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佛罗里达藤萝四垂的柏沼,到加拿大边境苍翠的山峦,艾温威蒂尔行程一万七千英里,一路追春北上,记录春天慢慢浸润美国山川的风貌。大到延绵的阿巴拉契亚山脉,微至明艳的凤蝶残翅,春日密集的脚印漫布旅途,缥缈似月光下的沙洲,神秘如“德拉蒙德湖之蓝”,瑰丽若丽彩鹀的羽翼,坚忍肖一往无前的幼鳗……透过这位自然使者灵敏的感官、纯净的仁心与博学的智慧,领略关于春天,你所应该知道的一切,感悟自然抚慰人心的力量。
阿道司·赫胥黎著,陈苍多译的《众妙之门》包括赫胥黎的两部经典作品:《众妙之门》《天堂与地狱》。 《众妙之门》书名源自英国诗人威廉·布莱的诗句:“如果我们将知觉之门洗涤致净,万物便会以其无限的原貌出现在我们眼前。人们若将自己封闭起来,便只能从洞穴的狭窄细缝中窥探事物。”也与《老子》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有着异曲同工之意。 《众妙之门》是赫胥黎记录自己服用一种从美洲仙人掌中提取的后的视幻体验,以及一些神秘经验造成的影响:“我想,我见证了亚当被造出来那个清晨所见的一切——每时每刻都有奇迹,以赤裸裸的方式显现。”是其亲临天堂、地狱般神秘领域的靠前手经验记录,开启了现代知觉、灵性、极限探索的先河,深刻影响了西方当代文化。《天堂与地狱》是《众妙之门》的续篇,进一步深入探讨了艺术经验的感官
我总认为,三、四十年代投身革命的那一代中国作家是很独特的。他们多数曾真诚地把社会理想和艺术理想合二而一,他们首先是一个“虽九死犹未悔”的马克思主义者,其次才是一个作家。他们大都经历了一个文学的非同寻常的年代。从四十到七十年代,作家被赋予了革命机器中的齿轮和螺丝钉的任务,即对革命事业只有维护、辩护的义务,没有质疑、批判的权利。他们一方面要服从革命的需要,另一方面又操守着心灵深处的良知和人道精神。他们在一条窄小的夹缝中谨慎而执著地作着文学的运思。黄秋耘属于这一代作家中的一员。带着时代的强烈印记,黄秋耘,这位半生戎马半生翰墨的长者,从他拉开文学生涯之幄幕时起,就显示了他的“知”与“情”兼胜的禀赋。作为一个早年投身革命、一九三六年十月就加入共产党的老革命,他有清晰而理智的人生信仰:
《线装经典:中华美文》选取了诗词、曲赋、散文、文论等各种中国文学中脍炙人口的精粹之作,并辅以精美的译文和赏析,意在弘扬中华文化,引导读者朋友重温经典,领略中华文典的博大、厚重与丰富多彩,铭记那些震撼心灵的经典句段。
这些作品为故事会公司旗下《故事会》文摘版杂志0期至2期之汇总,杂志中的文章适宜当代青年读者阅读,在市场上受到读者,特别是青年学生群体的欢迎,对于青年的思想熏陶,人格养成,理想信念,以及学生作文,提高语文素养等都起到很好的作用。
《资中筠自选集:不尽之思》所收文章写于1995—2009年间。《资中筠自选集:不尽之思》所收文章,大都数写于2000年之后,少部分写于2000年之前。内容包括回忆与作者相关的人物,以及有关上个世纪作者个人经历的杂忆。作者深情地回忆了冀朝鼎、杨朔、廖承志、宗璞、雷海宗、袁同礼等,自己的恩师刘金定、相濡以沫的丈夫陈乐民,以及自己在印度、越南等国的一些经历,特殊年代的记忆和在清华园读书的回忆等。
