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概》是作者刘熙载平时论文谈艺的汇编,成书于晚年。全书共6卷,分为《文概》、《诗概》、《赋概》、《词曲概》、《书概》、《经义概》,分别论述文、诗、赋、词、书法及八股文等的体制流变、性质特征、表现技巧和评论重要作家作品等。
叶定莲、王义骅编写的这本《褚遂良楷书集字作品精粹》是用唐代书法家褚遂良书写的《雁塔圣教序》的楷书单字集成二字、四字、多字、成语、对联、古诗等书法作品形式,书中以作品示例和单字示范为主,以供读者创作使用和临摹参考;另加入四十二条知识性短文,便于读者学习和欣赏。
本书中草书的起源,或言汉初,或言季秦,且有谓始于屈子草藳者,而皆失之拘泥!若以草书这构造立说,则章草或今草茂密整齐之组织,尚不曾见于汉初;若以草书之意义立说,则宋张拭所谓“草书不必近代有之,必自笔札已来便有之,但写得不谨,便成草书”,最为笃论!则亦可云远昉靈均之前!故吾人当以今日所见之草书法帖,及竹木砖石等材料为依据,然已有千余年之历史矣。文字为载记思想之符号,愈更利,愈适用,试观数千年来书体之演进,益征此理。而初为趨急赴速应运而生之草书,至后世仅重笃其个体之发展,而玩疏其係统之组织,致翻不若楷书之普及社会,至号憾焉! 先生法书炳曜寰宇,青年学子,最喜规抚,而标准草书,发千余年不传之秘,为过去草书作一总结账,为将来文字开一新道路。
《点石斋画报》为中国最早的旬刊画报,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创刊,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停刊,画报内容反映19世纪末社会热点。朝政大事,三教九流,各国风俗景物,近代科学知识无不列入其中。参与创作的画家除吴友如和王钊外,还有金蟾香、张志瀛、周慕桥等17人。绘画采用西方透视画法,构图严谨,线条流畅简洁。
周默先生爱紫檀,沉潜优游于紫檀之中数十年。他不仅是一位高明的紫檀玩家,还是颇有识见的紫檀研究专家。为了探索紫檀的奥秘,周默先生多年来流连于博物馆、古玩收藏地,并辗转于南方山林幽深之所,数度深入印度、缅甸等国,沿着当年紫檀传入我国的途径,寻找他所需要的资料。其间涉艰历险,矢志不辍。集数十年实地考察和文献推求之心得,成《紫檀》一书。 这是目前我国本系统考察紫檀历史和艺术之著作。本书大大丰富了紫檀研究的领域,发掘了很多不为学界涉略的中国紫檀珍贵文献,对紫檀质料的辨析、中国紫檀艺术的发展等若干重要问题作了深入研究,对学界一些模糊的观点作了澄清。
《唐诗画谱》为明代黄凤池编纂。他从唐诗中选出五言、七言、六言绝句各数十首,请画家为之图、书家为之书,并付之于书版。明万历三十年至四十年间,武林(杭州)顾炳编印《顾氏画谱》,宛陵(宣城)汪君出版《诗余画谱》,及《唐诗画谱》行世,论之者评为「后来居上」。书中插图为当时名手蔡元勋所绘,而刻线稳健,刃锋不露,是美术欣赏和研究的稀有珍品。
本书共分四集,四十四种,书家三十五人;诸体兼备,今据民国初年刊本影印,虽标以“近代”,但不拘泥于史学家所划分。 本书为近代碑帖大观:集,包括:杨沂孙临碣石颂、杨沂孙在昔篇、尽冬心华岳碑、何绍基临汉隶等。
本书为清代晚期画家任熊所绘。任氏善山水、人物、花卉、翎毛、虫鱼、走兽,笔力雄厚,气味静穆,深得宋人神髓。尤擅长人物,形象多高古奇倔,得陈洪绶神韵而能别出心裁,其衣纹勾画尤其精彩,铁画银钩,极见功力。在任熊的创作中,成就的是他的四套版画作品:《列仙酒牌》、《于越先贤传》、《剑侠传》、《高士传》。本次将此四套作品汇集出版,集中反映任氏版画创作的艺术特色,以助赏玩之一端。
为了让广大书法爱好者欣赏到精美的书法作品,编者们本着推陈出新、真实可信的原则,从《三希堂法帖》刊载的墨迹真本中精选了多位名家的两百多种传世墨迹,并将后来收集到的传世墨迹补充进来编成此书。这些作品现均珍藏于各大博物馆中,价值连城,难得近观。
《中国历代绘刻本名著新编:点石斋画报故事集(午集)·客从何来》为中国最早的旬刊画报,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创刊,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停刊,画报内容反映19世纪末社会热点。朝政大事,三教九流,各国风俗景物,近代科学知识无不列入其中。参与创作的画家除吴友如和王钊外,还有金蟾香、张志瀛、周慕桥等17人。绘画采用西方透视画法,构图严谨,线条流畅简洁。
《艺概》是作者刘熙载平时论文谈艺的汇编,成书于晚年。全书共6卷,分为《文概》、《诗概》、《赋概》、《词曲概》、《书概》、《经义概》,分别论述文、诗、赋、词、书法及八股文等的体制流变、性质特征、表现技巧和评论重要作家作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