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2折2折-3.9折
筛选:
    • 超越百岁:长寿的科学与艺术
    •   ( 11758 条评论 )
    • [美]彼得·阿提亚 著;程纪莲 译;马向涛 审校 /2024-01-01/ 中译出版社(原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 著名的长寿专家彼得 阿提亚博士还曾是一名马拉松游泳运动员,在三十多岁的时候就横渡过卡特琳娜海峡。然而他的健康状况居然也出现了异常,有早逝于心脏病的风险。这一发现促使他开始探索长寿之道:我们如何以及为何会死亡,我们怎样才能延缓甚至预防那些导致大多数人死亡的慢性病的到来,例如心脏病、癌症、阿尔茨海默病与2型糖尿病。 在这本开创性的书中,阿提亚解释了这段经历是如何促使他重新思考自己的医疗保健方法的。虽然主流医学取得了很多成就,但在防治这些与年龄有关的疾病方面却进展甚微,往往因干预的时机太晚而无法提供及时的帮助,并以损害健康或生活质量为代价延长寿命。阿提亚认为,我们必须用个性化、积极主动的长寿策略来取代这种过时的观念,应该立即采取行动而非等待。全书所阐述的不是一种生物黑客式的高深技术

    • ¥54.9 ¥98 折扣:5.6折
    • 父权制与资本主义(上野千鹤子新作,女权声明,思考女性地位与男女平等)
    •   ( 72754 条评论 )
    • 上野千鹤子 /2020-03-01/ 浙江大学出版社
    • 什么是父权制?当代女性又是如何遭到父权制压迫和剥削的?女性解放道路在何方? 本书是作者历经十年完成的重要作品,是其在第二波女性主义接近尾声,后现代女性主义思潮、酷儿理论兴起之初,对女权主义各个派别,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的再次思考。近代社会在 资本主义 支配的 市场 和 父权制 支配的 家庭形态双重控制下,以无偿的女性劳务等为中心,形成了女性地位低下的历史根源。 作者对此进行了深刻批判,并就如何改善女性的社会地位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本书尽管论述的是日本女性的地位问题,但其观点在相当大程度上适用于当下中国的国情。因而对于任何思考女性地位与男女平等问题的人都有着莫大的启发。

    • ¥34.8 ¥58 折扣:6折
    • 智慧宫丛书021·凯列班与女巫:妇女、身体与原始积累
    •   ( 7051 条评论 )
    • [意] 西尔维娅?费代里奇 后浪 /2023-04-01/ 上海三联书店
    • 本书围绕一个核心问题展开:如何解释欧洲近代初期数十万 女巫 被处死?为什么资本主义的兴起与针对妇女的战争同时发生?全书分为五个部分:15世纪前农民和工人的日常斗争;土地私有化和扩张的人口政策带来的影响;机械身体观的兴起;欧洲大陆的大规模猎巫;猎巫策略在美洲的重演与当地妇女的反击。 通过回顾这段300年的历史,费代里奇表明:猎巫运动是资本主义对于社会再生产合理化的过程体现,它为现代社会组织的两个核心原则即劳动能力和自我所有权提供了必要支撑。换言之,对女性生育和身体的控制(以攻击女巫为代表)是资本主义实现原始积累的关键步骤。 费代里奇以女性视角对话马克思的原始积累学说和福柯的身体理论,对于传统历史叙事和理论范式构成了强有力的挑战。

    • ¥40 ¥80 折扣:5折
    • 新异化的诞生--社会加速批判理论大纲
    •   ( 2073 条评论 )
    • [德]哈特穆特·罗萨 著; 郑作彧 译 /2018-01-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你幸福吗?这个问题似乎很难回答。然而说 我很忙碌 ,却能赢得大家的一致赞同。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可以量化为数字的今天,人们似乎又过于忙碌了。为了房子、车子,年轻人不堪负累。在吐槽、自黑过后,你是否想过我们为何会如此忙碌? 德国著名社会学家罗萨认为,正是不断强化的增长逻辑造成了科技进步、社会变迁、生活节奏的不断加速。尽管智能手机、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高科技产品不断推陈出新,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但是我们也越来越紧密地被捆绑到不断加速的社会化大生产当中,无法自拔,以至于人们与过往的空间、物、行动、时间、自我和社会不断地疏离与异化。在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基础上,新的异化形式诞生了。

