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任何一段历史都有它不可替代的独特性,可是,1978年—2008年的中国,却是最不可能重复的。在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里,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日渐瓦解了,一群小人物把中国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试验场,它在众目睽睽之下,以不可逆转的姿态向商业社会转轨。 本书为下卷,记载1993-2008年间的企业变革。 作者以写实的手法和犀利的风格,描绘了1993—2007年部分国企和民企在改革和崛起中的艰难历程。其中有柳传志、张瑞敏、王石、马云、吴仁宝等成功的典型,也有禹作敏、牟其中、姬长孔、沈太福等昙花一现的悲剧人物。本书采用编年体的写法,将1993年以来发生在中国大陆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大事作了全景式的描绘,其中有政府的决策,有高层领导的指示,有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更多的是企业界人士台前幕后的种种作为。许多事实经过作者生动的描写
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其核心正是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转向创新驱动的发展。 转型与创新已成为当下中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新经济、新行业中的独角兽企业蕴含着巨大的投资机遇,科创板的推出更为独角兽企业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新兴行业的技术驱动模式,决定了对其的投资思维必然有别于传统产业。要辨别该领域中的独角兽企业,技术捕捉能力与趋势嗅觉是考验资本方的重要因素。在注重投资成效的资本运作中,如何将医疗理念、互联网业态、工业思维等知识体系有效地纳入考量范围,亦是判断投资方服务能力的准绳。发掘新兴行业潜力和资本运作经验构成了金融机构的核心竞争力,而只有两者互补才能带来与企业契合的资本服务。
奇瑞,弱势品牌成功突围的典范,“中国创造”的标志性样板! 当来来往往的大街上出现越来越多的小车的时候,当越来越多的人在买车的时候将奇瑞品牌和众多进口品牌放到同一个层面上进行对比的时候,当欧美的汽车巨头们已经开始将奇瑞和丰田视为同一个级别的竞争对手的时候……你可能会疑惑,“世界工厂”中国真的能自己生产自主产权的汽车了吗?中国自主品牌的汽车已经发展到了怎样的程度?奇瑞能挑起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大任吗? 勿庸置疑,奇瑞以其创造性巨石砸中了世界汽车市场的眉心!从零起步的奇瑞在东方和西方都赢得了尊敬。中国自主汽车品牌奇瑞成了中国制造的突破性象征。而这本《奇瑞创造》就试图破译奇瑞标志性突破这一密码,这对“世界工厂”来说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 本书着重研究奇瑞的企业管理理念。通过对
本书包括:起步、亚洲的神话和现实、亚洲征服世界、世界征服亚洲、按规则办等内容。
据华为2015年发布的年报,华为营收3950亿元人民币,净利润369亿元,增速达30%以上。营收方面,腾讯1028亿、阿里943亿、百度663.8亿,整个BAT的总和才2634.8亿,而华为远超于BAT的总和。 可以说,中国的企业中,华为走得很远!任正非在短短29个年头里,创造了全球企业都未曾有的奇迹。现在,全世界都对华为感到害怕。没有华为,西伯利亚的居民就收不到信号;没有华为,非洲乞力马扎罗火山的登山客就无法发送SOS;就连我们到巴黎、伦敦、悉尼等地,下了飞机接通的信号,都得靠华为的基站提供服务;还有,8000米以上的珠峰,零下40℃的北极和南极,都遍布华为的足迹。 这29年,华为到底经历了什么,才能发展成今天这般庞大的商业帝国。本书将带着这一疑问,层层讲透华为从创立到现在,任正非所经历的每一个关键时刻和重要决定,听他讲怎么做企业,
作者在完成了《激荡三十年》后,溯源再上,亲笔力作《跌荡一百年》,此为下卷,重新梳理了1938~1977年的中国企业史和商业变革。作者按照编年体的形式记述了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战争胜利以后、解放战争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直至中国改革开放时期之前40年的中国商业史。作者试图在这些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探寻中国商业人物和企业的成长基因、精神素质以及发展脉搏。在悠长的历史宽度中如何审视中国的商业发展?在百年的中国进步史上,企业家阶层到底扮演了一个怎样的角色?