本书为苏珊·桑塔格全集一种,桑塔格日记卷,时间跨度从1947至1963年,这16年正是桑塔格从一个花季少女成长为一个青年作家以及单身母亲所走过的历程,其生命的中心内容就是不顾一切地去经历:如饥似渴地去阅读,竭尽全力地去理解,生活与写作密不可分,从而部分地回答了桑塔格何以为桑塔格的问题。
英美自然文学作家追求的是一种宁静的艺术,他们的作品展现了一种自然清新、别具一格的审美取向。本书是一本研究英美自然文学的文集,作者不仅深入观察美国自然文学作家群(爱默生、梭罗等人)、女性自然文学作家(苏珊库珀等人)的兴起,而且把目光投放到欧洲,关注从18世纪到20世纪的英国自然文学作家的谱系(吉尔伯特怀特、理查德杰弗里斯、WH赫德森、爱德华托马斯),还敏锐地将美国自然文学作家与中国古典文学作家做了独特的比较。 本书作者将这些作家的文字融入到自己对当今社会的思考,对人类永恒主题的思考,因而更富有现实意义。
《资中筠自选集:不尽之思》所收文章写于1995—2009年间。《资中筠自选集:不尽之思》所收文章,大都数写于2000年之后,少部分写于2000年之前。内容包括回忆与作者相关的人物,以及有关上个世纪作者个人经历的杂忆。作者深情地回忆了冀朝鼎、杨朔、廖承志、宗璞、雷海宗、袁同礼等,自己的恩师刘金定、相濡以沫的丈夫陈乐民,以及自己在印度、越南等国的一些经历,特殊年代的记忆和在清华园读书的回忆等。
英美自然文学作家追求的是一种宁静的艺术,他们的作品展现了一种自然清新、别具一格的审美取向。本书是一本研究英美自然文学的文集,作者不仅深入观察美国自然文学作家群(爱默生、梭罗等人)、女性自然文学作家(苏珊库珀等人)的兴起,而且把目光投放到欧洲,关注从18世纪到20世纪的英国自然文学作家的谱系(吉尔伯特怀特、理查德杰弗里斯、WH赫德森、爱德华托马斯),还敏锐地将美国自然文学作家与中国古典文学作家做了独特的比较。 本书作者将这些作家的文字融入到自己对当今社会的思考,对人类永恒主题的思考,因而更富有现实意义。
《资中筠自选集:不尽之思》所收文章写于1995—2009年间。《资中筠自选集:不尽之思》所收文章,大都数写于2000年之后,少部分写于2000年之前。内容包括回忆与作者相关的人物,以及有关上个世纪作者个人经历的杂忆。作者深情地回忆了冀朝鼎、杨朔、廖承志、宗璞、雷海宗、袁同礼等,自己的恩师刘金定、相濡以沫的丈夫陈乐民,以及自己在印度、越南等国的一些经历,特殊年代的记忆和在清华园读书的回忆等。
《兰波作品全集》是部兰波作品的全集。不仅收入了兰波的诗作,还收入了兰波的日记和书信,因而这是一个更为全面和深入地了解兰波的文本。读者在评赏诗人那犹如缤纷幻影的诗作的同时,还将看到放弃文学之后的另一个兰波:孤独、贫困、奔波于丛林大漠之中,索然无味地生活,忍受热带瘴疠所致疾病的折磨,直至死去。诗人兰波和普通人兰波,文字的人和生活的失败者,都为后人留下了无尽话题。
英美自然文学作家追求的是一种宁静的艺术,他们的作品展现了一种自然清新、别具一格的审美取向。本书是一本研究英美自然文学的文集,作者不仅深入观察美国自然文学作家群(爱默生、梭罗等人)、女性自然文学作家(苏珊库珀等人)的兴起,而且把目光投放到欧洲,关注从18世纪到20世纪的英国自然文学作家的谱系(吉尔伯特怀特、理查德杰弗里斯、WH赫德森、爱德华托马斯),还敏锐地将美国自然文学作家与中国古典文学作家做了独特的比较。 本书作者将这些作家的文字融入到自己对当今社会的思考,对人类永恒主题的思考,因而更富有现实意义。