    • ¥21 ¥42 折扣:5折
    • 重构关系:数字社交的本质 理解数字时代生活中的各种关系 邱泽奇
    •   ( 528 条评论 )
    • 邱泽奇 著 /2024-01-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数字连接给了每个人连接世界的机会,也让人们的社交从此不同。运用数字媒介,理论上,一个人可以与世界上的其他任何人建立联系。即使如此,人们的社交关系依然只有四类:家庭关系、朋友关系、工作关系、生活关系。当然,每一类关系都有着异常复杂的维度。删繁就简,《重构关系:数字社交的本质》在每一类关系中选择了四类典型场景,用案例呈现场景,在场景中捋出案例内含的社交关系重构,探讨数字社交带来的社会关系革命 从个体围绕社会的社交转向个体汇聚关系的社交。

    • ¥37.8 ¥59 折扣:6.4折
    • 记忆的性别:农村妇女和中国集体化历史
    •   ( 5133 条评论 )
    • 贺萧 /2017-04-01/ 人民出版社
    • 如果我们将一个被双重边缘化的群体 农村妇女 作为考察的中心点,我们对中国革命会有什么样的理解呢?在《记忆的性别》一书中,贺萧自1996年至2006年期间,用十年时间,访谈了陕西农村72位老年妇女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等革命年间的生活变迁史。通过对这些妇女生活史的叙述和富于洞见力的分析,贺萧像我们展示了党和国家的政策如何既带有地方性,又具有个人色彩,以及这些政策如何影响了农村妇女生活的方方面面:农事、家务、政治行为、婚姻、分娩、育儿,甚至是她们的德性观。这些妇女从当下的制高点叙述自己的过去,她们强调了自己固有的美德、重要的功德和深藏于心底的怨恨。在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农村及当下,她们的记忆能对我们说出什么样的、关于社会性别作为一条权力、差异和集体轴线的故事?通过展现这些记忆,贺萧有力地审视了社会主

    • ¥44 ¥88 折扣:5折
    • 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
    •   ( 1411 条评论 )
    • 阎云翔 著,龚小夏 译 /2017-02-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私人生活的变革》是以东北的下岬村为调查对象,分别从纵观下岬村这一本土道德世界的变化、农村青年择偶过程的变化、这一转变过程的各种细节、家庭财产分割过程中三种相互关联的习俗沿革以及在彩礼上体现出来的巨大变化等,讨论了作为独立个体的个人的出现与发展和国家在私人生活的转型以及个人主体性的形成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在过去半个世纪里,农民的私人生活经历了双重的转型,这一转型的核心在于个人作为独立主体的兴起。基于此,作者反思了中国近现代以来农村情感生活、亲属关系等私人世界的发展与变迁,与国家对于私人生活领域的巨大推力。

    • ¥29.5 ¥59 折扣:5折
    • 经济与社会. 第1卷(精装版)
    •   ( 3143 条评论 )
    • [德]马克斯·韦伯 译者:阎克文 /2019-11-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经济与社会》原著共两卷,英文本由多位韦伯研究专家合作翻译,并加有长篇导言和注释,于1968年出版。本书被众多学者推为20世纪*伟大的社会学著作。韦伯在《经济与社会》中全面而系统地表述了他的社会学观点和对现代文明本质的见解。他对社会学的定义、对象、方法及一些基本范畴和概念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又分别互有交叉地阐发了他的经济社会学、法律社会学、政治社会学思想。韦伯广泛地援引世界历史资料,把发生在不同时代、不同文明和不同社会中的经济形式、法律形式、统治形式纳入他独特的概念体系,分门别类地做出类型化比较研究和系统化因果分析。韦伯的研究以现代西方社会为立足点,通过对东西古今各种文明的比较,突出 理性化 这一特质,以此作为现代西方文明的本质和特征。

    • ¥49 ¥98 折扣:5折
    • (当代学术棱镜译丛)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
    •   ( 198 条评论 )
    • C.莱特·米尔斯(C. Wright Mills)著,周晓虹 译 /2016-01-01/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内容介绍: 《白领》 是一部论述20世纪美国新中产阶级的著作,属于 当代学术棱镜译丛 社会学系列 。作者C.莱特 米尔斯是美国现代著名的社会学家之一, 《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 是其影响的代表作之一。他以敏锐的眼光剖析了20世纪老中产阶级在美国的没落以及新中产阶级的兴起,并描述了20世纪中叶美国社会的特征,和在较大的经济和政治环境中白领人士作为其成员生活于其间的生活结构草图。通过反映新中产阶级的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一定程度上映射出整个现代社会的征兆。 在美国19世纪早期,大约八成的从业人口是自雇型企业家,他们属于老式中产阶级,而到了1940年,这些人只占到从业人口的一成,剩下的人大部分靠给少数人打工而谋生,这些人便是崛起的新式中产阶级,也就是俗称的 白领 。这一概念并不意味着非常高的社会地位和薪水

