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章《山海经》起探, 从峚到羌 ; 第二章: 360年的流迁之歌 ; 第三章: 嵬名元昊,帝国之舰的启航 ; 第四章: 从蕃书到死字的600年 ; 第五章: 上升的轨道等。
《祖先历史的变奏:大理洱海地区一个村落的身份操演》分为六个章节,在共时性的层面上,描述了洱村当下的日常生活及其在地域社会中的现实处境,并将“名家大姓”的祖源表述视作一种“文本”,从地域社会的历史脉络中,来审视与检讨“名家大姓”的祖源表述与社会情境,以及与其族群认同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试图阐明其基于“汉/夷”祖源叙事的族群身份“摇摆”赖以形成的历史文化基础。
本书从新的民族社会学理论入手,对靺鞨族群的来龙去脉进行了系统的、创新性的梳理,同时对靺鞨族群的两大支系——粟末靺鞨、黑水靺鞨的兴起、发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较前人更为深入地阐明前者建立渤海国的历程,渤海的族群问题及演化;后者的两次勃兴及其与女真族群的关系。
《云南简史(新增订本)》讲述远古和先秦时期的云南,云南的原始社会及其解体,远古和先秦时期云南和内地的联系,庄蹁王滇,秦汉时期的云南,秦开“五尺道”和在云南“置吏”,汉武帝设益州郡和东汉设等。
无
《祖先历史的变奏:大理洱海地区一个村落的身份操演》分为六个章节,在共时性的层面上,描述了洱村当下的日常生活及其在地域社会中的现实处境,并将“名家大姓”的祖源表述视作一种“文本”,从地域社会的历史脉络中,来审视与检讨“名家大姓”的祖源表述与社会情境,以及与其族群认同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试图阐明其基于“汉/夷”祖源叙事的族群身份“摇摆”赖以形成的历史文化基础。
本书是一部回族史志论集,其中将回族史学家马寿千先生在中央民族历史系、民族研究所和民族学系从事回族史学教学与研究而撰写的部分论文或文章辑录成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寿千老师一生潜心回族和伊斯兰文化研究工作取得的成就和对回族史学研究做出的突出贡献。收入本书的论文和文章编为六编,既有对回族的综合论述,也包括对元代、明代、清代前中期和近代回族史相关问题的专题研究,还有对民族关系的理论探讨和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及书评。全书研究视野开阔,内容丰富,资料引证充实,文风简练淳朴,见解多富有创新。编综合论述,除对回族的族源与形成,以及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进行了全方位、多视角的概括外,还就回族史学奠基人白寿彝教授关于回族史学科的定位、研究方和研究者应具有的条件等作了论述。第二编是专题研究,包括19世纪
《祖先历史的变奏:大理洱海地区一个村落的身份操演》分为六个章节,在共时性的层面上,描述了洱村当下的日常生活及其在地域社会中的现实处境,并将“名家大姓”的祖源表述视作一种“文本”,从地域社会的历史脉络中,来审视与检讨“名家大姓”的祖源表述与社会情境,以及与其族群认同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试图阐明其基于“汉/夷”祖源叙事的族群身份“摇摆”赖以形成的历史文化基础。
自1840年至1949年的一部中国近现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遭受资本主义列强侵略和封建主义压迫的深重的历史,也是一部中国各族人民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追求自由和幸福的革命斗争史。我们在研究1840年至1940年中国少数民族革命史的过程中,努力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作指导,来对这一时期不同历史背景之下中国少数民族的革命斗争进行全面、公正和客观的考察和评价。本书在编写方法上采用点面结合的原则:在纵的方面以反对帝国主义的入侵、太平天国革命、五四运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这些全国性的革命斗争为主线,充分介绍和反映全国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在反帝反封建斗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横的方面重点探讨近现代史过程中少数民族反对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反对封建落后统治、反对民族分裂、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阴谋活动的重要的
这是一部研究尔苏藏族的论文集。尔苏藏族是整个藏族中的一个支系,人口约3万人,主要居住在藏彝走廊东部边缘,四川省西南部的大渡河、安宁河、雅砻江流域。分三个方言区,操东部方言的自称“尔苏”,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雅安市的石棉、汉源和凉山彝族自治州的甘洛、越西、冕宁、木里等县;操中部方言的自称“多须(续)”,主要分布于凉山州的冕宁县;操西部方言的自称“里汝”,主要分布在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九龙和凉山州的冕宁、木里等县。尔苏藏族独特的民族文化正是藏彝走廊内多样性和复杂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护尔苏藏族的历史传统文化,推动尔苏藏族的研究,我们编辑了此书。全书共收录文章35篇,分为两大部分,部分是“川西南藏族综论”(包括尔苏藏族在内),第二部分是“尔苏藏族”。书中的内容时间跨度长,涉面较广。编入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