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这是个英雄辈出的年代:“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魏武帝曹操,文武双全的魏文帝曹丕,一代枭雄蜀汉昭烈帝刘备,雄略之主东吴大帝孙权,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宋武帝刘裕,驰骋沙场的齐高帝萧道成,文治武功的和尚皇帝萧衍……正所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国两晋南北朝权力交替太快,这个时期的皇帝也像走马灯一样频频更换,出了不少短命而昏庸的主儿:扶不起的蜀汉后主阿斗,堪称蠢的皇帝司马衷,被叛军俘虏的晋成帝司马衍,生得离奇死得窝囊的晋孝武帝司马曜,一上台就赶尽杀绝的齐明帝萧鸾……俱往矣,无论是否英雄,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曹操,他是难得一见有热情、有魄力,又有创意的政治改革家,又是位敢于亲自上前线,冒险挑战的军事家,更是位杰出的兵法家、文学家和诗人,文武全才,理论和实务经营上都有优异表现。本书取材丰富,对曹操的事功进行了全面总结,对其诸多重要思想及其实践,以及中国历史上对曹操的诸多评议都作了论述,为人谲诈的一面也如实作出了反映和评论。一个对中国历史作出了贡献、既智且诈的历史人物跃然纸上。
刘备(公元161年-公元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刘备作为三国时期的蜀国皇帝,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足迹。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战争环境下度过的,可谓鞍马劳顿,倥偬数十载,终于成就大业。作者通过认真地梳理和研究历史资料,本着还历史人物本来面目的意愿,真实再现了刘备“折而不挠”终得一方天下及其两面性的一生,展示出一个不同于《三国演义》和一般社会观念中的刘备形象,并对诸葛亮治蜀的功过是非作了一些非传统的评议。本次修订再版。
中国绘画源远流长,传承有绪。从史前滥觞时期算起,至今也有五千年以上的历史。中国的卷轴画,从魏晋到当代,经历了近两千年的发展历史,可谓长河瀚海,景象万千。各朝代的绘画作品,体现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时代精神、审美理想和艺术发展水平。一代代宗师巨匠,广纳博采,革新创造,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在中国画的发展道路上树立了一座座丰碑。 《中国名画赏析》,辑入自东晋至当代300多位画家的500余件卷轴画精品,每人1-4件不等。各时代有影响力的大家作品均予斟酌选入,无有遗漏。当然,对于在各个历史时期影响深广,开避一代新风,在中国画领域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师及其作品,则不惜浓墨重彩。 考虑到中国画的历史是流动的,发展的,考虑到艺术精神中的创造性原则,编者在选择画家及其作品时,首先注重其革新创造精
《经典碑帖导学教程·篆:李阳冰三坟记》的最主要特点是“学以致用”、“随学随用”、“未学不用”、“不断巩固”,即学会了一个具体技法之后,既可解决此后的问题,也可以理解成一个具体的“形”;总是可以在前一个单元训练中清晰地找到训练有素的痕迹,而没有学过的技法不会在前一个单元中出现。这样,一个一个熟练的技法单元就组成了一个非常严密的技法链。这是该套教程有别于目前诸多技法类丛书的最主要特点,也是笔者近年来“书法教育教学的模式研究”课题中关于技法教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的主要观点。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尽可能做到学科性、科学性、系统性、连续性、针对性相结合,所以,要提醒读者注意的是,在学习一个新的技法时,要做到严密,熟练到位。经过一个又一个技法单元的学习,一个一个坚实的技法链就拉起来了,读者们的