这是一本讲商业人物、商业掌故、商业中的人生体会的书,为什么会起名为《吃醋的人生》呢? 当我们吃惯了主菜、大菜的时候,会稍微来一点醋,调调味。商业也是一样,它有值得我们咀嚼和回味的另一面。用"吃醋"的心情来看那些端正的、高大上的商业故事,来对照过去我们不注意的一些商业定律、法则和规范,是一个很有意思、相映成趣的事情。
什么让中国平安在28年来能够持续发展,并赢得业界尊重?中国平安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中国平安是如何成长的?《平安,不单做保险——中国平安怎样走进世界500强》一书,试图从中国平安的国际范、中国平安与马明哲、中国平安的诞生、中国平安的发展、保险中国平安之基石、银行中国平安之枝干、投资中国平安之发展、中国平安互联网金融、中国平安的合作共赢、中国平安在竞争中强大、中国平安的企业文化、中国平安的社会责任等十二个方面对中国平安进行了解读,以了解中国平安在不断求新求变的道路上是怎么发展壮大的。
本书为您讲述韩国企业家教父级人物从白手起家,领导三星成就世界企业的商业智慧。 三星集团今天的成功要归因于李氏家放两代人的努力。李秉喆当年以白手起家打天下,被韩国同行誉为“创业之神”,是韩国经济复兴的实业派代表,他的创业使三星公司具备一个世界企业的雏形。现任三星总裁李健熙在遇到困难之时,时常参照本书寻找突破口,李秉喆的智慧在21世纪的今天也毫不逊色,仍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中国民营如何突破目前成长困境,做强做大,成为百年长寿公司?建立国际品牌?本书会令中国的企业家豁然开朗。 打开本书吧,您会学到经营企业的真谛! 决定企业方向的首要条件是什么?是市场性、资金、技术还是机制? 总经理最核心的工作是什么? 怎样为企业选拨合适的人才? 360行,哪一行可以做状元? 如何
美国头号连锁零售公司诺得斯特罗姆公司以一种全新的、未曾有过的方式尽力为顾客服务,使得全美,直至世界各地的顾客同他们保持一种长期亲密的联系。 书中以写实的手法描述了诺氏的经营方式和他们是如何为顾客服务的,包括售贷员吸引数千名回头客的秘决,经理们经营商店员的方法,诺氏零售业不断成功的经验和众多实例,充分展示了顾客服务的魅力所在,证明了什么样的服务才是零售业滚滚财源和立于不败之地的保证。
《大卫·别克和他的非凡汽车》是有关别克这个品牌的创始人大卫·邓巴·别克的传记,详尽地描述了大卫跌宕起伏的一生。大卫·别克带领他的团队为机动车发明出的汽油发动机卓尔不凡。配置了别克发动机的汽车无论是平地行驶还是爬坡,表现都同样出色。更重要的是,在强大马力的驱动下,别克汽车即使是在泥泞中、黏土地或沙地上能如履平地,进退自如。这些优势令20世纪早期的其他汽车望尘莫及。如今,大卫·别克当之无愧地在汽车业名人堂中占有一席之地。在汽车发展史上,别克这个品牌值得我们给予特别的关注。因为别克公司给我们带来了大量弥足珍贵的汽车方面的知识和经验。
这是口述作品,说,自己从来没有如此详细、系统地讲述过自己的成长和创业历程。而作为读者,翻开此书,你会发现,自己从来没有如此近距离而又能跨越时间的长河了解一个有血有肉,有着世俗情绪而又兼具枭雄特质的。 n本书真实、客观地披露了创业过程中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并对过往几十年的人生进行了详实具体的总结与展示,包括其经营理念和商业价值观。从小时候在村里“赚取首桶金”就不难看出对商业的敏感。在日企打工还债的那段时期,“偷学”到了哪些管理的精髓?在中关村做刻录机和碟片生意那么赚钱,为何又力排众议,从线下转战线上?面对公司快速发展对资金的需求,面对外界对京东资金链的质疑,他又是如何成功获得一轮轮融资?智能时代呼啸而至,京东如何布局智能时代新战略? n是什么成就了,使之在竞争残酷的电商领域以后发
“成长是财徒的游戏。”在信息不对称和瞬息万变的现代市场竞争中,基业长青是任何企业都矢志追求的终极目标。然而与国外企业动辄百年的发展历史不同,中国的本土企业发展历史只有短短20多年,甚至更短。在这样的国情下,打破中国企业“短命”的宿命论,做到长期、稳定、高速发展,就是中国式的基业长青。 25年历史的燕京啤酒虽然不是百年老店,但是却缔造了令人叹为观上的25年年均增长率30%的高增长奇迹。在营销过度、竞争惨烈、竞争全球化的啤酒行业,燕京啤酒在著名企业家李福成的率领下牢牢占据了北京市,继而成功拓展了全国市场,并坚持“绝不无条件合资”的原则,成为一个没有被外资并购的中国本土大型啤酒集团,被誉为中国民族工业的一面旗帜。 本书以燕京啤酒为坐标,以行为业大画史为背景,真实再燕京25年的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