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乘佛教只承认现在世界只有一个释迦牟尼,而在现代世不可能同时有两个佛。但是《华严经》打破了此限制,大胆提出空间上由无量无边的国土分布,过去有六佛,将来有弥勒佛,即可以有十方无量的佛同时成佛。《华严经》是一部发挥十方成佛思想的佛经,以成佛必须经过十法阶次步骤,及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修行历程的完成,为学佛者树立精进向学的菩萨榜样。本经不仅向所有学佛行者,展现具体修行次第,对后来大乘佛教各宗派理论的发展,也有相当大的影响。
《佛说大安般守意经》分上、下两卷。原本出自中华书局编辑出版的《中华大藏经》第三十八卷。其上卷,是影印的《金藏》广胜寺本,下卷是影印的《高丽藏》。都同时附有校勘记。《安般守意经》的价值,在于在程度上体现了中国佛教的发展轨迹。就此经本身言,尽管组织松散,但其总体结构和思想特色还是相当清楚的。大体说,上卷着重论述安般禅本身,下卷广释三十七品经,触及的内容几乎包括小乘佛教的修持。
金乌似箭,玉兔如梭,《燃灯泯幽》出版已经一年了。记得当时的心情是既欢喜又沉重,因为深知自己的智慧和学修远远不够,生怕错解如来真实义,贻误大众。但一年来,包括大德在内的很多人都给予我极大的包容、肯定和鼓励。恩师上怡下学大和尚亲自就书中的文字给予指导并提出宝贵意见;上根下通长老关心后学,对书给予褒奖,鼓励我要坚持写,并答应为新书写序;信众们的反馈也给了我足够的信心。我深知并不是我的能力如此,无非是大家鼓励和成就我。但这一切对我来讲都增强了信心,坚固了愿力,于是在这一年中我又写了一些感悟的文字,汇集成《燃灯一会》一书。如果让我对自己的文字做一个评价,我想用一个比喻来说明。学术性强的文章好比饕餮大餐,文学性强的文章好比精致的私房菜,而我的文字只是一份普通的家常小菜。可能有人会问:为
这本由吴正荣和冯天春著的《坛经大生命观论纲》是具有禅修体验的学者对《坛经》内在精神所作的诠释。 作者提出的“大生命观”这一崭新概念,是对佛教本体论完成了现代转型的总结性表述,填补了与。大智慧论”相对应的空白,有利于厘清现代生命价值观的缺失、混乱与重心移位。全爷视角新颖、别开生面的深入展开。对从矫治个内心灵痛苦到探索解决社会人性危机,都不无智慧的借鉴意义。特别是对禅宗精髓“开悟”、“见性”等内涵独到而清晰的言说,为那些想致力于探索和实践生命境界,破除人生烦恼,改善生命质量,提升幸福指数的人们,无疑是提供了一桌及时的盛宴。
佛与医之间,有着莫在的因缘。 人世间如生老病死苦等,凡引起医家研究关注的内容,大部分也为佛教所关注。正是这生老病死,才有佛教的创立。佛教的主要目的就是为解除人生的病苦。 本书既是佛家医疗保健的常识性读物,又是佛家治病修学的密典,也可视为一本佛学初机的入门手册。患者应以病患为逆增上缘,正好籍病修道,藉病悟道。 无明,一切病痛疾苦、生死烦恼之源。依佛理修持,破除无明,诸病可治。
《心经宗通》的作者以其所证解脱道之无生智及佛菩提之般若种智,将《心经》与解脱道、佛菩提道、祖师公案之关系与密意,以演讲之方式,用浅显之语句和盘托出,发前人所未言,呈三乘菩提之真义,令人藉此书一举而窥三乘菩提之堂奥,迥异诸方言不及义之说;欲求真实佛智者,不可不读!
本书主要是透过经典中记载的佛陀的平等思想、教育方法,客观探讨佛教的女性观。其重点有四:一、佛教兴起时代的印度社会和女性:主要以印度低落的女性地位和不平等的四姓差别制度为背景,一一说明佛陀的众生平等观,从而奠定佛教的男女平等思想。二、原始佛教时代的女性观:由原始经典中一再出现的母亲、妻子、媳妇、女人四种形象,分别说明佛陀对女性的教化,以及佛教对在家女性理想典范的树立,进而从生活伦理中显示男女的平等性。三、小乘佛教时代的女性观:对女人五障说、佛的三十二相和女人不能成佛说等思想做一全面深入的探讨,以澄清佛陀的平等真义。四、大乘佛教时代的女性观:由诸多经典中示现的女性成佛观、师子吼乃至大乘菩萨与女性的关系,显现佛教对女权的倡导和发展,以及女性的智慧和慈悲的特质。
现在,我们该去哪里朝圣?朝圣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 《朝圣》是宗萨钦哲仁波切殊胜的朝圣指引,邀你随着仁波切悲智的足迹,走进印度圣地聆听佛陀的法教,探寻生命之初善的道途。 本书以释迦牟尼佛和往昔印度上师的思路为中心,带领读者穿越是空的界限,造访佛陀曾经出生住世,悟道与初转法轮和入灭的四大圣地,及多则历代大成就行者充满证量与令人鼓舞的故事,不禁让人神往于灵性探寻的氛围中,仿如己踏上一段充满启发的善妙之旅。 这不仅是一本朝圣指南,更是一本修行指南!它指引数十万佛教徒步向证悟之道,沿着佛陀的踪迹体悟佛法,完成一场庄严的心灵朝圣之旅。
《永嘉禅讲座(初级)》,包括《止观入门——天台教观略讲》和《禅修要义——〈永嘉禅宗集〉选读》两编,主要内容有永嘉禅概论、初级修学四禅八定的方法和相关禅定境界,以及《禅宗集》中对于初学行人在实修方面的具体指导。