    • ¥39 ¥78 折扣:5折
    • 人文与社会译丛:学做工(工人阶级子弟为何继承父业)
    •   ( 4385 条评论 )
    • 保罗·威利斯 著,秘舒 凌旻华 译 /2013-02-01/ 译林出版社
    • 《学做工》是20世纪社会学、人类学和教育学的经典著作之一。第一部分是生动通俗的民族志的深度描写,第二部分是精辟透彻的理论分析。作者通过展现一个工业城镇里12个出身工人阶级家庭的男孩从毕业前18个月到工作后半年这段时期内的学习生活经历,向我们解释了工人阶级子弟之所以继承父业,不仅是社会结构性因素再生产的结果,更是他们对学校主流文化做出反叛的一种反讽性的文化生产过程的结果。书中还收录了作者于2000年所做的访谈,以及专门为中国读者写的序言,有助于读者从一个比较历史的角度理解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青少年教育和失业问题。

    • ¥37.4 ¥68 折扣:5.5折
    • 知识分子的背叛
    •   ( 2472 条评论 )
    • [法]朱利安·班达 著,佘碧平 译 /2017-03-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知识分子的背叛》是法国哲学家朱利安 班达的代表作,也是一本专门研究知识分子问题的世界名著。全书四章,集中讨论了 政治的时代 、 政治激情的本质 和 知识分子的背叛 等三大问题。这本书针对*次世界大战后人们因西方知识分子背叛 永恒的原则 去侍奉政治党派那些伪神,从谴责的角度重新估价他们这一倾向。他所谴责的那些背弃永恒真理的人,主要指法西斯分子。班达认为,知识分子首先应当忠于真理,否则知识分子生活的独立自主性便会被毁坏。

    • ¥21 ¥42 折扣:5折
    • 智慧宫丛书001·女性与权力 : 一份宣言
    •   ( 5555 条评论 )
    • [英] 玛丽·比尔德 后浪 /2018-12-01/ 天津人民出版社
    • 英国著名古典学家玛丽 比尔德以其睿智的头脑和辛辣的笔调重探性别议题,揭示有权势的女性是如何为历史所对待的。她选取了自古典世界直至今日的众多案例,探寻 厌女症 背后的文化根基,并将讨论引向公共场域中的女性声音、社会文化对女性与权力之关系的预设,以及少数 成功 女性拒绝将自己嵌入男性模板中的努力。 比尔德本身也曾经历过针对女性的歧视和网络上的性别攻击,在对这些个人经验的反思中,她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在人们的认知中,女性在已经被男性化编码的权力架构里根本就没有一席之地,那么难道不是权力本身需要被重新定义吗?

    • ¥22.5 ¥45 折扣:5折
    • 精英的兴衰:基于理论社会学的考察
    •   ( 1164 条评论 )
    • [意] 维尔弗雷多·帕累托 /2021-12-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本书收集了意大利著名思想家、社会学家帕累托有关精英理论的两篇长文:《精英的兴衰》(1901年)和《意大利的议会体制》(1893年);以及由瑞典社会学家泽特伯格撰写的导言。 导言部分,泽特伯格教授对帕累托精英理论的诞生、发展、成型及对后世的影响进行了清晰地介绍,为读者接下来阅读帕累托的文章做好了铺垫。 《精英的兴衰》一文细致阐发了帕累托本人的精英循环理论。他通过五个部分,论述了自己的核心观点。帕累托从理论社会学角度观察社会的流动机制,并颇具创造性地分析了宗教、理性对于这种流动现象的作用。 《意大利的议会体制》是精英理论的具体应用。帕累托以意大利议会为考察对象,夹叙夹议,文风生动。 帕累托的这两篇论述篇幅不长,均为数万言而已,但在他的众多著述中,是具有代表性且流传较为广泛的佳作,简洁明了、层次

