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2折2折-3.9折
筛选:
    • 娱乐至死(尼尔·波兹曼媒介三部曲)新版
    •   ( 4577 条评论 )
    • 尼尔·波兹曼 /2015-05-01/ 中信出版社
    • 《娱乐至死》是对20世纪后半叶美国文化中最重大变化的探究和哀悼:印刷术时代步入没落,而电视时代蒸蒸日上;电视改变了公众话语的内容和意义;政治、宗教、教育和任何其他公共事务领域的内容,都不可避免的被电视的表达方式重新定义。电视的一般表达方式是娱乐。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一切文化内容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而且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 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

    • ¥39.6 ¥55 折扣:7.2折
    • 弱传播(一本公关团队内部口耳相传的奇书,一本不应该让你的竞争对手看到的好书!)
    •   ( 36961 条评论 )
    • 邹振东果麦文化 出品 /2018-12-01/ 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 没有人会忽视舆论的力量,然而舆论是什么?如何产生?有规律可言吗?可以被预测甚至左右吗? 长期以来,舆论学研究曾经是哲学家对话的天空,现在却沦落为新闻学与传播学的边角料。而大众对舆论的认知,还普遍停留在公共事件、明星热点等范畴。《弱传播》打破了这种局限,把研究视域扩大到了与现实世界共存的舆论世界。 作者酝酿二十年,写作四年,试图像牛顿总结物理世界的运动定律一般,去构建舆论世界的完整体系。全书由舆论的弱原理、"四大规律"、"三论三律"及一系列的舆论工具组成,富含大量生活日常、政治选战、商业推广、社会事件等真实案例。因此,《弱传播》既是传授面试、公关、谈判、恋爱乃至夫妻之道中传播技术的实用书,又是处理舆论危机和打舆论战的实战工具书,也是所有媒体人、公众人物和公务员的案头书。见

    • ¥65.3 ¥68 折扣:9.6折
    • 舆论(普利策奖得主、“现代新闻学之父”沃尔特·李普曼传播学经典)
    •   ( 503 条评论 )
    • 沃尔特·李普曼 著,博集天卷 出品 /2025-03-01/ 湖南文艺出版社
    • 本书是普利策奖得主、 现代新闻学之父 沃尔特 李普曼的代表作,首次全景式地描述了舆论现象,揭示了人们认识外部世界的复杂性和局限性:由于个人认知的有限性,人们往往通过 拟态环境 媒体构建的象征性现实 来认识世界,而非直接感知客观现实,这种 拟态环境 成为公众形成舆论的重要基础,同时也可能导致对真实世界的误解和偏见;此外,书中还深刻剖析了 刻板印象 对舆论的影响,强调这些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如何阻碍人们对新事物的接受。 作者还探讨了舆论与民主政治的关系,对成见、兴趣、共同意志的形成进行了精辟的阐述,为理解舆论在民主社会中的作用提供了重要视角。本书自1922年问世以来经久不衰,被誉为 现代新闻业的奠基之作 ,成为传播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领域的案头书,比肩《娱乐至死》《景观社会》《消费社会》等

    • ¥34 ¥68 折扣:5折
    • 后真相时代:梁文道推荐,刘苏里解读,入选2023年高考语文阅读理解题
    •   ( 49569 条评论 )
    • 赫克托·麦克唐纳,译者:刘清山 /2019-09-01/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 2016年英国公投脱离欧盟,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一时间, 后真相 成为全民讨论的热点,并被《牛津大辞典》选为年度词汇。所谓 后真相 ,就是真相和逻辑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被忽视,而情感煽动主导舆论的情形。从投票选举到众筹诈骗,再到病毒营销,无论是在政治、传媒,还是商业领域,后真相的案例俯拾即是。显然,我们已经进入了后真相时代。 在本书中,为世界企业提供商业咨询的说故事大师赫克托 麦克唐纳用生动的故事向我们展示出真相是如何被信息传达者肢解、扭曲和掩盖的。他在大量实例的基础上总结出误导者的惯用伎俩,同时告诉我们如何更有效率地利用竞争性真相来证明观点、凝聚人心。作为后真相时代的信息消费者,上当受骗有时在所难免。唯有洞悉真相的运作模式,我们才能更有智慧地处理信息,甚至通过改善真相的讲述方式

