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是一本记载孔子及其弟子思想言行的语录体文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分20篇,492章。两千多年来,它教导着一代又一代读书人学习、交际、处世、修身、为政。可以说,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规范、风骨性格、道德智慧,都蕴藏在这本书里。 由于此书年代久远,文字又缺少历史背景,故歧义颇多。现代人常常缺乏历史知识与古文功底,想要读懂读透,活学活用,颇为不易。但若参照前辈学者的解读,必能事半功倍。 唐翼明出身书香世家,一生致力于中国文学研究。《论语》一书,他从总角之年读到耄耋之年,历经几十年积淀,方著成这一集注释、译文、导读于一体的《论语》读本。 本书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四书章句集注》中的《论语》卷为底本,原文近16000字悉数收录,精心编校。注释详尽,兼顾梳理相关历史人物背景
此次整理校勘《二程全集》(全2册),是在清同治年间涂朗轩宗瀛刻本基础上整理而成,参考了前辈的标点和校勘成果,做了必要的订正和调整,又搜罗了一些资料作为附录,以存后人反观二程子之大意。
本丛书由出版大家王云五先生主编,严选国学经史子集各部中的名家名典,力邀一批学风严谨、学术缜密的文化名家(如南怀瑾、毛子水、杨亮功等)进行注、译、释,博采历代注本,旁搜学界新知,是国学研究领域不可多得的珍品,出版至今再版二十余次,深得学界赞誉。 本书以汉服虔注《春秋左氏解谊》三十一卷为底本,参考了前人今人对晋杜预的《春秋左传集解》三十卷、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六十卷的大量研究成果,力求在信达雅的前提下更加简洁明了、通俗易懂,适于大众读者和青少年学生阅读。
曾国藩写的家书,在他生前已由其家人部分刊行。光绪五年,在他的门生李瀚章、李鸿章兄弟主持下,精心编校成了权威的一版《曾文正公家书》,交由湖南传忠书局刻印。全书按时间顺序编排,收录了曾国藩30岁以后写给长辈和兄弟的信件,共10卷,系统记录了曾国藩修身、齐家、治国等各方面的金玉良言。全书编校周全,制作精良,被公认为权威的曾国藩家书版本。此后刊行的各种家书,基本都是依据此刻本翻刻或排印。 本次出版的简体横排版,就是以传忠书局刻印的这一版《曾文正公家书》为底本。在编校上完全遵从了原版体例和文本。 原版并未收全曾国藩的家书。今次在原版基础上,根据前人搜集整理,增补了《旧本未刊家书补编》398封,和同为李氏兄弟主持编校的两卷本《曾文正公家训》两部分内容。全套书收全曾国藩的家书1305封,完整呈现曾国藩修
《考工记图》二卷,清戴震撰。此书对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官营手工业各工种规范和制造工艺做了详解,书中保留有先秦大量的手工业生产技术、工艺美术资料,记载了一系列的生产管理和营建制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思想观念。戴氏集合了东汉郑众、郑玄注,对《考工记》进行考定,成为补注。此书对《考工记》中的宫室、车舆、兵器、礼乐等,分别列图说明;对文物、制度、字义等加以考证。纪晓岚亲自为此书做序。此书是研究我国先秦文物制度的重要参考资料。此本为清乾隆时期孔继涵微波榭刊本。
《啸堂集古录》二卷,是由中国宋代时期、金石学家王俅所作的一本关于商周以来青铜器及印、镜铭文的书籍,成书约后于《宣和博古图》。全书著录商、周、秦、汉以来的青铜器及印、镜铭文345器。上卷为铭文摹本,下卷附协释文。铭文间有删节脱漏,尤以镜鉴为甚。还收录了《滕公墓铭》之类伪器,但摹刻较精,有研究价值。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是叙述古代民间宗教人物列传和神仙事迹的著作,元代成书,明代完本,作者不详。记载了道、儒、释三教圣贤,每一人物附录画像,计一百二十余幅,于每一像后,叙各神姓名、字号、爵里、封赠谥号、神灵事迹等。然而其中故事并非出自正史,而是杂糅小说杂记,近似于一部短篇文言小说集。近代藏书家、版本目录学家叶德辉据明刻绘图本《三教源流搜神大全》翻刻,所收之人物多于前者。此本即清宣统元年叶德辉校刊本,卷首有叶德辉序,卷末有其跋。
