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二篆体金刚经》是佛教大乘般若类的重要经典。梁代昭明太子萧统将《金刚经》分为三十二分。集的三十二体分别是玉筯篆、奇字、大篆、小篆、上方大篆、坟书、穗书、倒薤篆、柳叶篆、芝英篆、转宿篆、垂露篆、垂云篆、碧落篆、龙爪篆、鸟迹书、雕虫篆、科斗书、鸟篆、鹄头书、麟书、鸾凤书、龟书、龙书、剪刀篆、缨络篆、悬针篆、飞白书、殳篆、金错书、刻符篆、钟鼎篆,每一体写《金刚经》一分,用楷书对照。在使用每一种篆体字前,都有一个简要说明。此经艺术性————大于科学性。此次出版,以明万历三十九年本为底本影印。
本书选录了自唐至清初的59家有名词人的代表作100调,每调一词。调式都较为通用,涵盖小令、中调、长调各类。同治、光绪年间谢朝徵对所选各词加以笺注,删去词调,成《白香词谱笺》四卷,从而使其同时成为一部简明词选。
本书选录了自唐至清初的59家有名词人的代表作100调,每调一词。调式都较为通用,涵盖小令、中调、长调各类。同治、光绪年间谢朝徵对所选各词加以笺注,删去词调,成《白香词谱笺》四卷,从而使其同时成为一部简明词选。
《宋诗纪事》是宋代诗歌资料汇集。清代厉鹗(1692~1752)辑。共 100卷。录宋诗作者3812家,各系以小传。以事存诗,以诗存人。这部诗集的规模,质量。然而囿于当时宋诗研究的水平,使书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钱锺书先生从20世纪40年代就开始在《宋诗纪事》上作批注。数十年的积累,形成了《宋诗纪事补订》的珍贵素材。《宋诗纪事补订》的正式撰稿始于1982年。在其后的十几年中,钱先生投入大量精力,对《宋诗纪事》的内容作了广泛深入的补充和订正。《宋诗纪事补订》吸收了《宋诗选注》的成就,再次显示了钱先生深厚的治学功力。其征引之宏富、议论之精当,足以将学界对宋诗的研究推进到一个新高度。
康有为著。包世臣著《艺舟双楫》有论书部分,因而广之,故名。据上海广艺书局刊本影印。六卷,二十七篇,即原书、尊碑、购碑、体变、分变、说分、本汉、传卫、宝南、备魏、取隋、卑唐、体系、导源、十家、十六宗、碑品、碑评、余论、执笔、缀法、学叙、述学、榜书、行草、干禄、论诗绝句等。
《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二十卷,是南宋薛尚功所著的金石类著作。约成书于宋高宗绍兴十四年(1144),编次条理清晰,是宋代金石着述中辑录铜器铭文较丰富的一部。本书有石刻拓本和木刻拓本两种传世,石刻拓本只有少量残叶流传至今,木刻本为明代崇祯六年(一六三三)朱谋垔所刻薛氏手书本,较为可据。一九三五年,于省吾博采聚本之长,择诸本之佳者配套而成的汇本,是目前较好的版本,今据此影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