《永嘉禅讲座(初级)》,包括《止观入门——天台教观略讲》和《禅修要义——〈永嘉禅宗集〉选读》两编,主要内容有永嘉禅概论、初级修学四禅八定的方法和相关禅定境界,以及《禅宗集》中对于初学行人在实修方面的具体指导。
宗喀巴大师将量学因明视为打开佛教教理宝库的金钥匙,是证明佛与佛法正确可信的有力理论武器,将量学因明作为佛学的基础课,正式列为显学五部之首。宗喀巴大师就用因明学这只明察秋毫的“世间”慧眼和“打开教理宝库的金钥匙”,重新全面审视了印藏学者的一切经论学说,拨开了重重迷雾,打开了一个个症结,对那些被缺乏精细理性思辨素质的历代的解经者们搞得乱无头绪、错误百出、违经背理的学说观点,一一做了纠正,一个更合乎理性的、新的显密佛教理论体系,被创建了起来。也就是说,自从有了因明逻辑这个有力的认识方法、思辨武器,才使对佛法的认识和解说走上了一条真正正确的轨道。 因此,要想打开佛法深理的宝库,首先必须掌握因明这个“世间慧眼”和“金钥匙”。
活佛转世是藏传佛教所独有的一种宗教领袖的传承方式,从13世纪在西藏出现后,在八百多年的时间里,在藏族社会僧俗各界的推动下,有许多时候是在西藏地方政权甚至中央皇朝的参与推动下,藏传佛教的各个教派为活佛转世发展出一套完整的制度。同时,活佛转世本身对藏族社会和蒙古族社会(以及程度不同地对土族、裕固族、纳西族等民族,还有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尼泊尔、不丹等国)又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盛唐是中国古代文明全盛之,也是中外文化交流最为辉煌的时期。 唐代高僧玄奘正是此时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和佛教文明在东方复兴的重要使者。玄奘为了“去伪经,求真经”,孤身西行印度求法,一路上他历尽艰辛,忍受饥寒,越沙漠、度雪岭、斗盗贼,可谓九死一生。他用自己的双足,开创出了一条从中国经西域、波斯(今伊朗),到印度全境的文化之路。
《肇论》所阐发的主要是鸠摩罗什译介的印度龙树中观学派的般若性空思想。《肇论》一向以文辞优美、思想深邃而著称于世,并以它对龙树中观学的准确把握和系统发挥而在中国佛教史乃至整个中国思想史上发生着持久的影响力。而《肇论》站在佛教的立场上对中外思想的融会贯通更对我们今天的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
近代汉传佛教学者释《心经》,主要依其外义,即由“缘生性空”等教理说一切法空,本书则尝试打破这一传统。谈锡永上师指导其弟子,把三篇《心经》的印度释论,由仅存的藏译本译为汉文。译者立足于忠实经典、忠实原著,力求还其以本来面目。本书注重汉藏佛学经典的对勘比较,有其重要特色,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一位悟境甚高、思想深邃、洞察宇宙人生的佛教大德,在《贾题韬讲》中,他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地讲述了禅的原理和修禅方法。 ????本书是禅宗最重要的经典,而禅宗则是中国佛教重要的一个宗派。本书是禅宗的奠基之作,对唐代以来中国佛教的发展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今天的人读本书,有的感到深,有的感到浅,有的感受平平,有的倍受鼓舞。不管怎样,现在许多中青年总有与佛教文化隔了一层的感觉,这当然有时代的关系。没有受到传统的寺庙文化的熏陶,没有好的师承,没有实际去修持,仅仅从一些书本上阅读而获得的那一点表皮知识,是难以深入到佛教内部领域的。 ????《贾题韬讲》是佛学家贾题韬于1990年11月由四川省佛教协会等单位在成都举办的讲习班上讲解本书整理而成。
一位悟境甚高、思想深邃、洞察宇宙人生的佛教大德,在《贾题韬讲》中,他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地讲述了禅的原理和修禅方法。 ????本书是禅宗最重要的经典,而禅宗则是中国佛教重要的一个宗派。本书是禅宗的奠基之作,对唐代以来中国佛教的发展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今天的人读本书,有的感到深,有的感到浅,有的感受平平,有的倍受鼓舞。不管怎样,现在许多中青年总有与佛教文化隔了一层的感觉,这当然有时代的关系。没有受到传统的寺庙文化的熏陶,没有好的师承,没有实际去修持,仅仅从一些书本上阅读而获得的那一点表皮知识,是难以深入到佛教内部领域的。 ????《贾题韬讲》是佛学家贾题韬于1990年11月由四川省佛教协会等单位在成都举办的讲习班上讲解本书整理而成。
《永嘉禅讲座(初级)》,包括《止观入门——天台教观略讲》和《禅修要义——〈永嘉禅宗集〉选读》两编,主要内容有永嘉禅概论、初级修学四禅八定的方法和相关禅定境界,以及《禅宗集》中对于初学行人在实修方面的具体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