专业方向分为策略和设计两个主要分支,必修课程形成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协调搭配、分层递进的结构,实践教学平台大力投入,形成了课程实践、社会实践、专业实践、创新实践、毕业设计等五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教学方式开始打通市场、传媒、创意表现三个维度,准许学生大幅度跨系跨专业选修,在学生中积极鼓励创建各类工作室,与日本电通等跨国广告公司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