    • ¥47.8 ¥49.8 折扣:9.6折
    • 文本盗猎者:电视粉丝与参与式文化
    •   ( 9623 条评论 )
    • (美)亨利·詹金斯(Henry Jenkins) /2016-12-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文本盗猎者 电视粉丝与参与式文化》反对将粉丝看做愚昧、盲目的 文化白痴 ,而是将电视粉丝看作是在节目方式上的主动的消费者、熟练的参与者,是从借来的材料中建构自己文化的游猎式的文本盗猎者,是勇于争夺文化权力的斗士。电视粉丝热衷于对媒介文本进行各种自主性的符号阐释,并且从大众文化资源中盗取零散的片段,进行拼贴重组。本书从一个知情人的角度出发,提供了从电视粉丝中收集的生动事例,具体分析了《布莱克斯七号》《异型国度》《美女与野兽》《双峰》等电视节目,对粉丝群体进行了一次以民族志研究方法为主的叙述和考察,重点关注其社会机制、文化实践以及与大众媒体和资本主义消费者之间的复杂关系。。

    • ¥57.6 ¥60 折扣:9.6折
    • 后资本主义时代:黄金一代是否会成为失去的一代?
    •   ( 1240 条评论 )
    • [日]广井良典,译者:张玲 后浪 /2021-04-01/ 四川人民出版社
    • 当增长遭遇瓶颈,人们能指望人工智能和奇点带来转机吗? 当全球化发展前途未卜,还有哪里能发掘到新的价值和机遇? 当年轻人高失业率和贫富差距已经显而易见,何种机制才能保障*起码的平等? 本书从人类史的宏大视角出发,指出目前正处于人类诞生以来的第三个重要转折点,即将从 增长和扩张 阶段迈向 成熟和稳定 阶段。作者通过梳理资本主义经济和现代科学观的发展历程,剖析了资本主义的核心矛盾,深入阐述了应如何克服经济、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诸多困境,并详尽地展示了 后资本主义 时代*理想的社会图景。 作者认为日本作为全球率先步入人口减少社会的国家,理应在经济、社会保障、人与社区和自然的和谐共处及生死观和价值观等多个领域探索新的可能,相信我们也同样可以从中获得丰富的启示和思索。

    • ¥40.3 ¥42 折扣:9.6折
    • 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
    •   ( 14823 条评论 )
    • [德]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 /2012-01-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本书是传播学领域的经典著作,论述了舆论的形成过程和机制。作为传播学的基础理论之一,沉默的螺旋理论被相关学科广泛应用并不断发展。作者在新版本中加进了对舆论学理论新进展的研究,更加切合实际生活。本书也是德文原版的首本中文译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假思索地使用 舆论 这个概念。但是,究竟什么是舆论,它如何产生,又对我们的社会生活发挥哪些作用呢? 诺尔-诺依曼在《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里描绘了舆论对于个人所具有的社会控制作用。她描述了公众的同意或反对所带来的无休止的戏剧性场面:那些赞同社会上普遍流行观点的人们的感受,以及那些孤零零地拥有 少数派 观点的人的想法和恐惧。 沉默的螺旋 意味着人们一直在观察他们周围的世界,并且记录下来其中的增减变化。当人们看到自己的观点得到更多的支持,变

    • ¥63.4 ¥66 折扣:9.6折
    • 宣传:观念、话语及其正当化
    •   ( 8611 条评论 )
    • 刘海龙 /2020-01-01/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本书是宣传概念的历史,也是宣传观念的历史。为了回答什么是宣传、它为什么会存在、大众为什么会容忍宣传等问题,本书追溯了*次世界大战中宣传概念的产生、美国20世纪初宣传与民主的争论、俄国革命的宣传观念、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宣传观念、20世纪后期的新宣传等宣传观念发展的重要环节,并以此为背景,重点研究了中国宣传观念的产生和建立、宣传与革命、知识分子与宣传、从宣传1.0到宣传3.0的升级、宣传与粉丝民族主义等问题。

    • ¥74.9 ¥78 折扣:9.6折
    • 重访灰色地带:传播研究史的书写与记忆
    •   ( 8056 条评论 )
    • 刘海龙 著 /2015-07-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传播学科的历史不到百年,由于长期受到学科正当性赤字的困扰,其研究史常被各种神话所笼罩。 《重访灰色地带:传播研究史的书写与记忆》从那些被有意收编或无意误读的"灰色地带"入手,结合新发现的材料和语境,重新诠释传播学经典文本,以颠覆传播学术史主流叙事的霸权,寻找新的视角,解放传播研究的想象力。本书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重写传播学术思想史,在对拉斯维尔、哥伦比亚学派、芝加哥学派、中国传播研究的史前史、批判学派的失踪、本土化话语等问题的研究上,均推翻了目前的定论。 作为一个贴近意识形态的舶来学科,中国传播学的经验在诸社会科学中并不特殊。对传播学术史的反思也可为中国当代知识社会学的研究提供一个典型个案。