    • ¥30.7 ¥48 折扣:6.4折
    • 季风亚洲:全球视野下的跨印度洋文化网络 启笛丛书
    •   ( 35 条评论 )
    • 谢侃侃 张忞煜 曹寅 编 /2024-02-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千百年来,季风气候深刻地影响着南亚和东南亚人民的生产生活,也令沿海居民积累了跨海远航的丰富经验,建立起一张张连接甚至超越不同地理空间的巨大网络。 《季风亚洲:全球视野下的跨印度洋文化网络》跳出以中国或以西方为中心的观察视角和叙事方式,借用 季风亚洲 这一概念,从 互联 中心 边缘 世界主义 三条线索切入,收录11个国际学术界的前沿研究,对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的文化和思想流动展开讨论,帮助读者构筑一套对南亚和东南亚地区新颖而立体的认知。

    • ¥31.4 ¥49 折扣:6.4折
    • 傲慢的堡垒
    •   ( 612 条评论 )
    • [美]玛莎·努斯鲍姆/著 陈玮/译 /2023-07-01/ 岳麓书社
    • ○揭露性侵背后的三座堡垒,直面女性抗争的种种问题 ☆性暴力、职场性骚扰为何频频发生?法律如何解决这类问题? ☆ 在这部开创性的作品中,努斯鲍姆结合女性主义、哲学、法学、社会学等,深刻剖析了男性物化和支配他人的心理成因和社会根源,揭露了三座 傲慢的堡垒 :司法界、艺术界和体育界。 ○ 世界百大思想家 之一、哲学女神玛莎 努斯鲍姆高口碑新作 ☆ 五次入选《外交政策》杂志 世界百大思想家 ,豆瓣9.4分高口碑经典长销著作《善的脆弱性》作者,被众多国内读者称为 哲学女神 。 ☆ 获得全球20多个荣誉奖项,包括日本京都哲学奖、稻盛伦理奖、博古睿奖 ☆ 国内知名学者刘擎、周濂都曾推荐她的作品 ○厘清热点问题和争议,揭露性暴力的根本原因 ☆本书对性别歧视、厌女症、性骚扰等概念进行了清晰的界定,厘清了许多人们关注的热点问

    • ¥37.4 ¥68 折扣:5.5折
    • 人文与社会译丛: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
    •   ( 3545 条评论 )
    • 罗伯特·K.默顿 /2015-02-01/ 译林出版社
    • 自1949年初版以来,本书已成为社会科学领域的核心著作和重要理论源头之一,在全世界范围内为社会科学家和研究者广泛阅读。默顿在本书中探讨了理论社会学、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研究、知识社会学与大众传播研究及科学社会学研究等四个方面的理论问题,提出了 参考群体 、 自证预言 、 中层理论 、 越轨的失范理论 等一系列影响深远的概念,并强调了在功能分析中区分负功能和正功能、显功能和潜功能等的重要性,从而提出了一整套功能分析的范式,系统地奠定了功能社会学的理论基础。

    • ¥70.4 ¥128 折扣:5.5折
    • 学做工:工人阶级子弟为何继承父业(45周年纪念版)项飙力荐!深刻解析阶级流动困境,20世纪工人阶级研究、民族志研究奠基之
    •   ( 1081 条评论 )
    • 保罗·威利斯 著,秘舒凌旻华 译 /2022-02-01/ 译林出版社
    • 《学做工》是20世纪社会学、人类学和教育学的经典著作之一。部分是生动通俗的民族志的深度描写,第二部分是精辟透彻的理论分析。作者通过展现一个工业城镇里12个出身工人阶级家庭的男孩从毕业前18个月到工作后半年这段时期内的学习生活经历,向我们解释了工人阶级子弟之所以继承父业,不仅是社会结构性因素再生产的结果,更是他们对学校主流文化做出反叛的一种反讽性的文化生产过程的结果。 本书英文版自1977年出版以来,被译介为芬兰语、德语、法语、瑞典语、日语和西班牙语等,影响深远。2013年,本书中文版出版,在学界引起热烈反响。2022年, 45周年纪念版 出版,收录作者分别于《学做工》出版25周年、40周年撰写的评论文章,以及专门为中国读者撰写的新版前言,有助于读者在新时代继续阅读《学做工》。

