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元代初年大司农司编纂的综合性农书。成书于至元十年(1273)。其时元已灭金,尚未并宋。因系官书,故不题撰者姓名。本书内容以北方农业为对象,农耕与蚕桑并重。卷一典训,记述农桑起源及文献中重农言论和事迹;卷二耕垦、播种,包括总论整地、选种和种子处理及作物栽培各论;卷三栽桑;卷四养蚕;卷五瓜菜、果实;卷六竹木、药草;卷七孳畜、禽鱼等。内容绝大部分引自《齐民要术》以及《士农必用》、《务本新书》、《四时纂要》、《韩氏直说》等书,虽系摘录,但取其精华,摒弃名称训诂和迷信无稽的说法;其中也有一些文字是出于编纂人之手,都以“新添“标明。本书在继承前代农书的基础上,对北方地区精耕细作和栽桑养蚕技术有所提高和发展;对于经济作物如棉花和苎麻的栽培技术尤为重视。故此书在当时是一本实用性较强的农书。此
后汉《太平经》是道教重要的经典之一,现存只有明朝《道藏》的一个本子。原书一百七十卷,今本残存仅五十七卷。编者王明先生根据《太平经钞》及其他二十七种引书加以校、补、附、存,基本上恢复一百七十卷的面貌,并将和此经有关的几个问题加以考订说明。全书代表中国道教初期的经典,是中国哲学史、道教思想史上有价值的资料。
《韩非子(彩图全解)》介绍了法家是我国古代与儒家、道家齐名的重要思想学术流派,对中国社会政治和思想学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而《韩非子》则集法家思想之大成。就其主体而言,它实在是一部政治学巨著,主要论述君主如何才能管好臣民、稳坐江山、富国强兵乃至称王称霸,亦即古人所谓的“帝王之学”。书中除了论述、权势等主要内容外,也论述了一些君主应该注意的道德修养、政治策略。同时,书中还有一些韩非对世道人情的剖析与感慨,对《老子》的解说,对论说素材的辑录,以及向君主的上书,内容十分丰富。时至今日,《韩非子》对我们了解中国的社会政治、思想文化仍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涉园本《天工开物》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记录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数千年来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中总结出的相关知识经验以及先进科技成果。 《利工养农 白话图解》邀请出版名家进行翻译,并配以涉园本的原文和精美插图,值得读者收藏品鉴。
本套丛书策划者从千余种传世经典中慎重精选,同时,为了消除今人阅读古代文言经典的艰涩,力求以时人容易读懂的版画图示和解读心得的方式,让读者充分汲取古人成功的养分,使圣贤的智慧真正进入寻常百姓家。
全书将分两辑出版。 辑所收了书与旧本诸子集成略同,是一般研究者经常要阅读查考的书。种都选择到目前为止较好的注释本。极少数尚无注释本的,另行注释。有的书兼收数种各具优长的注本。为保持体例基本一致,除个别书外,一般只收用文言或浅近文言撰写的注本。各书正文、注文一律加以新式标点,校正版刻或排印错误。 第二辑收集辑之外的其它子书。其中大部分没有现成注本,凡有必要进行注释的,应加注释,其余的选择较好的版本进行点校。这一辑中有不少是残缺或散佚的书,整理时区别不同情况,有的选取较好的现成辑本,有的要进行补辑或重辑。 子书中有一部分是伪书或被怀疑为伪书。凡产生时代较早,在历史上发生过影响,对研究某些问题还有参考价值的,拟酌量选入。
《龙文鞭影/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是《中华传统文化教师读本:龙文鞭影》的配套学生读本。分为导读、全文注析两部分。导读简要介绍《龙文鞭影》成书过程、主要内容、历史地位等。全文注析分为“经典原文”“故事”两部分,以原文诵读为主,“经典原文”加注拼音,方便读者诵读;“故事”以浅显的语言,介绍《龙文鞭影》中的经典故事,每篇故事100-300字。通俗易懂,可读性强。书稿内容完整,体例统一。
《三十六计》是一部奇书,也是中华民族非常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它将晦涩难懂的古代军事理论,提纲挈领地概括为三十六计,并以生动通俗、家喻户晓的成语来为每条计策命名,所以极易被读者接受和喜爱。《三十六计》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言简意赅,就事论事。虽然它是一部军事著作,但其思想精一髓却渗透到社会、人生的各个层面,尤其适用于现代商战。《三十六计》在每一计的“计名探源”版块中介绍了计策的来源以及对计策的注释评点等,同时在“事典辑录”版块中列举了大量与之相关的古代、近代战例和近现代的商战战例,条分缕析,并配以近百幅精美图片,力图使读者在享受一场视觉盛宴的同时,还能够全方位、多角度、无障碍地了解《三十六计》,并将其中的技巧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从而拥有更精彩的人生。
唐代国子监内设立算学馆,置博士、助教指导学生学习数学,规定《周髀算经》、《九章算术》、《孙子算经》、《五曹算经》、《夏侯阳算经》、《张丘建算经》、《海岛算经》、《五经算术》、《缀术》、《缉古算经》十部算经为课本,用以进行数学教育和考试,后世通称为算经十书.算经十书是中国汉唐千余年间陆续出现的十部数学著作.北宋时期(1084年),曾将一部算经刊刻发行,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印刷本数学书。 《九章算术》唐宋间又称《九章算经》,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数学经典。它集中国先秦到西汉数学知识之大成,凡九章,含有近百条普遍性的抽象公式、解法及246个例题。其主体部分或先列出一个或几个例题,再给出抽象的术,例题一般只有题目、答案两项;或先给出抽象的术,再列出若干例题,例题有题目、答案、术三项,这种术是抽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