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整理校勘《二程全集》(全2册),是在清同治年间涂朗轩宗瀛刻本基础上整理而成,参考了前辈的标点和校勘成果,做了必要的订正和调整,又搜罗了一些资料作为附录,以存后人反观二程子之大意。
本丛书由出版大家王云五先生主编,严选国学经史子集各部中的名家名典,力邀一批学风严谨、学术缜密的文化名家(如南怀瑾、毛子水、杨亮功等)进行注、译、释,博采历代注本,旁搜学界新知,是国学研究领域不可多得的珍品,出版至今再版二十余次,深得学界赞誉。 本书以汉服虔注《春秋左氏解谊》三十一卷为底本,参考了前人今人对晋杜预的《春秋左传集解》三十卷、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六十卷的大量研究成果,力求在信达雅的前提下更加简洁明了、通俗易懂,适于大众读者和青少年学生阅读。
曾国藩写的家书,在他生前已由其家人部分刊行。光绪五年,在他的门生李瀚章、李鸿章兄弟主持下,精心编校成了权威的一版《曾文正公家书》,交由湖南传忠书局刻印。全书按时间顺序编排,收录了曾国藩30岁以后写给长辈和兄弟的信件,共10卷,系统记录了曾国藩修身、齐家、治国等各方面的金玉良言。全书编校周全,制作精良,被公认为权威的曾国藩家书版本。此后刊行的各种家书,基本都是依据此刻本翻刻或排印。 本次出版的简体横排版,就是以传忠书局刻印的这一版《曾文正公家书》为底本。在编校上完全遵从了原版体例和文本。 原版并未收全曾国藩的家书。今次在原版基础上,根据前人搜集整理,增补了《旧本未刊家书补编》398封,和同为李氏兄弟主持编校的两卷本《曾文正公家训》两部分内容。全套书收全曾国藩的家书1305封,完整呈现曾国藩修
《山海经》是一本地理书,还是一本游记? 《山海图》的作者是谁? 鱼鸟的图腾是否预示着古人不死? 当一个人没有读过《山海经》的时候,他应该已经听说过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等出自《山海经》的神话故事了。然而读的次数越多,《山海经》也变成一本越读越读不懂的古籍。 本书分为源头、方向、理想、改造四部分,分别从传说和历史、时间和空间、神话和理想、真实世界和改造世界四个角度追本溯源,解答了散落在《山海经》原典各角落里的未解之谜。书中辅以文物照片和古人绘制的《山海经》插图等图片资料,让《山海经》这部藏满神秘、屹立千年不倒的 神书 向普通读者打开了厚重的大门。 本书对《山海经》的性质、作者、成书时间等概论性问题进行讲解,并考证一些重要的历史地理信息,并辅以文物照片和古人绘制的《山海经》插图等
《系统科学概览》是系统科学的普及性读性。全书由四大部分组成,集中介绍系统科学观点和系统方法,简要介绍系统科学大家的哲学见解和探索,并包含作者近年来对系统科学的性质、特点、存在问题和未来走向的新思考。全书行文通俗易懂,说理深入浅出,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和可读性。
《系统科学辩证法》是对系统科学的学科内容从整体上进行哲学反思的作品,力求全部哲学结论都建立在系统科学的已有成果之上。全书由三大部分组成:导论、控制论、总论。导论则把系统科学的产生、发展放在整个现代科学技术从经典的机械论科学向新型科学的历史性转变的大背景下考察,阐明系统科学是科学技术向辩证思维复归的产物。
《诗经 小雅 吉日》研究按《毛传》目次整理,先录经文,以下按条目形式出现,先总说,次句解,再次分章总说,*后集评。总说辑录中日朝历代学者对于《吉日》主题、作者、写作年代等各类问题的看法;句解辑录对本诗每一句的解释,以单句为条目;分章总说辑录本诗每个段落意思的概括或分析;集评主要是对于本诗写作艺术方面评论的汇集。 总说、分章总说和集评每个部分之后及句解每句之后皆加注本书作者按语,共计30处。按语归纳条理纷纭之说,评析各说之优劣得失,进而提出自己的观点;按语还勾勒《吉日》研究发展演变轨迹,总结各阶段研究特色,并加以述评。 本书作者还为全书辑录的中日朝《吉日》研究文献加注了新式标点,便于读者把握其内容,体会其感情和语气。
王象晋以自己躬耕多年的经验和广泛的文献收集,编著了《二如亭群芳谱》。书中包含农时、农作物、蔬果及园林植物等内容,体系庞大。除总论外,每种植物词条下包括:植物特性与品种、园艺技术、附录(即相关植物)、典故、诗歌。因作者对植物的特性、应用、养护及文化内涵等阐述完备,使该书被奉为经典,后世公认为集大成之作。至清代,经过进一步增补,收入“四库全书”。 因原书体量过大,本书选取了与园林观赏相关的花、卉、鹤、鱼四谱,篇幅以植物为主,旨在古代植物文化的普及。除原文注译外,配以相应植物的古代名画,增加现代植物分类学描述等,帮助读者更好地认识植物,体悟古人看待植物的视角,呈现丰富有趣的植物文化。考虑到篇幅和阅读效果,对原书诗歌、中药方的内容进行了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