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1星以上
  • 0-2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2折2折-3.9折
筛选:
    • 本草纲目(中华国学经典精粹·医药养生本)
    •   ( 10360 条评论 )
    • (明)李时珍 著,张凤娇 译 /2015-07-01/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本草纲目》是成书于我国明代的一部杰出的药物学著作,也是一部集16世纪以前中国本草学之大成的药典,对我国近代药物学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在世界范围内也有着极佳的声誉,被誉为 东方药物巨典 。 本书以权威的金陵古本为蓝本,本着取古人之要义、为现代人所实用的原则,删繁就简,精选精校,辑录精华,保留了至今常见常用的本草,及切实有效的复方,原汁原味再现天下药典之精华,指导今人认识本草。

    • ¥12 ¥12 折扣:10折
    • 中华经典诵读教材(第二辑)——神农本草经
    •   ( 2811 条评论 )
    • 中华文化讲堂 /2016-02-01/ 团结出版社
    • 《中华经典诵读教材》(第二辑)(全15册)遴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儒释道典籍三十五种,采用大字注音、正体竖排,是一套专门用于诵读的经典教材。经文采用*善的底本,反复校对,标点、注音参考学者注疏,力求准确无误。适合作为少年儿童的经典诵读教材,也可以作为成年人学习经典的诵读读本。 全书包括:《小学经典选编》《千家诗、神童诗、续神童诗、增广贤文、名贤集》《五字鉴、鉴略》《小学弦歌》《楚辞》《古文观止(全二册)》《格言联璧》《养正遗规》《女德启蒙经典选》《孙子兵法、六韬、三略》《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选》《中医启蒙经典选》《六祖坛经》。

    • ¥17.2 ¥20 折扣:8.6折
    • 医学心悟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 57 条评论 )
    • (清)程国彭 /2019-01-01/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医学心悟》综合性医书。五卷。清·程国彭撰于1732年。卷一总术四诊八纲及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法的理论、法则及其在临床上的运用;卷二阐述《伤寒论》的理论和证治;卷三-五分述内、外、妇产、五官等科主要病证的辨证论治,每证分别记述病原、病状、诊断和治法。全书语言精练,分类清楚,论述简要,选方切于实用,并有人自拟经验效方,在临床医学门径书中很有影响。程国彭,字钟龄,天都(今安徽歙县)人。自幼学医,博采众长,后积三十年临床经验著成此书。本书共分五卷,末附"外科十法"一卷。

    • ¥20 ¥36 折扣:5.6折
    • 伤寒论类方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 18 条评论 )
    • 徐大椿 撰 /2015-12-01/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伤寒论类方》,清代徐大椿撰。全书共四卷,将《伤寒论》113方分为桂枝汤类、麻黄汤类等12类,每类先定主方,然后以同条诸方附于其下,条分而缕析。编排方法上,首列方名,次方药,次煎服法,次原文适应证。注文则以夹注按语的形式出现,阐释经方的精思妙用及证之病变机理。本次整理以乾隆半松斋本为底本。

    • ¥19.5 ¥35 折扣:5.6折
    • 脉经本《伤寒论》 敦煌本《伤寒论》(残卷) 金匮玉函经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 3 条评论 )
    • 刘星 /2024-08-01/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本书由《脉经本 伤寒论 》《敦煌本 伤寒论 残卷》《金匮玉函经》合并而成。 《脉经本 伤寒论 》是《伤寒论》版本中现存最早的一种古传本,收录于《脉经》卷七中。 《敦煌本 伤寒论 (残卷)》是1900年发现的、具有极高学术价值的《伤寒论》版本。由于敦煌本《伤寒论》抄写的年代较早,发现的时间较晚,元明清研究《伤寒论》的诸多名家均未见到过,因此对研究和校勘《伤寒论》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金匮玉函经》与《伤寒论》同体而别名,原因是“以防后世之亡逸”。

