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方教育史经典名著译丛:教育家的学说》框架来看,除“前言”(1979年第五版)外,《教育家的学说》共有13章。 在章“教育家”中,作者首先论述了何谓人类教育史上的“教育家”。在他们看来,在教育的历史进程中,曾产生过一些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教育家。因为“人们会发现,在面对现实教育问题时,人们仍然可以通过阅读他们的作品,从他们的思想中获得许多有益的启迪。仅凭这一点,他们就完全可以被称为“教育家”,①。大凡“教育家”都具有五个共同特征:,每位教育家都为教育的发展贡献了新的理论或对教育进程中的问题作了新的阐释。第二,他们或多或少都是哲学家。第三,他们的理念具有新奇性。第四,能够发现这些教育家的思想对教育实践产生影响的场所。第五,他们的著作在某个时期显然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在这一章中,作者还
青浦的教学改革实验基础宏大而扎实.实验时间之长、规模之大是世所罕见的。它具有中国特色,是我国教育理论研究同教育实践相结合的范例,实验研究者提出的”学会教学”、寻找中西方教育教学的“中间地带”、教师专业成长的“行动教育范式”等,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知行合一”的精髓,可与当代国际上的先进教育思想媲美.丰富了我国教育理论的宝库。 本书记述了我国数学教育传家顾泠沅教授扎根课堂的30年青浦实验研究。青浦实验肇始于全国范围的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旨在通过探求让所有学生都能有效学习的教学措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本书分三个部分:第一篇,青浦实验,穷则思变的扎根研究,第二篇,中间地带:跨越东西方教学差异,第三篇,行动教育:教师在职教育新范式。共27万字左右。
本书为2014年浙江省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汇编,包括:一等奖11项、二等奖44项,其中8项高职类成果获一等奖,占全国职业教育一等奖获奖总数16%,位居全国;本科高校3项成果获一等奖、24项成果获二等奖,获奖率高达67.5%,位列全国第四。
钱伟长先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处处闪现着忧国忧民、振兴教育的宏伟思想,充满着睿智的教育理念,他所作的关于他新教育的不懈探索,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和深刻的启迪作用,值得我们很好的发扬光大。《钱伟长论教育》所收录的90篇文章,正是钱伟长半个多世纪来的思考、实践、探索、体会和认识的记录,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本书是在2006上海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本的基础之上进行的部分修订再版。
在一个知识就是力量(权力)的时代里,重申知识即美德,乃是一种不合时宜的呼告。重温古典教育理念,不是为了重建,而是为了保卫教育,呵护日益挤迫中的心灵世界,使教育实践真正成为扩展人的主体性、而不是强化人的奴役的积极实践。教育哲学的古典转向,意在直面时代难题,回到基本问题,守护教育永恒的主题,那就是:立人究竟何以可能?本书是作者对当下教育问题的思考。作者通过重温古典的教育智慧和精神,在面对当下问题的基础上,寻求当下教育精神的合理建构。本书是对《古典传统的回归与教养性教育的重建》的修订,观点更为突出、深刻。
《站在大学讲台上:北京高校第六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实录及教案汇编》对北京高校青年教师的教学展示、课堂教案进行了汇编,比赛包括文科、英语和理工科,涵盖学科范围广,既是大赛文献的积累,更是青年教师教学设计和个人风采的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