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赵长卿撰。是集分类编次,凡春景、三卷,夏景一卷,秋景一卷,冬景一卷,总词三卷,拾遗一卷。分隶亦未尽惬也。其词往往瑕瑜互见,并音律亦多不协。然长卿恬于仕进,觞咏自娱,髓意成吟,多得淡速萧疏之致,故不以一告废之也。
本书收录司马朝军为《续修四库全书》所收杂家类352种著作所撰写的提要,对每种书的著作者、内容旨要、主要观点、学术价值、版本源流等加以记叙,间有考订,充分吸收古今研究成果,穷搜博采,提要钩玄。本书作为一部提要工具书,是对杂家类文献的一次全面系统的清理,力争做到“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对于古籍研究、版本目录学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意义。
元吴澄撰。据澄年谱,称大德十一年澄辞疾归。自京南下,留清都观。与门人论及《老》《庄》《太玄》等书,因为正厥讹误而着其说。澄学出象山,以尊德性为本,故此注所言,与苏辙指意略同。虽不免援儒人墨,而就彼法言之,则较诸方士之所注,精邃多矣。篇末有澄跋云,庄君平所传章七十二,诸家所传章八十一,然有不当分而分者,定有六十八章。上篇三十二章,二千三百六十六字;下篇三十六章,二千九百六十二字;凡五千二百九十二字。然大抵以意为之,不必于古有所考。盖澄好窜改古经,故于是书亦多所更定,殆习惯成自然云。
《四库存目纳甲汇刊(二) 校正全本卜筮正宗》据《四库存目提要》,一一收集馆藏或私藏原本,辑录出纳甲法相关典籍、文献、引用语句,便于当今学者对中国古代哲学的研究。《四库存目纳甲汇刊(二) 校正全本卜筮正宗》规模宏大,征引丰富;图文并茂,收录广泛;结构严谨,体例完备;分类详细,便于检索,是研究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文献资料。
清王士禛编。洪迈《唐人万首绝句》,务求盈数,躇驳至多。宋仓部郎中福清林清之真文钞取其佳者,得七言一千二百八十首,五言一百五十六首,六言十五首,勒为四卷,名曰《唐绝句选》,见于陈振孙《书录解题》。盖十分之中,汰其八分有奇。然其书不传,无由知其善否。士稹此编,删存八百九十五首,作者二百六十四人,更十分而取其一矣。其书成于康熙戊子,距士禛之没仅三年,为晚出。又当田居闲暇之时,得以从容校理,故较他选为精密。
本书在《四库全书》中精选篇目,按照经、史、子、集的四部编排法,进行了有重点、有选择地收入,又基本上不遗漏各家代表作。同时,书中对原文中难解字词进行了必要的注释,又增加了精准的译文,与文字相互对照,以更好地帮助读者对这些传统典籍进行理解。
《四库存目纳甲汇刊(一) 校正全本增删卜易》收集馆藏或私藏原本,辑录出纳甲法相关典籍、文献、引用语句,便于当今学者对中国古代哲学的研究。《四库存目纳甲汇刊(一) 校正全本增删卜易》规模宏大,征引丰富;图文并茂,收录广泛;结构严谨,体例完备;分类详细,便于检索,是研究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文献资料。
汉班固撰。今本为元大德中刘世常所藏,凡四十四门,然仅分四卷,视诸志所载又不同。据《后汉书》固本传,称天子会诸儒讲论五经,作《白虎通德论》,令固撰集其事。书中征引,六经传记而外涉及谶纬,乃东汉习尚使然。又有《王度记》《三正记》《别名记》《亲属记》,则《礼》之逸篇。方汉时崇尚经学,咸兢兢守其师承,古义旧闻,多存乎是,洵治经者所宜从事也。
本书在《四库全书》中精选篇目,按照经、史、子、集的四部编排法,进行了有重点、有选择地收入,又基本上不遗漏各家代表作。同时,书中对原文中难解字词进行了必要的注释,又增加了精准的译文,与文字相互对照,以更好地帮助读者对这些传统典籍进行理解。
密所编《南宋歌词》,始于张孝祥,终于仇远,凡一百三十二家。去取谨严,犹在曾慥《乐府雅词》、黄升《花庵词选》之上。又,宋人词集今多不传,并作者姓名亦不尽见于世。零玑碎玉,皆赖此以存,于词选中最为善本。初,为仁采摭诸书以为之笺,各详其里居出处。或因词而考证其本事,或因人而附载其佚闻,以及诸家评论之语与其人之名篇秀句不见于此集者,咸附录之。会鹗亦方笺此集,尚未脱稿,适游天津,见为仁所笺,遂举以付之,删复补漏,合为一书。今简端并题二人之名,不没其助成之力也。 所笺多泛滥旁涉,不尽切于本词,未免有嗜博之弊。然宋词多不标题,读者每不详其事,如陆淞之「瑞鹤仙」,韩元吉之「水龙吟」,辛弃疾之「祝英台近」,尹焕之「唐多令」,杨恢之「二郎神」,非参以他书,得其原委,有不解为何语者。其疏通证明之功
清王坦撰。自来言琴律者,其误有五。一在不明《管子》五音四开之法,而以管音律吕定弦音。一在不知以五声二变明弦音之度分,而以律吕分徽位。一在不知《管子》百有八为倍徵及《白虎通》离音尚徵之意,泥於大不逾宫之说,而以大弦为宫。一在不知三弦为宫,而以一弦十徽为仲吕。一在据正宫一调论律吕,谓隋废旋宫,止存黄钟一均,而不知五声旋宫转调之全。惟御制《律吕正义》一书,考定详明,发古人之所未发。坦作是书,本《正义》之旨,而反复推阐。其《五声数论琴说》,谓丝乐弦音,其体本实。
《续修四库全书》作为我国迄今为止型丛书,为清乾隆时官修《四库全书》的续编,分经、史、子、集四部。史部共670册,含历代史学(尤其是乾隆至清末)典籍1000余种。《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史部》为史部典籍的提要,由当代学者刘韶军、傅璇琮、赵昌平、刘石、高克勤精心编纂,以为后人进行史学研究之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