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行准编著的《明季西洋传入之医学》是关于明末清初医学史研究的典范作品,是研究中西交通史、明清学术史、基督教传教史等领域学者的必参之书。该书卷一为绪论及传略,传略上为西人,收十人,传略下为国人,收十二人;卷二为前期传入之解剖生理学;卷三、卷四为后期传入之解剖生理学上、下;卷五为药物学;卷六病理与治疗;卷七医事教育;卷八探原;卷九反响。
民以食为天。吃饭离不开粮油,粮油的生产离不开土地。中国是一个耕地有限的农业大国,耕地如何分配、归谁所有历来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经济关系问题。土地改革前,中国农村居主导地位的是封建土地所有制,这一制度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是农民以至整个国家贫穷、落后的根源,因此,封建的土地制度必须废除。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广大农村开展了一场长期的、艰难曲折而又波澜壮阔的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斗争。《土地改革史话》以时间为线索,论述了两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历次土地改革运动,展现了土地改革完成后农村各方面发生的新变化。本书由董志凯、陈廷煊著。
周海婴用照相机接续了鲁迅的事业——观察“后鲁迅时代”,记录那些经过选择的影像,形成数万张底片,为我们提供了独特的私家记忆。“我在摄影中找到了自己的乐趣,如今却无意间为大家与小家留下了凝固的瞬间。”由张永林等编著的《历史的暗室》记录着周海婴的人生。内容包括周令飞访谈:他从未想过发表,善良的观看——谈海婴先生摄影作品,后鲁迅时代的私家记忆,历史的“暗室”——周海婴早期摄影展(1946~1956)等。
本书根据年月贵阳《中央日报》出版的戴广德著《我们怎样打进缅甸——随孙立人将军远征纪实》编校修订而成。原著以滇缅抗战为历史背景,真实记录了中国远征军用双手和血汗夜以继日筑成滇缅公路;孙立人将军以少胜多,取得仁安羌大捷等历史事件。 中国远征军缅甸仁安羌大捷一一三团团长刘放吾之子刘伟民为本书作了序,还有戴广德之女戴晓萍怀念父亲之文作为本书附录,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世纪》杂志主编、编审沈飞德撰写后记,全面分析了本书的重版缘起、戴广德其人与赴印缅战地采访的机缘、中国远征军等问题,可读性强。
《大唐西游记》将记录片解说词与影视手绘图像有机结合,再现了唐代高僧玄奘的传奇人生;特邀青年作家吴蔚撰补了佛教传入中国及玄奘赴印度取经的真情史话;如实收录了导演创作为《大唐西游记》的一部分,完整记述了先进电脑特技形式与古老东方文化内容结合的创作历程,展现了纪录片、动画片领域的双重创新成果,开辟了手绘纪录片创作新天地。公元664年,农历四月十四日。大唐帝国都城长安为一位高僧举行葬礼,送葬队伍超过百万。以这样的规格为一位僧人举行葬礼在中国历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位僧人的法号叫“玄奘”……
宋人笔记是中国古籍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是宋代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宝贵资料,具有较高的史料和文化价值。对现存宋人笔记进行系统整理点校,采用繁体字竖排,新式标点,每种宋人笔记均撰写一篇有学术价值的前言,内容包括作者小传、内容评价、版本情况及源流、所用底本及校勘概况等等,分编出版。《全宋笔记》第三编收入宋人笔记39种、10册,约162余万字。
《上海革命史资料与研究(11)》主要内容为上海革命史资料与相应研究论文。包括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资料汇编与研究、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相关学术研究论著,以及“革命史一页”、“史海钩沉”、“海外党研”,兼收关于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的工作报告。
《东周列国志》是一部结构完整、场面恢弘的演义体历史读本,其取材均来自于《战国策》、《左传》、《国语》、《史记》等史籍,因此被众多学者视作可以当正史阅读的另类史书。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圣人层出、遍地英豪的时代。儒家、法家、兵家、阴阳家、医家、农家等诸子百家学说都成熟于这一时期,是中华文明的奠基时代。同时,春秋战国时代也是战事不断的混乱时代。仅春秋242年间,大小战事就有480多起。被灭掉的诸侯国就有52个。本书以国家兴亡为主线,着力探讨气运盛衰、人事成败之间转化变迁的因果关系。书中揭示出的道义与贤能原则。在今天仍为立身与立国之本。读春秋战国史,唯有直观性可以使读者深入其境,深刻理解战争中谋略的运用。春秋战国时期战事众多,如果读者对诸侯国的地理方位和地形地貌没有直观认识,对战争的理解
得姓西周的谢氏,后裔谢衡于西晋“八王之乱”南迁,定居曹娥江边,开“东山谢氏”一脉,至南朝陈朝的谢贞,十二世代相传承,事功卓越,文学卓绝,三百年门楣荣耀不坠。宋代陆游作诗曰:“岂少名山宇宙间,地因人胜说东山。”谢氏家族立足东山,太傅谢安“东山再起”,淝水之战以少胜少,维护江南安宁,家族走向鼎盛,名扬天下。地位低下处处受嘲讽的谢氏家族,何以在六朝时期成为享誉当时的名门望族?并以文化大家族开山水诗创作之先的硕果累累的文学成品呈现生产规模的强劲态势惠泽后世,声名至今不衰。叩问其动因,这与支撑家族演进灵魂的家训家风分不开。家训家风的核心是:出则游弋山水,入则言咏属文,朝堂做官心中想着苍生社稷,居家和孝友爱因材施教,雅道相传,素业为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