    • ¥19.9 ¥39 折扣:5.1折
    • 脾胃论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 15 条评论 )
    • (金)李杲 /2019-01-01/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脾胃论》(1249 )金.李杲(东垣、明之)著。全书三卷。作者依据临床实践,结合医学理论,认为脾胃在人体生理活动中最为 重要,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主张。全书遵崇《内经》“人以水谷为本”的宗旨,以“人以胃气为本’的思想为基础,着力阐发“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病机理,倡导培补脾土、潜降阴火的治则思想,形成较为系统的脾胃内伤病的辨证论治理论体系。书中用方虽多延用《内外伤辨惑论》,但又作了进一步的理论阐发,总以培土补中,甘温除热,甘寒泻火为原则。

    • ¥6.6 ¥12 折扣:5.5折
    • 石室秘录 第2版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 46 条评论 )
    • (清)陈士铎 /2019-07-01/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石室秘录》卷一至卷五上半部分,以治法为纲,依次列举了一百二十八种治法。卷五下半部分论述了五行、脏腑、阴阳、昼夜、四时等十七论以及儿科诊法等。卷六为伤寒、中寒、中暑、水湿、热症、燥症、内伤七门,每门中分别论述了相关疾病的治法,以及血症、腹痛、喉痛等十六种杂症的治法。这种以治法为纲的编写方法,是本书的主要特点。陈士铎在他的这部书中总结和记录了他的临证经验,具有很高的临床指导价值。

    • ¥20 ¥32 折扣:6.3折
    • 黄帝内经 姚春鹏 译注
    •   ( 74 条评论 )
    • 姚春鹏 译注 /2016-03-01/ 中华书局
    •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各十八卷、各八十一篇,总共十八万字有余。《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其名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方技略》,书以黄帝和岐伯等人对话的形式写成,作者似乎就是黄帝和岐伯等人。其内容不仅限于医学,而与中国古代的哲学、天文、地理等学科密切相关,是一部关于哲学和自然科学的综合著作。 本书注译者选择了最能反映中医学术思想特点的篇章和段落加以注译,在“题解”部分,对篇中的名言加以提示,在注释时多引证诸子之言,以加深对《内经》思想的理解。古人讲做学问要懂得溯本求源,译文以直译为主,追求顺畅简洁的特点。北宋理学家程颐在《易传序》中说:“予所传者辞也,由辞以得其意,则在乎人焉。”望读者朋友能够借助注译这一津梁,进入中国医学养生文化这

    • ¥14.6 ¥28 折扣:5.2折
    • 内经知要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 11 条评论 )
    • (明)李中梓 /2019-01-01/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内经知要》为李中梓所撰。李中梓(1588~1655)字士材,号念莪,明末华亭(今江苏松江)人。为明末有名医家,-生对中医理论研究十分重视,兼取众家之长。其论述医理,颇能深入浅出。所著诸书,多能通俗易懂,《内经知要》是其影响较大的著作,对《黄帝内经》删繁从简,进行选择性的类分,编成《内经知要》一书,使《黄帝内经》的内容更加精实简要,后人学起来更加容易。《内经知要》共有上、下两卷,分成道生、阴阳、色诊、脉诊、脏象、经络、治则、病能八类,将祖国医学的基础理论概括无遗,所以至今仍为后学者所欢迎。本次整理,以乾隆二十九年甲申扫叶山房刻本为底本,经过精心校勘而成。

    • ¥8.9 ¥16 折扣:5.6折
    • 小儿药证直诀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 1 条评论 )
    • 无 /2023-12-01/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小儿药证直诀》,又名《小儿药证真诀》《钱氏小儿药证直诀》,为宋代著名医家钱乙撰,钱氏门人阎孝忠编次。成书于宋宣和元年(1119)。 全书分为上、中、下三卷,上卷专论小儿脉、因、证、治,收列儿科常见病证治80余条,中卷收载典型病案23则,下卷列载方剂124首,论述儿科方剂的配伍和用法。 钱氏所倡导的脏腑辨证学说,强调脏腑之间的生克制化在诊断和治疗上的意义,主张小儿“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力戒妄攻误下;力倡“肝有相火,有泻而无补;肾有真水,有补而无泻”之说,高度概括并发挥了肝肾二脏的理论和论证辨治特点,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钱氏深得张仲景金贾肾气丸奥旨,创制了去附桂成六味而作为培补小儿阴精的第一方剂;因脏腑虚实而巧制补泻之方,如以本脏之色命名的泻青丸、导赤散、泻黄散、泻