《素园石谱》为明人林有麟辑录,全书四卷,共采录宣和以后典籍中所载名石百数种,始于蜀中永宁石,终于松江普照寺达摩石。所录各石俱一一绘图,缀以前人题咏。此本为明代刻本。 全书收录的雅石依造形而分计有山水景石112石、奇石62石、图样石49石、美石7石、姿石7石、研山6石、化石3石。所录各石俱一一绘图,缀以前人题咏,使后人可以直观地领略包括苏轼雪浪石、米芾研山等在内的名石风采神韵。同时还对其用途,如迭制假山或池石盆景作了描述。所撰文字多阐幽发微,颇多品赏心得。因此,无论是从内容方面还是从规模方面来看,《素园石谱》在明代奇石专着中都是颇具代表性的。
《陶庵梦忆》,古代散文集,八卷,张岱撰。撰写于甲申(一六四四)明朝覆亡之后,乾隆年间才刊印行世,是张岱作品中*为著名的一部。主要记明朝苏州、杭州、南京等江南名城的社会风貌、民间风气,包含茶楼酒肆、说书演义、放灯迎神、奇人逸事、花鸟琴艺等,构成了一幅明代社会生活的全景图,为研究明代的风俗文化等方面提供了重要歴史文献。张岱爲明朝遗民,后半生寓居杭州,通过追忆记録,寄托了怀念故乡,眷恋故土的心情,也包含了对明末黑暗现实的忧愤。全书文笔清新隽永,夹杂淡淡伤感,在明末清初散文中自成一格,颇具文学价值。
《绣襦记》取材于唐人白行简的小说《李娃传》,在南戏《李亚仙》,元杂剧《郑元和风雪打瓦罐》《李亚仙花酒曲江池》《曲江池》等戏剧的基础上改编而成。全剧总共41出,写书生郑元和进京赶考,与李亚仙一见倾心,彼此相爱的故事。书前有唐传奇《汧国夫人传》,配有16幅配图,图卷景物丰富,布局交错密集,建筑物形式多样,曲折而隐秘,植物皆为自然山林的参天古木,显得苍古而野趣盎然,是明代木刻版画的精品之作。此本据明代朱墨套印本影印。
《红拂记》根据唐传奇《虬髯客传》、孟棨《本事诗》中乐昌公主破镜重圆两个故事改编而成,戏剧以李靖在长安谒见隋朝司空杨素开始,杨素家伎红拂倾慕李靖,随之私奔,途中结识豪侠虬髯客张志坚,后同至太原,通过刘文静会见李世民。虬髯客本有争夺天下之志,见李世民器宇不凡,知不能匹敌,遂倾其家财资助李靖,使辅佐李世民成就帝业。书前有虬髯客传和版画十二幅,版画为明代木刻版画中的精品。此本为明末吴兴凌玄洲校刻朱墨套印本。
《明状元图考》一书记载了明代洪武四年至万历三十五年状元76人,分别绘像,后有小传。但书中之记录并非出于史书,而是一些民间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此书受到当时读书人高度重视的书,往往视作读书与修身的励志之作。此本底本为万历三十五年原刊本,存世极为稀少。
《韩文杜律》为郭正域辑评,是编选录韩愈文一卷,杜甫七言律诗一卷,各为之评点。其中《韩文》据宋末谢枋得选本选录,为朱墨两色套印本。首有郭正域 评选韩昌黎文序 ,次为 郭明龙先生评选韩昌黎文目 ,大致按内容题材顺序编次,合计26篇。《杜律》为朱墨蓝三色套印本。首有 评点杜工部七言律序 ,次为 杜子美七言律目 ,大致按年代的先后顺序编次,合计百余首。此书雕印工整疏朗,颜色鲜艳,品相上乘,甚为难得。
《有泰日记(套装全2册)/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第五辑)》为晚清驻藏大臣有泰的日记,该日记从有泰在江苏常州地区任职开始,至其担任驻藏大臣期间,直至返回京城,此日记此前仅有驻藏部分整理出版,在藏学研究方面产生了很大影响,此次为该日记首次全面整理出版,可以全面展示晚清大臣面对地方事务和国际事务中的态度和实施策略,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翠微先生北征录》十二卷,宋华岳撰,采用元抄本为底本。是中国宋代重要的兵书之一。其中蕴含的军事装备思想,对于今天加强军事装备建设仍然具有重要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