    • ¥42.9 ¥78 折扣:5.5折
    • 结构洞:竞争的社会结构
    •   ( 527 条评论 )
    • [美]罗纳德·S.伯特 著; 任敏李璐林虹 译 /2017-04-01/ 格致出版社
    • 《结构洞:竞争的社会结构》一书提出了 结构洞 理论。这一理论,将网络研究扩展到组织研究领域,尤其对经济学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用Burt的话来说,结构洞就是 两个端歙人之间的非重复性关系 。简单的说,结构洞就是指不重复的信息源,是一个缓冲器,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信息传递模式。简单来说:网络是由联系构成的,在一个网络中,经济人B与C都和A有联系,如果B和C之间缺少更直接的连接,而必须通过行动主体A才能形成联系,那么行动主体A就在他的人际网络中占据了一个结构洞。显然,人际网络中的结构洞越多,A在人际网络中的地位就越重要,他调动人际关系为自己服务的能力就越强。所以经济人会尽力发展自己人际网络中的结构洞。Burt受经济学思想的影响,他把社会网络 即本书中的结构洞 看作为一种可以谋取利益的工具和一种投资行为,而其实

    • ¥34.5 ¥69 折扣:5折
    • 礼物(20世纪人类学领域重要作品 现代人类学理论奠基者马塞尔·莫斯开创性著作)
    •   ( 257 条评论 )
    • 马塞尔·莫斯李立丰[译] /2021-09-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本书原著问世于1923年,被视为二十世纪人类学领域至为重要的作品之一,具有非常广泛的影响力。 本书以 礼物 为研究主题,探讨了一系列部落社会中的礼物交换制度。作品前三章以民族志资料的收集论证为主,分析了波利尼西亚、北美西北沿海地区等古老社会中各自的礼物交换原则及其延伸出的社会内涵,并反思了这些古老原则在古代法律、经济中的遗存与过渡。在作者看来,自古以来交换体系是颇为弥散的,而礼物的提供与回赠是古老社会中交换的主要形式,但这两个环节并非出于自愿,而是义务的、强制的、重利的;礼物的流通具有某种社会功能,它强化着社会成员间显性或隐性的契约关系,从而构成了一种契约性赠礼制度。在后一章,作者结合自己身处的社会现实,提出了充满社会学意义的结论:如今人们 成为复杂的计算机器 ,古老社会中具有道德性

    • ¥37.8 ¥59 折扣:6.4折
    • 金翼:一个中国家族的史记 生活书店
    •   ( 511 条评论 )
    • 林耀华 著;庄孔韶,方静文 译 /2015-05-01/ 生活书店
    • 《金翼(一个中国家族的史记)》是有名社会学家林耀华先生用小说体写作的社会人类学学术专著,通过小说中张、黄两家在社会生活与经济变迁中的兴衰沉浮,刻画出了中国南方乡村生活的全景。面对生活中的机遇与挑战,张、黄两家的不同选择,演变出截然不同的家族命运与个人际遇。作者娓娓道来,在叙述张、黄两家生活场景的同时,对地方社会的信仰、习俗等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对个人在人际关系中的调适与制衡进行了分析与评述,为读者更好的解析人物故事内涵、解读中国传统社会的运行机制与内在逻辑,提供了社会学领域的很好读本。本书为《金翼》1944年英文原始版首次翻译出版。

    • ¥16.3 ¥34 折扣:4.8折
    • 薄荷实验·捡垃圾的人类学家:纽约清洁工纪实
    •   ( 1878 条评论 )
    • [美]罗宾·内葛 著,张弼衎 译 /2018-10-01/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如果你幸运,你可以一辈子不需要呼叫警察,你可以一辈子不呼叫消防员,但是你每一天都需要环卫工 。 美国大的城市生产废物的速度真是飞快 每天平均11000吨。不过纽约人对此关注甚少。他们把垃圾丢在路边或扔进垃圾桶,之后马上忘记。为什么要记住呢?按照一个准得不能再准的时程表,总会有人来拿走它们的。不过,那些人到底是谁?为什么那些人那么默默无闻? 人类学家罗宾 内葛花了十年时间与纽约城市环卫部的各层级男女员工一起工作。从访谈者到局内人,她开着笨重的大卡车,看到含糊的规则,听到隐晦的行话和难忍的伤痛。继而,按时间顺序,记录了纽约与垃圾斗争的四百年历史,从曾经的污秽满街到现在的井然有条,追溯了纽约的废物管理历史,也改变了我们审视周遭城市的方式。

    • ¥27.5 ¥55 折扣: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