阿道司·赫胥黎著,陈苍多译的《众妙之门》包括赫胥黎的两部经典作品:《众妙之门》《天堂与地狱》。 《众妙之门》书名源自英国诗人威廉·布莱的诗句:“如果我们将知觉之门洗涤致净,万物便会以其无限的原貌出现在我们眼前。人们若将自己封闭起来,便只能从洞穴的狭窄细缝中窥探事物。”也与《老子》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有着异曲同工之意。 《众妙之门》是赫胥黎记录自己服用一种从美洲仙人掌中提取的后的视幻体验,以及一些神秘经验造成的影响:“我想,我见证了亚当被造出来那个清晨所见的一切——每时每刻都有奇迹,以赤裸裸的方式显现。”是其亲临天堂、地狱般神秘领域的靠前手经验记录,开启了现代知觉、灵性、极限探索的先河,深刻影响了西方当代文化。《天堂与地狱》是《众妙之门》的续篇,进一步深入探讨了艺术经验的感官
《河西宝卷集粹(套装共2册)》内容广泛,上下数千年,纵横几万里,从神仙道士到僧侣尼姑,从帝王将相到黎民百姓。从忠臣孝子到奸贼,无所不有。故事情节曲折离奇,表现手法丰富多彩,一波三折,摇曳生姿。书中收集了作者三十余年间植根于河西地区搜藏、传抄并整理的《精忠宝卷》、《紫荆宝卷》、《老鼠宝卷》等十八部宝卷,以及《雅俗关系的现代立场》、《对几部宝卷的评析》等研究论文,是宝卷与传统文化研究领域的重要成果。
英美自然文学作家追求的是一种宁静的艺术,他们的作品展现了一种自然清新、别具一格的审美取向。本书是一本研究英美自然文学的文集,作者不仅深入观察美国自然文学作家群(爱默生、梭罗等人)、女性自然文学作家(苏珊库珀等人)的兴起,而且把目光投放到欧洲,关注从18世纪到20世纪的英国自然文学作家的谱系(吉尔伯特怀特、理查德杰弗里斯、WH赫德森、爱德华托马斯),还敏锐地将美国自然文学作家与中国古典文学作家做了独特的比较。 本书作者将这些作家的文字融入到自己对当今社会的思考,对人类永恒主题的思考,因而更富有现实意义。
本书由两部分组成:部分,因为爱,以散文诗为主;第二部分,心景,散文。本书主要描写自然风光、游历见闻、切身感受,以及记录值得纪念的重要事件等。本书不仅抒发作者对大自然的亲近和热爱之情,更有朋友间的友情、家人间的亲情,还有对中国文化和宇宙奇观的崇敬之情,以及生活中体会到的喜悦之情。
《胡适文存(4)(修订精装典藏版)》收录的是1930年至1935年之间胡适发表的有关文学革命、哲学研究和历史考证等方面的文章。包括:说儒、楞伽宗考、《楞伽师资记》序、荷泽大师神会传、我们走那条路、惨痛的回忆与反省、信心与反省、悲观声浪里的乐观、写在孔子诞辰纪念之后、领袖人才的来源、所谓“中小学文言运动”、我们今日还不配读经、充分世界化与全盘西化、人权论集。
司徒雷登,何以被称为“燕园之父”?燕京大学,在其生存的33年之中创造了怎样的奇迹与辉煌,又是怎样消声匿迹于历史尘埃中的?阮振铭著的《司徒雷登情系燕京大学》以文学表述的真切故事和翔实细节,交织鲜活的人物与史实,不仅勾连出那一个沧海桑田的时代,而且苏醒了一个肩负人类教育使命的人,在风云激荡中永不熄灭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