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仅五星
  • 30-5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2折2折-3.9折
筛选:
    • 楚辞·赏
    •   ( 557 条评论 )
    • 屈原、译者:梁振华 /2019-02-01/ 新世界出版社
    • 《楚辞》是中国文学史上*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以其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和风土物产而别具特色。它开创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诗篇,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大文学体裁皆不同程度存在其身影。本书围绕屈原创作或与之相关的27篇楚辞进行译注,以诗化、工整的语言重译楚辞,以通俗、精炼、准确、文学性的表达赏析《楚辞》的创作背景、语言风格与文学意蕴,同时精选历代名家相关诗文以帮助读者理解楚辞在历史上的精神意蕴,对楚辞的解读立体而丰满。图书版式设计复古而新颖,现代感与传统古籍相结合,以高级、简约、直观的设计呈现《楚辞》风貌,并以舒适、功能划分合理、具备视觉美感的版面设计引导阅读。注音、注释直接标注于原文上,易读、便于理解,韵文翻译可相互参照,同时保留楚辞音韵、视觉美感。

    • ¥44 ¥88 折扣:5折
    • 楚辞补注 (宋)洪兴祖 撰;黄灵庚 点校
    •   ( 15 条评论 )
    • (宋)洪兴祖 撰;黄灵庚 点校 /2015-07-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楚辞补注》是宋人洪兴祖为东汉王逸《楚辞章句》作的补注。补注不仅对旧注多有驳正,而且广征博引,保存了汉及六朝隋唐和宋人的部分遗说。此书在楚辞学目前俱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为今人研习楚辞所推荐阅读之书。 这次整理以汲古阁本(明末清初汲古阁毛表校刋本)为底本,以明翻刻宋本(简称"景宋本")、清吴郡陈枚宝翰楼复刋汲古阁楚辞笺注本(简称"宝翰本")、日本国宽延二年皇都书林刊刻汲古阁楚辞笺注本(简称"皇都本")、清道光二十六年惜阴轩丛书仿汲古阁本(简称"惜阴本")、清同治十一年金陵书局重刋汲古阁本(简称"同治本")为参校本。且酌情参校清谢章铤、谭献、王国维及日本西村时彦的手批资料,吸收其校勘成果。 因汲古本品相太差,无法使用,作者实际以"同治本"为工作本,据"汲古阁本"改正。同中华书局《楚辞补注》(1983年,至

    • ¥34 ¥68 折扣:5折
    • 楚辞补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   ( 6 条评论 )
    • (宋)洪兴祖 撰;黄灵庚 点校 /2015-07-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楚辞补注》是宋人洪兴祖为东汉王逸《楚辞章句》作的补注。补注不仅对旧注多有驳正,而且广征博引,保存了汉及六朝隋唐和宋人的部分遗说。此书在楚辞学目前俱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为今人研习楚辞所推荐阅读之书。 这次整理以汲古阁本(明末清初汲古阁毛表校刋本)为底本,以明翻刻宋本(简称"景宋本")、清吴郡陈枚宝翰楼复刋汲古阁楚辞笺注本(简称"宝翰本")、日本国宽延二年皇都书林刊刻汲古阁楚辞笺注本(简称"皇都本")、清道光二十六年惜阴轩丛书仿汲古阁本(简称"惜阴本")、清同治十一年金陵书局重刋汲古阁本(简称"同治本")为参校本。且酌情参校清谢章铤、谭献、王国维及日本西村时彦的手批资料,吸收其校勘成果。 因汲古本品相太差,无法使用,作者实际以"同治本"为工作本,据"汲古阁本"改正。同中华书局《楚辞补注》(1983年,至

    • ¥32 ¥68 折扣:4.7折
    • 中国楚辞学 第19辑
    •   ( 30 条评论 )
    • 中国屈原学会 编 /2013-08-01/ 学苑出版社
    • 《中国楚辞学(第19辑)》为屈原及楚辞学国际学会研讨会论文集。主要包括:楚辞学史研究、楚辞文献研究、楚辞影响研究、屈原事迹及思想研究研究、离骚研究、屈原其他作品研究、宋玉研究、楚史与楚文化及民俗学研究等。有的致力于理论探讨,有的进行文化照观,或进行宏观梳理综述,体现了目前屈原及楚辞学研究的*成果,反映了当前楚辞研究的多元化、全方位、多角度、跨文化的特点。

    • ¥38.5 ¥70 折扣:5.5折
    • 屈原辞研究 金开诚 凤凰出版社(原江苏古籍出版社)【正.版】
    •   ( 1 条评论 )
    • 金开诚 著 /1992-06-01/ 凤凰出版社(原江苏古籍出版社)
    • 《古文献研究丛书》是国家*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的重点科研项目之一。这个项目旨在反映我国当代部分学者研究我国重要古籍所取得的新成就。 我国的古文献浩如烟海,其整理研究工作也源远流长,历代都有贡献。尤其是对一些比较重要的古籍,由于在各个时代反复进行整理和研究,所以已积累了非常丰硕的成果。但由于这些古籍在我国传统文化的构成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各个时代的学者又各自立足于他们的时代,带着各具特征的学术视野、观点与方法来进行再认识;所以,整理和研究的课题虽然一再重复,但从历史发展的观点来看,重复的工作在整体上却具有推陈出新、步步深入的特点。是传统文化和传统学术得到创造性传承的一个富有生机活力的进程。这样的进程显然在将来也要继续下去。 前些时候,围绕着如何对待民族传统文化,曾

    • ¥30.92 ¥69 折扣:4.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