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章句集注》是“古典名著聚珍文库”系列之一。朱熹首次将《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并列。朱熹认为《大学》中“经”的部分是“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传”的部分是“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而由“子思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四者上下连贯传承而为一体。因《大学》、《中庸》中的注释称为“章句”,《论语》、《孟子》中的注释集合了众人说法,称为“集注”,后人遂合称其为“四书章句集注”,简称“四书集注”。
《中国儒学》是一套百科全书式的著述,它着眼于对儒学这一中国历史上影响的思想流派作较全面、系统的介绍。本书是第二卷,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人物传略:收录中国儒学发展史上的代表人物二百多位,如孔子、朱熹、戴震、王国维、冯友兰等,分别介绍了他们的生平、思想、著作及其学术贡献。二、学派书院。辑有重要的学派和书院四十多个,如公羊学派、郑学、皖派、白鹿洞书院、万木草堂等,陈述了各自的学术特色(或办学宗旨)、主要人物的活动及其兴衰概况。
《庄子义海纂微(上下)》由南宋褚伯秀撰。成于宋咸淳庚午(1270年)。其书纂郭象、吕惠卿、林疑独、陈祥道、陈景元、王雱、刘概、吴俦、赵以夫、林希逸、李士表、王旦、范元应十三家之说,而断以己意。多引陆德明《经典释文》,因本书主义理,不主音训,故不列陆书于十三家中。成玄英疏、文如海《正义》、张潜夫《补注》皆间引之,亦不列于十三家。宋以前解《庄子》者,梗概略具于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