    • ¥14.5 ¥26 折扣:5.6折
    • 养生类纂 (南宋)周守忠 中华书局【正版书】
    •   ( 3 条评论 )
    • (南宋)周守忠 /2013-01-01/ 中华书局
    • 南宋周守忠纂辑的《养生类纂》是一部综合性养生著作,系汇集一百三十余种古籍中有关养生保健的理论和方法而成,内容全面,资料丰富,归类编次条理清晰,颇便使用。上卷分为养生、天文、地理、人事四部,下卷分为毛兽、鳞介、米谷、果实、菜蔬、草木、服饵七部,共十一部。今约请专家,精选底本,选录各部中养生价值的文段,加以注译、点评、插图,校勘精审,翻译晓畅,注释详尽准确,点评独到,插图精美。

    • ¥16 ¥49 折扣:3.3折
    • 黄帝内经 中国文联出版社
    •   ( 8 条评论 )
    • [上古]黄帝 等 /2016-08-01/ 中国文联出版社
    • 《黄帝内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不仅是一部经典的中医名著,更是一部博大精深的文化巨著。 上古黄帝等著的本书以生命为中心,从宏观角度论述了天、地、人之间的相互联系,讨论和分析了医学科学的基本命题――生命规律,并创建了相应的理论体系和防治疾病的原则和方法,包含着哲学、政治、天文等多个学科的丰富知识,是一部围绕生命问题而展开的百科全书,也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

    • ¥11.8 ¥34 折扣:3.5折
    • 耿氏六代咽喉科传灯录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 6 条评论 )
    • 耿鉴庭 编著 /2012-07-01/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耿鉴庭教授为扬州耿氏六世传医,医名遍南北,他不仅精于咽喉科疾病的诊治,对于医学史、文献学、图书版本学及文物考古的研究,均卓有成就。本书集耿教授治疗咽喉科疾病的独特经验,咽喉科得效方数十首,有方,有加减法,有方解,有歌诀,极为实用,十分难得。

    • ¥15.6 ¥28 折扣:5.6折
    • 洗冤集录译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   ( 27 条评论 )
    • (宋)宋慈 著;高随捷,祝林森 译注 /2016-04-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洗冤集录》六卷,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系统总结尸体检查经验的法医学名著,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较为完整的法医学专著。自南宋后,《洗冤集录》成为历代官府尸伤检验的蓝本,曾定为宋、元、明、清各代刑事检验的准则,是刑、法官之书,在中国古代司法实践中起过重大作用。

    • ¥11.5 ¥22 折扣:5.2折
    • 温疫论 第2版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 4 条评论 )
    • (明)吴又可 /2019-07-01/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温疫论》是我国医学发展目前的第一部温疫学专著。全书共二卷。卷上共载文五十篇,主要论述温疫之病因、病机、证候、治疗、变证、宜忌.以及温疫与伤寒的区别。卷下载论文三十余篇,重点叙述温疫的种类、传变、治疗原则,各种兼证、变证的治疗和调理,分析前人对温疫认识错误及原因,并对有代表性的错误观点进行了分析批判。《温疫论》开创了中医外感病防治的新局面,创立了较为完整的温病学理论体系,对温病学的发展具有划时代影响。

    • ¥9.4 ¥15 折扣:6.3折
    • 王旭高临证医案 第2版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 13 条评论 )
    • (清)王泰林 /2019-07-01/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王旭高临证医案》,医案著作,4卷。清代王泰林(旭高)原著,后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经方仁渊整理编排而问世。本书依类编次,计分为26门,主要有暑邪、伏暑、痢疾、中风、肝风痰火、虚劳、吐血、鼓胀水肿、脘腹痛、噎膈反胃、痰饮、妇产、外疡等门。书中所选案例资料较完备,病例中有复诊者颇多,前后推究,便于考其得失。王氏脉案记叙详细,案后有方氏所加按语,且于每门结尾之处附有方氏撰写的综述结语,点明该病证治疗大法,以资学者参考。王氏医案分析病证见识超群,处方灵变而有规矩,并非高深莫测,因而易于学步。

