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书的主体部分是标点整理明代养生著作《静坐要诀》,作者为晚明著名的士人袁了凡。袁了凡,名黄,号了凡,因著有《了凡四训》和推行 功过格 教人行善积德,而为人们所熟知,并有《静坐要诀》、《祈嗣真诠》、《摄生三要》等养生类著作。其中《静坐要诀》为近代提倡静坐养生的蒋维乔等人继承和提倡,得到广泛的传播。 本书稿前有严蔚冰撰写的导读,文后加了若干注释,并附有《摄生三要》等相关文献。 此次增订,增加了袁了凡解答静坐实修问题的两封书信,并对原版内容进行了文字修订,升级了装帧设计。
本书第二卷内容为道教的经籍书文和教义规戒。前者除道书总集和类书外,还分门别类介绍有关教理教义、戒律劝善、方术科仪、神仙道士传、宫观名山等内容的主要典籍近百种;从浩如烟海的历代道书中撷取精华,门类比较齐全,读后可知道教典籍之梗概。教义规戒部分系统地介绍了道教教义的历史渊源、历史演变、主要内容、各派观点及其社会影响等为目前众多有关道教读物中所仅见。
《晚清政治与佛学》系作者蒋海怒在其中山大学博士后出站报告基础上修改而成。本书集中探讨晚清佛学的政治伦理维度。作者认为:晚清思想的一个重要特色是佛学与政治思潮关涉日益紧密,而政治思想家多兼佛学家,进而形成以政治改革为重心的“政治佛学”。“政治佛学话语”渊源自乾隆末年彭绍升和戴东原之间的儒佛之辩,并经龚自珍和杨文会的次第开展,后在1890-1911年之间形成了虽历时短暂,然而却影响深远的近代政治言说范式。清末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章太炎等人均以佛学思想为媒介提出自己的政治思想,由此呈现了佛学与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等思潮的诸多联系。本书在吸取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以人物为线索,探讨了晚清思想家及各类佛学信仰共同体与政治思潮的关涉,对许多晚清思想史问题作出了新颖别致、饶有兴味的“知识史”考察
《老子》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呢?有说它是言哲思的,有说它是言治术的,有说它是言兵事的。作者认为《老子》是一部讲何为真生命的书,是讲如何修为一个真身,建构一个真世界的书。本书作者把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编成此书献给读者,使读者观后认识到:《老子》是一部大智慧的书,是一部去蔽存真的书。
《老子》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呢?有说它是言哲思的,有说它是言治术的,有说它是言兵事的。作者认为《老子》是一部讲何为真生命的书,是讲如何修为一个真身,建构一个真世界的书。本书作者把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编成此书献给读者,使读者观后认识到:《老子》是一部大智慧的书,是一部去蔽存真的书。
由尚荣译注的《坛经》是中国僧人撰写的著述中专享被冠以“经”的一部佛教典籍,其核心思想是“即心即佛”、“顿悟成佛”。《坛经》在把佛性归诸心性、把人变成佛的同时,倡导“即世间求解脱”,主张把入世与出世统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