    • ¥30.7 ¥32 折扣:9.6折
    • 故事世界的兴起——数字时代的跨媒介叙事 文学艺术学新闻传播学
    •   ( 291 条评论 )
    • 施畅 /2024-05-21/ 四川大学出版社
    • 跨媒介叙事作为文学、艺术学、新闻传播学等学科共同关切的议题,在媒介技术快速迭代、媒介融合日益深化的当下愈发重要。本书系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成果,聚焦数字时代的跨媒介叙事新变,系统梳理了跨媒介叙事的历史变迁与理论脉络,厘清了 故事世界 共世性 可扩展性 等关键概念,总结提炼了跨媒介叙事在数字时代的三重转向 技术虚拟化、媒介融合化与文化复魅化。本书还将全球经验与中国实践相结合,通过分析我国近年来科幻、仙侠、探险等跨媒介叙事案例,尝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跨媒介叙事体系。

    • ¥84.5 ¥88 折扣:9.6折
    • 媒介、传播、文化:一个全球性的途径
    •   ( 1613 条评论 )
    • (美)罗尔 著,董洪川 译 /2012-12-01/ 商务印书馆
    • 《媒介、传播、文化:一个全球性的途径》是一部媒介与文化学研究的入门读物。作者展示了现代大众媒介是如何与意识形态、情感、霸权、社会规则、权力、思想、文化等方面产生相互作用并相互影响的。在全球化背景下,作者将全球性文化融合的主流理论与其*的发展趋势巧妙连接起来,并对当今的文化和信息研究提出了重要的批判性观点。

    • ¥27.5 ¥32 折扣:8.6折
    • 对空言说:传播的观念史(大学译丛)
    •   ( 8122 条评论 )
    • [美] 约翰·杜翰姆·彼得斯 著,邓建国 译 /2017-01-01/ 上海译文出版社
    • 在当今社会,传播扮演着至关重要而又独一无二的角色。《对空言说:传播的观念史》一书,以广泛的跨学科的人文视角,向读者展现了传播的观念史,它不仅阐述了传播观念的历史沿革,而且旁征博引,论及历史、哲学、宗教、文化乃至法学与技术史领域,将传播的视域追溯至西方思想中那些*根本的问题。即体现了传播学研究的人文取向,也以一种通俗大众的表达方式激发了公众对传播学的兴趣。《对空言说》为突破美国实证主义传播学研究传统提供了可行的路径,也因此成为传播思想史的奠基之作。该书在2000年荣膺美国传播学会奖,这是美国传播学界的*奖项,并在传播学界乃至公众之间激发起广泛的对话。

    • ¥65.3 ¥68 折扣:9.6折
    • 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
    •   ( 668 条评论 )
    • 本书编写组 /2014-10-31/ 新华出版社
    • 《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收入毛泽东一九二五年至一九七〇期间,关于新闻工作的讲话、谈话、批语、按语、电报、书信等,共一百一十篇。在一九八三年版《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 论述 部分的基础上新增三十九篇文稿。其中有一部分文稿为首次公开发表。

    • ¥34.4 ¥40 折扣:8.6折
    • 《幻象》(流行文化研究开山之作,普利策奖得主的超前预言,在真相被遮蔽的时代如何清醒生存)
    •   ( 4247 条评论 )
    • (美)丹尼尔·布尔斯廷 著 ,新经典 出品 /2023-06-01/ 南海出版公司
    • 本书为20世纪流行文化研究的奠基之作,也是历史学家丹尼尔 布尔斯廷最具突破性的作品之一。作者敏锐地描述了大众文化转型的方方面面:新闻业不再忠实报道,转而炒作热点;媒体迎合公众,量产朝生暮死的娱乐明星;观光景点专为游客定制,却又显得千篇一律;营销广告亦真亦假,铺天盖地;文学改编层出不穷,花样翻新 作者全面观察美国新闻行业发展和社会变化,系统回顾了公共意识从注重真实转向爱好虚假的过程,准确剖析了大众媒体兴起和技术进步带来的负面影响,内容涉及新闻、选举、旅行、出版、电影、广告等多个领域。本书一经出版即在学界和社会引发热议,启发《娱乐至死》《景观社会》《消费社会》等多部经典著作,此次为中文版首度引进。