    • ¥15.6 ¥25 折扣:6.2折
    • 万育仙书/古医籍稀见版本影印存真文库
    •   ( 7 条评论 )
    • (清)曹无极 /2015-09-01/ 中医古籍
    • 曹无极撰的《万育仙书》分上下两卷,上卷育儿,下卷养生。上卷首列观手面五指、望虎口三关、察面部五位气色诸项以辨病之深浅、症之顺逆。所举极详,仅三关指纹形色就有十六种之多,并将面部分为五个部位,一一与五脏对应,提出了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诊断依据。下卷所论养生,虽多出自道家摄生之功法,但其摒弃了炼丹、神仙方术等虚妄之说,而注重气功、导引的治疗作用。治疾与养生相结合,药物与气功相结合的养生学特点。全卷图文并茂,形象生动,易学易记。所授功法、简便实用,有病却病,无病养寿。

    • ¥15.7 ¥25 折扣:6.3折
    • 万育仙书 (清)曹无极 撰
    •   ( 20 条评论 )
    • (清)曹无极 撰 /2015-09-01/ 中医古籍出版社
    • 本书分上下两卷,上卷育儿,下卷养生。上卷首列观手面五指、望虎口三关、察面部五位气色诸项以辨病之深浅、症之顺逆。所举极详,仅三关指纹形色就有十六种之多,并将面部分为五个部位,一一与五脏对应,提出了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诊断依据。下卷所论养生,虽多出自道家摄生之功法,但其摒弃了炼丹、神仙方术等虚妄之说,而注重气功、导引的治疗作用。治疾与养生相结合,药物与气功相结合的养生学特点。全卷图文并茂,形象生动,易学易记。所授功法、简便实用,有病却病,无病养寿。

    • ¥14.5 ¥25 折扣:5.8折
    • 形色外诊简摩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 7 条评论 )
    • (清)周学海撰 /2020-06-01/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形色外诊简摩》,诊断学著作,2卷。清代周学海(澂之)撰。刊于光绪二十年(1894年)。上卷专论望形,首叙形诊总义,次叙生形(生理性形态)、病形(病理性形态)以及络脉形态等;下卷阐论望色,包括面色、目色、舌色等。书中集历代有关望诊文献,条分缕析,并旁及闻诊、问诊。其“舌质舌苔辨”、“舌苔有根无根辨”两篇医论,阐述尤为精要。现代医家任应秋曾评曰:此两篇“皆望舌中的最根本功夫”。至于伤寒、温病之舌法,虽取陶节庵、叶天士两家之说,然亦结合个人临证经验。全书由博返约,颇切实用。本次重加整理,新增了点评,反映了专家多年研习该书的学术体会与临证实践,为提高中医理论水平与临床疗效提供借鉴。本书适合中医药医疗、教学、科研人员参阅。

    • ¥18.8 ¥30 折扣:6.3折
    • 医学源流论 第2版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 8 条评论 )
    • (清)徐灵胎 /2019-07-01/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医学源流论》属医论著作。分上下二卷,清·徐灵胎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著,时年灵胎65岁,此书是其主要的医学论文集,共收其评论文章九十九篇。上卷论经络脏腑、脉、病、方、药;下卷论治法、书论、各科、古今。内容纵横捭阖,触及之处,每有新见,发前人所未发,言常人所不敢言,针砭时弊甚多,道理论述深湛。如其在《人参论》中称人参为“医家邀功避罪之圣药也”;《用药如用兵论》“传经之邪,而先夺其未至,则所以断敌之要道也”影响了后世截断疗法的产生;《涉猎医书误人论》“涉猎之人,久而自信益真,始误他人,继误骨肉,终则自误其身”。此等评述,切中要害,妙语连珠,今日观之,亦拍案叫绝。清代纪昀谓此书‘‘持论多精凿有据。切中庸医之弊”,将其收入《四库全书·子部》中。本书以清乾隆二十二年半松斋刻本为底本,选择清

    • ¥7.5 ¥12 折扣:6.3折
    • 图注八十一难经译 王树权
    •   ( 9 条评论 )
    • 王树权 著译 /2010-01-01/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难经》文辞古奥,不易理解,历代注家纷纭。《图注八十一难经》为明代张世贤所撰,本次出版以江阴宝文堂版为底本校注而成。《图注八十一难经译》每难由原文、图注、注释、语译、按语五部分组成,经语译、注释后,易于今人理解。

    • ¥13.9 ¥25 折扣:5.6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