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全集》是研究王阳明心学思想及王阳明一生重要的著作,是儒家思想中的代表作。 阳明先生的门人徐爱、薛侃、南大吉刻印了《传习录》。其后钱德洪、邹守益、欧阳德、王畿等人在明嘉靖年间又陆续刻印了阳明先生的《文录》《文录续编》《年谱》等。隆庆六年(1572),御史谢廷杰巡按浙江时,汇集了《传习录》《文录》《别录》《外集》《续编》《世德纪》,以及《年谱》《奏疏》《祭文》等,整理而成《王文成公全书》,刊行于世。全书共三十八卷,分为《语录》《文录》《别录》《外集》《续编》《附录》,附录又包含《年谱》《年谱附录》《世德纪》《世德纪附录》。这是王阳明先生的全集,以后刊行的各种全集,基本都是依据此刻本翻刻或排印。 本套《王阳明全集》的简体版,是以民国二十三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王
《孝经》以孝为中心,比较集中地阐发了儒家的伦理思想。它肯定 孝 是上天所定的规范,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 。书中指出,孝是诸德之本, 人之行,莫大于孝 ,国君可以用孝治理国家,臣民能够用孝立身理家,保持爵禄。《女孝经》仿《孝经》分十八章,章首皆假班大家以立言,也是中国古代对女子进行教育的优秀读物。本次出版,为方便现代读者阅读,我们在对原文进行精心校对的基础上,又进行了详尽的注释和准确流畅的翻译。
《墨子》是先秦时期墨家学派的典籍,现存五十三篇,一般认为是由墨子的弟子及其后学在不同时期记述编纂而成。书中主要阐述了墨家的 兼爱 、 非攻 、 尚贤 、 尚同 、 非命 、 非乐 、 节葬 、 节用 等观点。墨家在战国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为 显学 。本次出版,为方便现代读者阅读,我们在对原文进行精心校对的基础上,又进行了详尽的注释和准确流畅的翻译。
《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X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是中国科技史料中保留丰富的一部,它更多地着眼于手工业,反映了明代末年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时的生产力状况。
旧刊《王文成公全书》的基础上,进行繁简转化,编辑整理而成,同时结合并吸取近年来*收集整理的王阳明文稿、资料及研究成果,亦参考比对了其他版本的王阳明文集。 《全集》分为语录、文录、别录、外集、续编、补录、年谱、附录等八部分,同时收录有王阳明门人弟子、同僚、友人及历代文人学者所撰写的有关王阳明本人及著作的文章。这些文字或生动再现了王阳明其人其事,或饱含对恩师的孺慕之情,或严谨中肯地评价了王阳明著作及思想的起转传承,对于研究王氏学说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特将此类文章编辑整理,置于各卷章节之首,以供读者参照阅读。这也是此次编辑出版不同于以往版本的*特色。
《颜氏家训》是南北朝时期著名学者颜之推为了用儒家思想教育子孙,确保家庭的传统与地位,而作的一部家庭教育教科书。全书一共分成二十篇,涵盖了他一生关于士大夫立身、治家、处事、为学的经验总结,系统而全面地阐述了颜之推的家教理念,在封建家庭教育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本次出版,为方便现代读者阅读,我们在对原文进行精心校对的基础上,又进行了详尽的注释和准确流畅的翻译。
《菜根谭》是明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成书于万历年间。作为一部富有汉民族生活伦理思想的著作,它深刻的体现了汉族传统道德生活化的倾向。
《小窗幽记》儒道通俗读物,一名《醉古堂剑扫》,十二卷,格言警句类小品文。全书始于醒,终于倩,虽混迹尘中,却高视物外;在对浇漓世风的批判中,透露出哲人式的冷隽,其格言玲珑剔透,短小精美,促人警省,益人心智。本次出版,为方便现代读者阅读,我们在对原文进行精心校对的基础上,又进行了详尽的注释和准确流畅的翻译。
“忠”是古代儒家学说的重要内涵与范畴。“忠孝两全”是古代对一个人很完美的评价。吴守义译的《忠经诠解》所讲述的“忠”,主要是从马融著的《忠经》的原文和译文中阐发对忠的理解。本书在叙述方面弱化了古代统治阶级大肆宣扬的忠君思想.并将古人“忠”的智慧运用到现代社会当中。因为在当今社会。忠于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对于一个人来说是成功的前提。 《忠经》中体现的“忠”,要点在于“一其心”,忠的作用是“为国之本,何莫由忠。忠能固君臣,安社稷,感天地,动鬼神,而况于人乎”。《忠经》对于不同等次的人,提出了不同的的要求,上至君王,下至平民,须各尽其忠。此外,《忠经》还提出了许多对后世忠德观念有深远影响的重要原则。这些原则不仅反映了两汉时期忠德的主要内容,而且标志着春秋时期所产生的忠德观念已发展成为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