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在解释物质世界的结构和运作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是对于我们的内心世界却了解得有限。心理活动是无法用观察物质的方法来验证和量化的,对唯物主义思维模式来说,意识是一个巨大的反常现象。 《从科学到神:一位物理学家的意识探秘之旅》意在阐明一种新的世界观,指出意识,而非物质,才是创造的基本元素。科学与灵性的融合将彻底改变我们对宇宙、生存环境和人际互动的认知模式,消解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的冲突。 罗素邀请读者跨过灵性与科学的鸿沟,发现神所代表的新的含义,并重新界定我们存在的意义。
作者提姆·凯乐专著的在《诸神的面具(精)》中指出,人们错把这些美好事物当作上帝,然而事实上它们并不能解决真正的需要。所有我们曾经想要的美好之物都有可能成为偶像,最后变为手中的尘土,因为它们原本就是尘土。 《诸神的面具(精)》将带读者认清诸神的面具背后的虚假,分辨假神明带来的影响,也指出获得真正的自由的路径,人回到那能满足人心渴望的真实面前。
《告别自欺欺人的生活》从身心灵的不同层面解析生命的真相,并详尽探讨了身体与疾病、治疗与修行、谋生与生存三大议题。作者敏锐地洞察到当前人们在追求灵性生活的潮流中所进入的误区,在对待身体、修行和谋生方面出现的种种问题,以犀利的笔锋进行剖析和解悟,提醒人们回归正知正见,过如实觉知的智慧生活。
“旧约篇章犹如不止息的鼓声,自始至终说到这个世界是围绕着上帝 运转,而非我们。”旧约深奥?杂乱?不合时宜?对旧约所有的逃避和排斥,杨腓力都有 过。 作者出于读《圣经》旧约时真实的怀疑和挣扎,以普通读者的立场尝试探寻旧约写作的原委,从看似矛盾、困惑、感伤或玄秘的文字中,寻找 到了在纷乱的旧约世界之上上帝亘古不变的爱和恩典,以及真实如今日的神人关系。 《约伯记》中的苦难,《申命记》中的伤感,《诗篇》里令人困惑的矛盾,《传道书》中智慧的奥秘,“先知书”里先知的挣扎和上帝的回复 ……都曾令作者感到好奇或困惑,也成为《上帝的情书》探寻旧约恩典之途的线索。 《上帝的情书》不是辩道或护教作品,也不是对文本进行文学或考古批评的著作,而是自我探索的作品。当我们带着各类疑问进入旧约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