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又名《南华经》,现存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和杂篇三部分,是战国中期道家代表人物庄子及其后学所著的哲学散文集。庄子在书中秉承并发展了老子的道家思想,他通过二百多个寓言故事,用奇幻玄妙、汪洋辟阖之语,展示了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的世界观,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 的相对认识论,以及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的破除功名利禄、权势尊位的世俗束缚,追求无限的精神自由,实现自然、自在、自由、自我之法 与儒家思想一起,构成中国文化的精神底色。 《庄子》版本和注本众多,清人王先谦所注《庄子集解》校勘精审,故本书原文以诸子集成本《庄子集解》为底本,又参校其他版本,择优而从。另外,本着去芜存菁的宗旨,本书对蕴含庄子思想精华的内篇做全文收录,对外篇和杂篇则选其精者,再辅以专业古籍整理
《鬼谷子》相传为战国著名思想家、谋略家鬼谷子所著,现存内篇十二篇、外篇三篇。内篇侧重于权谋策略、言谈辩论技巧,外篇主要讲养精蓄锐之道。本书选取钱本系统的清嘉庆十年(1805)江都秦氏石研刻本为底本,分上中下三卷,同时参考其他版本,精编精校,择善而从。 《鬼谷子》因成书年代久远,无论是思想表达还是语言运用,对当代人来说皆颇为陌生,故本书每篇均有导读,且对原文字词做了详细注释,生僻字做了注音,并配以通俗易懂的白话文。同时,为让读者真正做到融会贯通、古为今用,本书不仅提炼重要论点作为章节标题,还特别增加 历史再现 版块,向读者展示鬼谷子的游说技巧、权谋策略是如何在中国古代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得以巧妙运用的。
本书由最常见的三本佛经组成。《心经》言简意深,短短数百字包含了佛学基本内涵。《金刚经》采用对话体形式,说明一切世间事物空幻不实,是中国禅宗所依据的重要经典之一。《坛经》是六祖慧能的传法记录,因系在法坛上宣讲的经教,故称。
《断鸿零雁记》、《孽冤镜》、《玉梨魂》。《断鸿零雁记》(1912年),被誉为“民国初年部成功之作”。作者苏曼殊以人称写自己飘零的身世和悲剧性的爱情。为鸳鸯蝴蝶派小说的开山之作。全书在一片悲痛的气氛中结束,笼罩着一种末世的凄凉、窒息,以及对人的心灵的压抑。《孽冤镜》是一部哀情小说。二十四回,小说选用人称的角度来叙述,描写作者的一个好朋友王可青的恋爱悲剧。悲情小说《玉梨魂》是鸳鸯蝴蝶派的代表作,也是徐枕亚的成名作。徐枕亚,名觉,字枕亚,别署徐徐、泣珠生、东海三郎等,江苏常熟人,南社社员。《玉梨魂》1912年初次刊登于《民权报》。小说以言情为主,青年何梦霞和筠倩的爱情故事。小说中多借西方小说手法,善以骈文创作。
《战国策》是战国时期策士及各类人士纵论国事与时势的言论辑录。全书文笔优美,记述生动,反映出战国时期特有的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社会历史的重要史料。传为秦汉之际人所作,当初只是几个小册子, 西汉末年,刘向校录群书时在皇家藏书中发现了六种记录纵横家的写本:《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名称。但是内容混乱,文字残缺。于是刘向按照国别编订了《战国策》。北宋时,《战国策》散佚颇多,经曾巩 “访之士大夫家,始尽得其书”,并加以校补,是为今本《战国策》三十三卷。姚宏、鲍彪、吴师道皆有注本。
开元、天宝之际,社会危机已露端倪,吴兢感受到衰颓的趋势,出于长治久安的考虑,他写了《贞观政要》这部政论性史书。它记录了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与臣下魏徵、王珪、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关于施政问题的对话以及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