    • ¥59.3 ¥69 折扣:8.6折
    • 突发事件舆情应对指南 :中国突发事件舆情应对理论手册和实战指南
    •   ( 2224 条评论 )
    • 曾胜泉主编 /2012-03-01/ 广东南方日报出版社
    • 本书系统地阐述了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织织机构应对突发事件所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应对突发事件,如何做到迅速及时、公开透明、规范有序、科学适度?为此,书中详细介绍了舆情收集、舆情研判、舆情报送、信息发布、媒体服务、舆情引导、舆情处置机制等具体操作方法,并提供很多近段社会重大事件作为案例。本书融理论阐释、案例分析、技巧传授于一体,思想性、针对性和实用性兼具,大大提高相关组织机构的对网络、媒体、广电传媒等公众舆情的预警力、判断力和处置力。

    • ¥22.8 ¥30 折扣:7.6折
    • 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当代世界学术名著)
    •   ( 2488 条评论 )
    • 哈罗德?D?拉斯韦尔Harold D /2003-10-28/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过去几年,本书作者便以价值中立的态度,对人类首次 总体战 中英、法、德、美等主要交战国的宣传策略及其效果进行了全面和高度理性的分析。《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对充满着谎言和欺骗的战时宣传的揭示最初引起了学界和公众的恐慌,有评论家称之为 一本马基雅维利式的教科书 ,呼吁 马上予以销毁 。如今,历史已经赋予它美国传播学开山之作的不朽地位。

    • ¥40.1 ¥49.8 折扣:8.1折
    • 打破社交媒体棱镜:探寻网络政治极化的根源
    •   ( 849 条评论 )
    • [美]克里斯·贝尔 /2024-03-01/ 浙江人民出版社
    • 我们在现实世界遭受社会孤立之苦,被我们寄予厚望打破隔离的互联网,如今也日益变成充满隔阂与暴力的场所。我们把社交媒体平台的政策和内容分发算法视为罪魁祸首,考虑彻底退网的可能,但本书作者克里斯 贝尔让我们停下来思考另一种可能。利用经过精妙设计的在线实验和深入访谈,他在本书中证明了走出回声室(信息茧房)会使我们更加极化,而不是减少极化。本书挑战了关于回声室、境外势力和激进算法的常见神话,揭示了社交媒体的功能更像是一面棱镜,它扭曲了我们的身份认同,增强了追求地位的极端派的力量,让温和派几乎隐形;而政治部落主义的解决之道,就在我们自身深处。

    • ¥49.9 ¥58 折扣:8.6折
    • 符号学原理与推演
    •   ( 653 条评论 )
    • 赵毅衡 /2023-08-02/ 四川大学出版社
    • 本书是一本理论清晰、术语准确的符号学著作,提出了全新的符号学理论,既有清晰全面的符号学基础理论,又有具体且操作性强的符号学应用分析,将独创的符号学理论系统地应用到文化研究,突破了当代理论著作的写作范式问题,以明白晓畅为原则,立足于人类社会生活,将理论的深刻性与叙述的通俗性紧密结合在一起,把高屋建瓴的理论思辨与对社会文化的深刻烛照紧密相连,是帮助学习者入门了解、深入理解、灵活应用符号学理论的系统著作。

    • ¥75.8 ¥79 折扣:9.6折
    • 框架分析:经验组织论 戈夫曼 新闻传播学
    •   ( 1219 条评论 )
    • (美)欧文·戈夫曼 著,杨馨,姚文苑,南塬飞雪 译 /2023-08-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框架分析:经验组织论》是一部篇幅宏大、内容艰深的著作。受现象学、形式社会学的影响,戈夫曼在本书中引入了初级框架、片段、基调、调音、捏造、层级等概念,搭建了系统的框架理论体系,进而详尽描述了框架的变动与其影响的经验的组织。 戈夫曼将 框架 视为一种 解释基模 。他指出,社会事件原本混乱无序,人的认识能力却是有限的,正是框架的存在使得人们能够定位、感知、辨识和标识社会事件与信息。在实际运用中, 框架 既是一种建构现实的过程,又是该过程遵循的原则。此外,本书对新闻传播学影响深远,是戈夫曼送给这一学科的 意外的礼物 。

    • ¥142.1 ¥148 折扣:9.6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