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卷本《中国当代文学编年史》,属于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基础性的学术工程。它不仅是山东文艺出版社向建国60周年献礼的重点出版项目,而且也是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11三期建设的子课题之一。参与编纂的同志主要为本院的教师和学生,此外还有几位是外校学有专攻的中年学者。 这本《中国当代文学编年史(第5卷1976.10-1984.12)》(作者张清华)是“中国当代文学编年史”系列第5卷,介绍了1976.10-1984.12之间的事件。 《中国当代文学编年史(第5卷1976.10-1984.12)》是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现当代文学专业部分教师和研究生通力合作的结果。
内容提要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谱名传豫,字伯涵,号涤生;清朝湖南长沙府湘乡白杨坪(现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天子坪)人,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军事家、理学家、文学家,与胡林翼并称曾胡,因讨伐太平军时,有大肆屠杀平民之事,而与其弟曾国荃被称为曾剃头或曾屠户,曾国藩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 晚清四大名臣 ,官至武英殿大学士、两江总督,同治年间封一等毅勇侯,又授世袭罔替,谥文正。
本书分别介绍了韩国教育发展整体情况、教育发展规划沿革、李明博政府教育政策与改革措施、学前教育发展状况、初等和中等教育改革动向、教员评价制度、教育监选举制度改革、高考和招生政策、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和改革动向、国立法人化改革、高校特色化办学政策、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王科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等内容;书中既有对韩国教育政策与改革动向全景式的扫描,又有对韩国教育各个层面发展脉络细致入微的考察。本书的特点是资料翔实、精准、可靠、全面、独到。韩国的教育发展与改革对我国有重要借鉴意义,因此本书对我国的教育决策、教育管理、教育教学及教育研究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对广大韩国研究者来说也是一份的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