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是我国最古老、最杰出的一部兵书,历来备受推崇,研习者辈出。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为《孙子兵法》作注的乃一代枭雄曹操,其注字里行间不乏真知灼见。当代有名军事家郭化若更是长期研究《孙子兵法》,
《声律启蒙》是一本专门训练儿童吟诗作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全书按韵分编,每韵编有三首对子文,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从三字对到十一字对,循序渐进。内容包罗天文、地理、人物、景物、器物、典故、史实等。形式整齐、音韵和谐、节奏明快、意韵铿锵、琅琅上口,便于记忆和诵读,对启蒙儿童作对联、写作、积累文化常识等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声律启蒙》对仗工整,极富声韵,用词精美,意味深长,并且读起来琅琅上口,像唱歌一样,十分适合孩子朗读背诵。
《了凡四训》是明代思想家袁了凡写给子孙的家训。作者通过讲述自己人生经历的方式阐述了“命由我作,福自己求”的思想,告诫后人要积善行德、改过自新。全书融会了道教的哲学和儒家的理学,强调自我修养应从“治心”
明末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一书,是世界上diyi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共十八卷,附有百余幅插图,涉及30多个行业,描绘了130多项生产技术和工具的名称、形状、工序。全书按 贵五谷而贱金玉之义 (《序》)分为《乃粒》(五谷)、《乃服》(纺织)、《彰施》(服装染色)、《粹精》(粮食加工)、《作咸》(制盐)、《甘嗜》(制糖)、《陶埏》(陶瓷)、《冶铸》(铸造)、《舟车》(船车)、《锤锻》(锻造)、《燔石》(煤石烧制)、《膏液》(食油)、《杀青》(造纸)、《五金》(冶金)、《佳兵》(兵器)、《丹青》(矿物颜料)、《曲糵》(酒曲)和《珠玉》。书中所提到的工具、工序等都详略兼顾,配以插图,阅读起来十分有趣。
本书共六卷,前三卷为内篇,后三卷为外篇。分为性命、存心、伦理、谈道、修身、问学、应务、养生、天地、世运、圣贤、品藻、治道、人情、物理、广喻、词章等篇。阐述作者对人生、世情的观察与思考。
《民国国学文库》丛书原名《学生国学文库》,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商务印书馆王云五主编《万有文库》之子系,为突显其时代印记现易名为《民国国学文库》,奉献给广大国学爱好者。原丛书共60种,考虑到难易程度、四部平衡、篇幅等因素,在广泛征求专家意见基础上,现删减为34种30册,基本保留了原书的篇章结构。因应时势有极少量的删节。原文部分,均选用通用、版本全文校核,参以校订者己见做了必要的校核和改订。为阅读的通顺、便利,未一一标注版本出处。注释根据原文的结构分别采用段后注、文后注,以便读者省览。原注作了适当增删,基本上保持原文字风格,之乎者也等虚词适当剔除,增删力求通畅、易懂,避免枝蔓。典实、注引做了力所能及的查证,但因才学有限疏漏可能在所难免。 原书为繁体竖排,现转简体横排。简化按通行规则,但考
《曾国藩家训》是曾国藩写给两个儿子的书信汇编,也是其所有著作中影响大、传播广的作品,初刻于光绪五年(1879)。该书核心内容是对子女的学业教育和家风建设,涉及修身、治学、持家等诸多方面,语言醇厚,感情真挚。上至经邦纬国、济世救民之道的阐发,中及进德修业、读书求学的方法指导,下至人际琐事处理和家庭生计的经验建议,事无巨细,谆谆教导,可谓凝聚了曾国藩一生处世应变的哲学体悟和思想精髓,值得每一位想求得进步或教儿育女者认真研读。
他是才子,是词人,是帝王。作为词人,他是成功的;作为帝王,却是失败的。然而,正是失败的帝王成全了词人的成就。如果他没有经历从帝王到臣虏的人生巨变,他的词作就不可能有那种深沉的生命体验,他可能只是个普通
《桐城耆旧传》,清马其昶撰。本书专门记述明清两代桐城(含今安徽省桐城市和枞阳县)乡邑的先正遗事。全书十二卷,正编十一卷,立目一百二十三,为专篇二百八十人、附见六百五十人;附编列女一卷,立目十三,为专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